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到底怎么选?

如题所述

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主要有三个参数,分别是个人兴趣、能力优势与就业前景。

其中,兴趣会随年龄而转变,外在就业环境也瞬息万变,唯一不会改变的,是你的能力优势。有人天生是数理逻辑高手,有人天生拥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有人天生有优异的艺术天分,如果能顺着自己的天赋走,人生可以事半功倍,也比较容易取得成就。

对于就业前途,大学生固然要关心,但不要被牵着鼻子走,毕竟距离投入职场还有很漫长的时间,其间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变量。经济管理类科系专业尽管这几年工商管理系衍生出庞大的「管理家族」,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物流管理……等诸多科系,但在多数企业用人单位看来,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属于商学人才,而且商学院各专业的课程重迭性也颇高。

所以,重点不在于选择哪个专业,而在于各专业需要的能力条件。

1、如果数理能力较强者,可选择财会、金融、财务管理、经济、工业管理╱科技管理、保险、风险管理等专业。2、如果外语能力较强者,可选择国贸、国际企业管理。3、如果计算机信息能力较强者,可选择信息管理、会计、财务金融系。

财务金融专业的报考热度已超过工商管理系,但这几年专业人数膨胀太快,且吸引大批理工背景者跨考,文科背景者在数理能力上较吃亏。工商管理系更由于硕士在职专班、EMBA泛滥招生,学位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对商学院有兴趣者,不见得要从大学开始读起,如果大学时代取得另一个学位、培养另一种专业,等到硕士或在职进修时再拿管理学位,这样的「跨领域」人才,反而比商学院单一背景者更抢手。

理工科系专业不论产业如何变化,电机、电子、信息工程、化工、物理、材料这六大专业,始终是科技业的核心主力,如果有机会考上名牌大学这几个专业,往往尚未毕业就有许多工作机会排队在等你。其中,电子信息+机械系如同工商管理系一样,衍生出庞大的「电机家族」,例如光电信息、通信、计算机等,甚至进一步发展为「电机信息学院」,而这也是所有专业中,政府与业界投入资源最多的学科。

另外,信息工程专业是目前国内人才缺口最大的理工科系,当然,由于印度软件公司进军大陆,印度人才以软件设计见长,未来可能对国内信息工程科系的出路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至于机械系,在传统制造业是核心人才,在科技业则未必,许多都只能在科技业的生产制造部门看管机器,无法跻身研发部门。然而,在刻板印象下,机械系学生宁可选择进科技业,传统制造业就算提供优厚待遇,也很难找到人。同样的,机械系背景的模具设计人才,都有大量高薪工作机会,但机械系学生却视其为「黑手师傅」的工作,而不屑于朝这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IT科技业员工分红配股的黄金年代已成过去,科技新贵的光环也略为褪色。过去就读理工科系专业,不但学校容易考,找工作也很容易,不过,随着科技业竞争加剧,科技生产线迁移中西部后,东部沿海地区只会保留研发部门;要当研发工程师,拥有硕士学位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技术快速演进淘汰的今天,重要的不是你在学校念什么专业,而是你进入职场后能否保持快速的学习力。

即使念文史哲科系,只要肯学,竞争力绝对不输给别人。念文史哲科系专业者,有不少人往营销或媒体圈发展。此外,像是博物馆管理、日文翻译、作文老师、地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近年也成为文史哲科系的新兴出路。

如果文化创意产业能发展起来,将是文史哲科系的最大福音。

教育科系专业目前除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外,小学师资出现严重过剩,所谓「流浪教师」的现象,很快也将蔓延到中学师资。政府虽然要在两年内,将师资培育名额减半,但煞车踩得太晚,要消化现有教师,恐怕需要漫长的岁月。就读教育专业者,毕业后要有转行的心理准备。

师范院校的师资与教学,过去都是专门培养师资,即使纷纷更改系改名,但与企业界需求仍颇有落差,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被漂亮的名称所误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5
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才能学得好,也尽量选前景比较好的专业。
第2个回答  2021-06-05
首先要给自己适当的定位,分数和排位就很好帮你解决这一问题。做完定位后,在问问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查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招生人数,优势大学,就业去向和前景;其中的信息不求多深入,但一定要全面;多维度的选择才是王道,只关注就业是会吃大亏的。
第3个回答  2021-06-05
这个时候就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然后也可以选择一些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比如说法学,会计,电子商务,还有it。
第4个回答  2021-06-05
可以选择一些热门专业或者是你感兴趣的专业,最推荐的就是会计专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