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自己酿的葡萄酒有毒吗

如题所述

自酿葡萄酒存在的风险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自己家里酿制葡萄酒的话肯定会更加安全卫生,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纯天然发酵,并且认为肯定会更好喝,对身体又好,喝起来也安心。 但实际上,“自酿族”在家自己酿制葡萄酒的时候既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酿制步骤,也不具备专业的发酵环境和消毒条件等,在这种条件下自酿葡萄酒可能会带来一定 的安全隐患,可能隐藏着甲醇、杂醇油等有毒、有害的物质。

有关专业部门也曾对自酿葡萄酒样品进行分析,显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发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自酿葡萄酒存在的五大隐患

酿酒其实是一个很严谨又复杂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自酿的葡萄酒产生安全隐患,饮用后自然也会给人身体造成危害。

葡萄酒的质量源于葡萄的质量:“自酿族”在酿制葡萄酒时,原料选用的是普通食用葡萄,甚至还有很多人会选择购买摊贩收摊时甩卖的零碎葡萄,这种葡萄虽然便宜,但有可能会使葡萄酒酒质更容易滋生霉菌。

酿葡萄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酵母菌:很多人以为用开水烫一下葡萄就是杀菌了,或者把酿酒葡萄洗得过于干净,这样葡萄皮本身附着的野生酵母就被洗掉或杀死了,酵母不足,葡萄的糖份就不会转化成酒精,以致发酵不良和糖份偏高,喝了反而对人不利。

发酵器皿的选择:在家自酿葡萄酒时,器皿、工具的卫生条件控制不好,也容易滋生很多细菌。一般“自酿族”会选择用塑料瓶、铁、铝器皿装载,这种器具最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

发酵过程: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在酿制过程中会密封发酵器皿,这必然导致发酵时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无法排出,常常容易导致炸瓶。

缺乏微量添加剂:“自酿族”为追求健康,以为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酿制葡萄酒时认为纯天然就是所谓的健康,殊不知,酒厂酿制葡萄酒,一般会放一些二氧化硫之类的微量添加剂,是用来杀菌、保证陈年,因为酵母发酵产生的菌种可多达几百种,一般是难以控制的。酵母发酵过程中出现杂醇的概率不可小觑,这也是常会听人说自酿的酒容易醉或是容易上头的原因,要明白并不是家里拼拼凑凑的环境发酵出了比酒厂更高的酒精度,而是因为酿出来的酒出现了对神经毒性更强的各种杂醇,甚至严重的还有喝自酿酒导致失明或者昏迷的现象。
自酿葡萄酒的储存

大家都认为“酒越陈越香”,但是自酿的葡萄酒受到酒体本身和存放环境的限制,大都不适合存放较长时间。自酿的葡萄酒最好在短期内喝完,如果存放太久,葡萄酒则很容易变质,影响饮用者身体健康。经过静置和澄清后的自酿葡萄酒,最好的储藏办法是装进小瓶进行储藏。这里可以是用750毫升的葡萄酒瓶,在装瓶的过程中酒液要装的满一些,瓶盖也要盖紧,然后放置于相对低温的环境下储藏比较好,但是笔者还是不建议将自酿的葡萄酒进行长期储存。

自己酿造葡萄酒虽然实惠,但是,目前,大多数“自酿族”酿制葡萄酒的工艺还达不到能除去酿制过程中产生的甲醇和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大家在自行酿制和饮用时应该注意,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