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认识,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如题所述

建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因此,推进改革,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一个关键问题是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关系的基点是实现并保障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简言之,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的充分作用,就是所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实现并保障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握这些基本特点或本质要求,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包括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使其能自觉地、灵敏地对市场调节作出反应;推进各类市场的发育与市场制度、秩序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舞台,等等。
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关系的关键是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解决市场机制调节的“失误”和“失灵”,以保障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而又健康运行。因此,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仅不能放弃宏观调控,而且要加强宏观调控。但是加强宏观调控不能妨碍而且应当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因此,实施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改善宏观调控,而难点和技巧则在于把加强寓于改善之中。在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必须继续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结合具体实际,进一步推进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切实改善宏观调控。主要方面是:
第一,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目标。这是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前提。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运行的实践经验,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增加就业。三是稳定物价。四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合理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这是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保证。要从形成能动性、自律性的微观主体和建立有利于政府公正履行职能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构架两方面深化改革,牢固确立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正确选择宏观调控的时机。实施宏观调控,既要避免调控对象上的模糊,也要防止调控时机上的错误。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抓住最佳时机,运用有效的政策组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建立防御机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予以迅速解决。
第四,科学掌握宏观调控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千变万化,地区、行业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在实施宏观调控时,应力求避免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不同阶段一个样,对不同地区、行业“一刀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