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李商隐的《柳》是借咏柳自伤迟暮自伤迟暮的意思就是自己觉得自己老了,感到很哀伤。“迟暮”比喻晚年。
原文:
作者: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释义: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扩展资料:
我国的传统习惯将春天分为早春,仲春和暮春。
初春----春季的一段时间,即农历正月;早春。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暮春----春季的末期,即农历三月。
李商隐的《柳》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
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
下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
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柳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