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进行教育

如题所述

思维能力与幼儿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如何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进行教育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常面临的问题,本文我们将从思维游戏课程出发,介绍每个年龄段幼儿的思维特点,即其处理图形、符号、语义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幼儿思维特点
●托班(2~3岁)
托班幼儿处理的主要是能够感知到的图形信息和语义信息。
他们处理图形信息有以下特点:处理图形信息与动作紧密相连,2~3岁幼儿是典型的动作思考者,他们在动作中感知世界并获取知识经验;喜欢熟悉的图形胜过新异图形,在成人眼中,幼儿应该是“喜新厌旧”的,但事实不然,熟悉的物体才是幼儿的最爱,这是因为,年龄小的幼儿认知能力有限,熟悉物体有一个过程,且熟悉材料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处理图形信息的水平较低,以理解、记忆为主,这是幼儿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且他们的认识和记忆活动都是无意识的、受认知对象特点影响非常大,动态、符合其兴趣的图形越容易记住。
他们处理语义信息特点如下:基本上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但带有语义偏差;语言表达是内部驱动的,带有模糊性和简单性。该年龄段幼儿喜欢自言自语,玩或吃饭时都嚷嚷不停,“红的……黄的……上去……好吃……”,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表意精确、充满感情色彩,常用单个词表达整个短语和句子的意思,如他们说“球”的时候可能表达的想法是“把球给我”或“小狗把球拿走了”。
●小班(3~4岁)
小班幼儿处理图形信息的特点如下:处理图形信息的能力虽然还是以认识、理解、记忆为主,但在成人的引导下能进行简单的发散、聚敛和评价活动;初步体现分类活动,但分类未形成统一标准,他们可能刚开始把小的物体都归为一类,如把红色小方块、蓝色小方块和红色小三角形房子放在一起,但三角形的积木又引起了其注意,因此又继续加入红色大三角形和绿色大三角形,最后也未形成统一分类;能依靠物体的表面相似性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
小班幼儿处理符号信息的特点(本文提到的符号主要是字母、汉字和数字等抽象的具有代表特性的一些信息,这里主要是数字):对大小、多少的笼统感知,如区分一个、几个、许多之间的多少关系;会唱数,但范围一般不超过3~5;逐步学会口手协调的小范围的点数(实物形式),但不会说出物体的总数。
他们处理语义信息的特点:与托班幼儿相比,他们的语义表达意思更完整,语义理解策略更丰富,使用复杂修饰语的能力开始显著增强,如“这个动画片可好看了”,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使用从成人那里得到反馈的方法来发展语义理解能力。
●中班(4~5岁)
中班幼儿处理图形信息的特点:能处理的图形更加复杂,在认识几何图形能力中,他们能认识更多复杂的图形,而不再局限于简单规则的图形,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处理一些图形系统信息,如玩迷宫游戏、学习简单的地图,而这对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对图形信息的观察、判断、分类能力大大胜过小班幼儿,如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一根是横放着的直绳子,另一根与第一根两端对齐,但是弯曲着摆放,小班幼儿大多肯定地回答二者一样长,即使让他们用手沿着弯曲的绳子比划,只有当实验者当着他们的面把绳子拉直后,才能正确地判断后者比较长,中班幼儿第一反应与小班幼儿一样,但当得到提示之后再重新判断时,便能得到正确答案;在分类活动中,中班幼儿的分类具有一致性,他们会按大小、形状或颜色直接分类,而不像小班幼儿表现出随意性;能按类别标准进行推理活动。
处理数字符号的特点:点数物体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末期出现数的守恒现象,能按数取物,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开始做最简单的实物运算。
处理语义信息的特点:语段理解能力由托、小班幼儿注意语段的字面信息发展到初步掌握事件的顺序和主题,词汇类型的丰富使他们的语句表达能力显著增强,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比较完整地复述所发生的事情或者刚听到的故事,而且表达某类意思的词语更加丰富,如“高兴、开心、喜悦”等词会交替出现,更可能使用一些成语,如“迫不及待”等。
●大班(5~6岁)
大班幼儿处理图形信息的最大特点是能对几种颜色、形状组合而成的复杂图形进行加工处理,并在图形处理加工中表现出聚合和发散思维。而且,大班幼儿的图形评价能力得到质的提高,当给幼儿呈现数目相同的两列物体,但第一列物体之间间隔较大,第二列物体间隔较小,以致有第一列比第二列数目多的错觉,当把这两列物体呈现给幼儿并问其哪列物体多时,幼儿的第一反应是第一列,随即问幼儿确定与否,幼儿马上运用数数策略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自己先前错误回答受视错觉影响。
处理数字符号的特点:对10以内的数大多能保持守恒;计数能力发展较快,大多数从表象运算向抽象数字运算过渡;序数概念、基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
处理语义信息的特点:理解语义主题能力加强,表述能力有较大发展,他们的语句已经能包含7~10个词,同时还出现了不少于11~16个词的句子,而且句子呈现复杂结构和联合结构的特点,如,“我有空的时候就去小红阿姨家玩儿;她家的小兔子又白又胖,非常可爱。”但和小学儿童相比,其处理语义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如词汇的概括性低,理解语义带有偏差,对时间、空间词汇的理解不够准确,对多音、多义字词的理解水平很低,而且很难理解“弦外之音”等。
二、在幼儿思维教育中灵活应用教育策略
这里的教育策略是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理念、理论、策略、具体方法的总称,它既包括尊重儿童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包括提问、支架、迁移等教学策略,还包括奖励、惩罚等具体方法。下面结合思维课程列举几项思维教育中需要注意的教育策略。
●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
合适的学习材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说。第一,材料类型应该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对于托班幼儿来说,主要活动是感知、认识周围的世界,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其认知发展能力决定了他们处理的信息以具体的图形为主,与人交往的需求及处理语义信息也是其能力发展的一方面,而带有抽象性的符号信息则暂不在范围内,因此,呈现给托班幼儿的材料应以图形和语义信息为主,对于小、中、大班幼儿则可逐步增设符号内容。第二,材料难度应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例如,《咯噔噔》和《俯瞰小城》都是培养幼儿的图形认知能力,但《咯噔噔》是为了帮助托班幼儿认识圆形和非圆形,采用的是一些不同形状的简单卡片;而《俯瞰小城》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地图,让中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地图上各建筑物之间的方位关系。圆形卡片满足不了中班幼儿认知的发展需要,而地图认知也超过了托班儿童的能力。
●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
首先,活动类型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托班和小班幼儿来说,认知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发展都不成熟,因此,活动设置不宜过于复杂。而提供给中大班幼儿的活动则应稍微复杂一点。同时,托小班幼儿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活动时喜欢独自行动,平行游戏多于合作游戏,而中大班幼儿的合作交流愿望和能力明显提高,如果对大班幼儿采用《咯噔噔》中拿着卡片在地上反复滚动的游戏,只怕他们会觉得幼稚和无聊,但托班幼儿却乐在其中。其次,对于图形、符号、语义这三种思维能力来说,其处理的信息对象所要求的能力和智力因子各不相同,因此具体的活动形式也不太一样。语义信息通常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而且人物的表情对语义信息的理解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像《送礼物》等语义类的活动都有非常可爱的拟人小动物贯穿其中,如“兔妈妈给兔宝宝分礼物”等。符号信息具有抽象性,帮助幼儿在与生活情境相似的活动中进行游戏,可使之获得数概念能力,如《买水果》设置了“水果超市”的游戏情境,让幼儿统计购物单,通过游戏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还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水果扑克牌,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联系,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图形类信息,因为其易感知的特点,在活动中发动幼儿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如《钓鱼》等活动都强调幼儿的动手操作,这是因为,动手操作可以通过结合观察更好地了解图形信息的特点,如通过抚摸卡片的凸起感知形状,通过旋转卡片的角度了解图形的转换等。
●耐心等待,让幼儿从容思考
耐心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品质之一。在教师给出某一任务后,有些幼儿因为各种原因,迟迟给不出答案或者给出了错误的答案,教师急于帮幼儿把图形拼好或者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并且打击孩子游戏的积极性,也失去了游戏本身蕴含的意义,还可滋生幼儿的依赖心理,同时丢失了培养幼儿注意力和意志力的机会。
当然,在等待的过程中,当幼儿遇到瓶颈的时候,教师的有效指导非常重要,但这些指导应该是策略性的,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1
在这个之前你首先需要知道幼儿思维的三大阶段和五大特点,针对性的去进行教育培养!
幼儿思维有几个思维发展阶段:
0-3岁动作思维——4岁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度——5-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初步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还有五大特点:
1、模仿思维
2、单向思维
3、形象思维
4、主次不分
5、单维思维
孩子的思维能力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3岁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了!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内好多家庭都开始重视孩子早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了,要是不想让孩子将来输在起跑线的话还是帮孩子报一个火花思维的专业课程比较好!
第2个回答  2019-12-19
我们都知道,孩子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是5-12岁,这个阶段能为孩子打好数学思维基础,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会受益无穷,那我们平时该怎么教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形成数学思维呢?
一、将生活数学化
“数学化”强调的是帮助幼儿用数学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正常来说,数学知识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发现隐藏在不同场景及情景中的数学,并鼓励孩子运用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幼儿更好的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比如我们的盘子是圆的,书桌有2个抽屉,爸爸一顿饭吃几碗米饭,有几把椅子,吃饭需要拿几双筷子等等。
二、不能局限于操作
多数人都知道,孩子的早期教育需要体验,一般都会买一些类似积木等益智的玩具,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数学。但这并不能保证学习效果,因为数学是抽象的知识,局限于“动手操作”,并不能帮助孩子形成抽象的思维。我们需要设计活动,引导孩子在实物、图像和符号之间进行转换,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同一个概念,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提升抽象思维,学会数学知识。比如教孩子数四块积木,然后再把四块积木画到纸上(半抽象),并写上数字4,以此帮助孩子过渡到抽象思维,学会数学知识。
三、关注孩子的理解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能理解的东西要远远大于他们能说的词汇量,但数学理解力却有这样的现象:他们能够比较两个碗,也能选出装有4个方块的碗,但却未必能从装满方块的碗中取出4个方块;或者能指出装着4个方块的碗,却不能用碗装起4个方块。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孩子那些思考相关的非语言指示,比如手势、动作、声音等,以此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并给予孩子明确的反馈,包括确认、强化,以帮助孩子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孩子的理解力。
四、借助手、眼、耳、足学习
我们都知道,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比利用孩子喜欢的活动和故事,能够让孩子开心了,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有趣的游戏,融入数学知识,调动孩子身体器官,进行学习,比如双脚轮流踏着鼓点前进,以此感知一一对应的原则。但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反复利用一个游戏进行训练,这样的重复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五、引导孩子自己思考
了解幼儿教育的人都知道,培养孩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多创造一些场景,并引导孩子去思考,并和孩子进行沟通讨论,让孩子能够提出自己观点,并进行验证,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比如两个木棍,哪一个更长,长多少,怎么去测量。
第3个回答  2018-12-09
儿童食育STEAM课程,幼升小7大能力培训,都可以锻炼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