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镇镇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壶镇镇位于缙云县东北,距县城25公里,坐落在括苍山西北麓的好溪冲积盆地上。马鞍障其前,石龙绕其后,括苍绵延环抱,平畈阡陌纵横、村庄星罗棋布,工厂商铺林立。
好溪流碧,似一条飘逸的玉带,穿镇南去。壶镇地处“三府(古代的处州、婺州、台州三府,即今丽水、金华、台州三市)四县(缙云、永康、磐安、仙居)”交会的腹地,东通仙居、西连永康、南接县城的苍岭古驿道在此设有驿铺,金(华)台(州)和(云)磐(安)公路于此相交,缙(云)椒(江)高速公路设有壶镇出
口,南距金温铁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俱仅20公里。壶镇自古发达、繁华,是浙中南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
现有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积4.5平方公里,辖55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户籍人口8.3万,常住人口达到10.5万。
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0.23亿元,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县三分之一强,财政收入1.55亿元〔注1〕. 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75.5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92.34亿元,财政总收入3.0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356元。
自2010年底被列入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以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壶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1年,全镇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财政收入4.71亿,增长54%;GDP总量32亿元,同比增长28%。小城市培育展现了壶镇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
超亿元企业26家,拥有国家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7个,浙江名牌产品4只,已经形成缝纫机、带锯床、工刃具、建材金属、炊具等块状产业集群,是“全国重要的家用和工业特种缝纫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浙江省机床工具品牌商标基地”,其中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被列入全省21个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
壶镇镇先后荣获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等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是全国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浙江省首批省级中心镇。2010年12月,壶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是缙云县也是丽水市唯一一个入选的重点镇。 北宋《元丰九域志》〔注2〕载:“上(指上县)缙云,州(指处州)东北一百一十里,五乡(万安、景福、官政、仙都、美化),胡陈—镇。”这“胡陈”—镇就是指今天的壶镇镇。当时,处州府管辖六个县(丽水、龙泉、松阳、遂昌、缙云、青田),“镇”的建制只有缙云的“胡陈”和丽水县的“九龙”两个(古代府、县的驻地,分“坊”不称“镇”)。相邻的婺州府辖七县,其中也仅有金华县设“孝顺—镇”。
因此,自古称“胡陈”、“九龙”、“孝顺”为浙中南三大古镇。以上资料一是可以说明唐宋时期能定为“镇”建制的为数确实较少;二是不难想象,在古代,一个地方要孕育成一个集镇,必定要有一个很长时间的艰难发展;三是它足以无可辩驳的证明,壶镇自古就是发达、繁华的古镇、重镇。作为千年古镇,壶镇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唐朝就有集市。这里有千年栝苍古道,有始建于吴越国时期的九松寺,宋代的惠明寺、美化书院,有明朝的阮公点将台、尚书坊,清代的崇正书院碑等古建筑,昭示壶镇往日的辉煌。 壶镇古镇为何始称“胡陈”呢?村以聚居姓氏为名,自古以来,比较普遍。缙云县以聚居姓氏名村的就有134条,占全县村庄数的十分之一。相传“胡陈”镇名,也因当时“胡”、“陈”两大氏族居此而名,这应说是可信的。地名历经变更后的壶镇一带,至今还有“胡宅口”(既有“宅口”,理应还有更大的“胡宅”),“湖(胡)川”、“塘宅陈”等村名,这也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着这个问题。
但现有关于“胡陈”镇名具体来历的阐述,是应该匡正的。
在本地资料中,关于“胡陈”镇名的来历,最早的当是康熙二十三年的《缙云县志》,其中“流寓”一节载:“胡森,字云林,苏州人,任武节大夫、东南第一正将。从高宗南渡,迁居缙云之美化乡(即今日壶镇镇、雁岭乡、白竹乡和磐安县冷水镇、仁川镇、双峰乡等地域),是时有陈氏同迁,为邑著姓,因名其地曰‘胡陈’。”单从这段话去看,“胡陈”之镇名来源已一目了然,但如果与其它资料对照考证,则谬误立见。“高宗南渡”,是南宋建炎三年,即1129年。而《元丰九域志》出版于北宗元丰三年,即1080年。
所以道光二十九年(1849)版《缙云县志》“辨误”一节中就曾指出“……考王存《元丰九域志》,处州缙云县有五乡胡陈—镇。据此知,‘胡陈’名镇,北宋已然,并非胡森流寓之后始有此镇名也。”对于胡森,史书无记,《缙云姓氏志》载:“胡森(958~1030),字公恩,仕武节大夫,因返永嘉祭祖,途经缙云黄碧,闻冯公岭老虎伤人,夫人陈氏惊骇,遂寓居黄碧东山,是为东山胡氏迁缙始祖。”
胡森1030年就已逝世,可见东山胡氏迁入缙云确在《元丰九域志》出版之前,但他是“寓居黄碧东山”(古代的万安乡二都,今新碧碧虞一带),而非“美化乡”。胡森后裔后来确有迁居今壶镇一带的事实,可那是第四代之后的事了。另外,“胡陈”古镇的陈氏迁入,《缙云姓氏志》载:“宫泽古名塘宅陈……嘉佑元年(1056),(北宋仁宗朝宰相陈执中第三子)世聪携家小行至缙云美化乡,闻其地有‘美’字,也就定居于该乡的坑勘头(今壶镇洋宅桥上)”。
前文已述,古时要称上“镇”的为数很少,孕育成“镇”更需很长一个时期。从以上“胡”、“陈”两族迁入“胡陈”古镇的情况看,陈姓稍早,胡姓更晚。即使以陈世聪于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迁入计算,至元丰三年(1080),也仅有二十多年,不可能发达到以姓氏名其“镇”的程度。可以认为,“胡陈”古镇当时的“胡”、“陈”两族迁居“胡陈”一带,最迟在北宋之初(960)及以前,他们为壶镇早期的繁荣作出了努力和贡献,但其流支肯定是已离开缙云,去新的地域发展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