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年俗的传统习惯与形式

如题所述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正月正闹花灯

   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闹灯构成了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从此,西安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它显示了人们能够过上“文景之治”那样的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并一直流传至今。西安的城墙、革命公园几乎年年都要举办花灯展。近年来,西安城墙的花灯展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弃恶从善,尊老爱幼,祝年景“风调雨顺”,社会“吉祥如意”,人民“福禄康寿”,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个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民俗和历史画卷,观众不仅从花灯里可以读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记,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为了丰富灯展的内容,今年又请来外地花灯来闹西安的元宵节,来自南国灯城自贡市的集声、光、形、色、动为一体的大型灯展,在城墙亮相。革命公园曾举办过西安市改革开放后的首届春节大型灯会,成为西安春节灯会的传统举办场所。除了灯展,西安的未央湖、东晋桃园、半坡湖等游乐园、度假村,又将民间锣鼓社火、焰火及戏曲引进来,在正月十五,大搞游园活动。

   在陕北,正月十五要“转灯”。各村镇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阵,人们都去“转九曲”,又叫“转灯”。九曲方阵由361根高粱秆栽成一个方阵图,秆上挂着367盏油灯(现已换成彩灯),方阵没有重复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黄河阵。入夜,锣鼓唢呐齐奏,就可以转九曲了。“转九曲”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连转三晚。当地有一种说法,“转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灯节的一个特色活动。这是一种土制烟花,把铜和铁溶化成铜水及铁水,再倒在放有湿沙的木板上,一齐抛向天空,在向下坠落时,将其打散。这种古老的烟火比之现在的一些烟花更有情趣。

   花灯是陇县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花灯造型奇特,有天灯、龙灯、八卦灯、花篮灯、花鼓灯、蟾蜍灯、白菜灯、红纱灯、火罐灯、走马转灯、串珠彩灯等等。春节期间,亲友互相拜年要互赠花灯。舅舅给外甥送灯,一直要送到十二岁,最后一年的送灯叫“完灯”。正月十五灯节,热闹之极,街道上万家灯火,灯市把县城装点得五光十色、火树银花,买灯、观灯的人流熙来攘往。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内悬天灯,门上挂门灯,连住在楼房里的人家,也要把灯悬挂在阳台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挑灯走街串巷,叫“游灯”,而大人们则提上火罐灯、带上供品到祖坟祭祖,叫“祖茔挂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4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正月正闹花灯
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闹灯构成了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从此,西安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它显示了人们能够过上“文景之治”那样的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并一直流传至今。西安的城墙、革命公园几乎年年都要举办花灯展。近年来,西安城墙的花灯展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弃恶从善,尊老爱幼,祝年景“风调雨顺”,社会“吉祥如意”,人民“福禄康寿”,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个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民俗和历史画卷,观众不仅从花灯里可以读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记,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为了丰富灯展的内容,今年又请来外地花灯来闹西安的元宵节,来自南国灯城自贡市的集声、光、形、色、动为一体的大型灯展,在城墙亮相。革命公园曾举办过西安市改革开放后的首届春节大型灯会,成为西安春节灯会的传统举办场所。除了灯展,西安的未央湖、东晋桃园、半坡湖等游乐园、度假村,又将民间锣鼓社火、焰火及戏曲引进来,在正月十五,大搞游园活动
第2个回答  2014-02-15
扫尘 拜灶神 门画 春联 爆竹 拜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