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育苗技术

如题所述

番茄为喜温喜光喜肥蔬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1℃,适温25~30℃。幼苗生长以白天20~25℃,夜间10~15℃为宜。秧苗在8℃左右生长变弱,5℃时茎叶的生长几乎停止。根系生长要求土温7~8℃以上,以20~25℃为宜。秧苗生长需较强的光照,冬春季节,光强较弱,秧苗容易徒长。
番茄的播种期取决于定植时间(栽培地区及栽培设施等综合考虑)和苗龄(从品种特性、育苗设施、定植时秧苗的状态方面考虑)。一般定植时番茄秧苗具有7~9片真叶,第一花序现花蕾。在不考虑抑制秧苗生长的情况下,早熟品种苗龄80~90天,中晚熟品种90~110天。根据这一秧龄及定植时间,可推算番茄的播种期。
番茄可用干籽播种,也可采用浸种或催芽后播种。每公顷大田需种子225~300克,需播种床60~75米2。当有50%种子顶土出苗时,应立即揭去原先覆盖的地膜和稻草,撒上一薄层湿细土,可保墒和防种子“戴帽”。齐苗后,要通风降温,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5℃。移苗前秧苗一般不浇水,以防秧苗徒长和发生猝倒病。
待番茄长至1叶1心至2叶1心时应进行移苗。番茄移苗以一次为好,应选择冷尾暖头天气进行。移苗时应把大苗栽在两旁,小苗栽在中间,这样长成的苗整齐度一致。移苗时要淘汰弱苗、病苗、畸形苗及不符合品种特性的苗。番茄移苗时一般将幼苗直接定入营养钵或营养土块中,密度一般为120株/米2。
从移苗成活到定植前,主要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防止冻害和徒长,番茄的生长起点温度较低,秧苗常较柔嫩,容易发生徒长,遇冷空气易发生冻害,在管理上应予注意。第二,防止产生畸形花。番茄在移苗成活后,即进入花芽分化期,如果温度过低(低于8℃),则容易形成畸形花。第三,病害防治。番茄育苗期间常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菌核病,应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6

一般番茄种子每克含有300粒左右,根据定植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种床可以播种10-15克。如果种子发芽率低于85%,播种量还应该适当增加些。种子,需先用温水浸泡6-8小时,使种子充分膨胀,然后放置在25-28摄氏度温度条件下芽2-3天。而用药剂浸种的种子,只需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后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过程中,需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为此要经常检查和翻动种子,使种子处于松散状态,每天还需要用清水淘洗1-2次,以更新空气和保持湿度。催芽最好采用恒温箱。经过催芽的种子,播种后出苗快而整齐,有利于培育健壮的幼苗。
在番茄播种前,应该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为防止病菌危害,播前要对育苗床进行药剂消毒。中国多数地区尤其是北方各地,播种前需在播种床内先灌足底水,灌水量以床土8-10厘米深的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为宜。一般分苗移栽前不再灌水。南方或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播种前仅在床面上开一小沟,用水壶浇小水,待水渗后再播种,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再用喷壶适量喷水,以防土壤板结。底水下渗后,在床面上薄撒一层过筛的细土。播种床分冷床和温床。冷床就是育苗阳畦或在塑料大棚内设置的育苗畦,它是利用日光加温进行育苗的一种方式。而温床是在冷床的基础上,用人工加热设备,提高苗床温度的一种育苗方式。 一般情况,育苗床温度较高,保温条件好,种子又先经过催芽的,播种后2-3天就可以出苗,反之,就需要5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才能出苗。
苗期管理主要是温度和光照的控制。
(1)播种至出苗期间的苗床管理,这一时期是指播种至两片子叶充分展开期。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育苗期各地均安排在寒冷的季节,必须使床温控制在昼温25-28摄氏度,夜温15-18摄氏度。采用冷床或温床育苗的,这期间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提高床温,并利用覆盖物以保持较高的床温。出苗前一般不揭膜、开窗放风。幼芽开始顶土出苗时,如果因覆土过薄,发现顶壳现象,应立即再覆土1次。冬春季育苗期温度管理见下表。
(2)出苗至分苗前的苗床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调节苗床温湿度,及时间苗、覆土,改善光照条件,防治苗期病害等。幼苗的两片子叶充分展开后,要适当降低床温,白天可控制在20-25摄氏度,夜间10-15摄氏度,以防徒长。分苗前4-5天,为适应分苗床较低的温度,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促进缓苗,此时的床温可再降低2-3摄氏度。冷床育苗,尤其是温床和温室育苗,应在白天逐渐加大通风口,延长通风时间,草苫或薄席也要逐渐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苗期容易发生的立枯病或猝倒病往往是在恶劣天气里,不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长时间用草苫、薄膜等覆盖物捂盖着,使苗床内空气湿度逐渐提高而造成的。期间,尤其应注意保护子叶;改善光照条件;等有害时间苗;水肥管理;和合理覆土。

第2个回答  2021-05-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