孩子做事非常的磨叽,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改正吗?

如题所述

孩子做事非常的磨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他改正:1.计时完成法,例如规定孩子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2.做事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告诉孩子要先完成钢琴练习,才能出去玩耍,如果拖延练习钢琴,那玩耍活动取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8
孩子非常磨叽,用这几个方法可以改善。第一:大人要做出榜样,做事不拖拉,不磨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第二:在孩子身边督促孩子,让他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第三:对于拖拉的孩子给予惩罚,让他知道磨叽的坏处。
第2个回答  2021-02-28
首先要让孩子对时间有个概念,在多长时间需要完成什么样事情,第二,让孩子承担浪费时间的后果,比如写完作业要去玩,但是写作业拖拉耽误到了玩的时间,就不能出去玩,第三,让孩子要挑战做一件事情用的时间,熟练了用的时间也就会缩短了,第四,家长一定要坚持,不要妥协,帮孩子养成习惯,而且一定要有耐心。最后,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第3个回答  2021-02-28

十个孩子倒有9个让家长抱怨磨蹭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家长该不该帮孩子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呢?小孩子如果年幼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久以往会习惯成自然,这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乖乖网认为,纠正孩子做事拖拉的毛病,应先找准原因,再对症下药!



孩子磨磨蹭蹭的11种因素

1 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 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 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 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2 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的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 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 办法慢慢改变。

3 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 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 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4 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 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 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沓塌、能拖就拖。

5 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 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 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6 比较胆小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待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孩子也会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学的路上,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以此来 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7 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 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8 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 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9 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 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 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