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法家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创始人不同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汉书》说“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

2、思想核心不同

儒家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3、教育思想不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因此儒家思想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了全社会。

商鞅反对儒家以“礼、乐、诗、书”教育学生,他认为“儒学”不过是一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浮学”。为了培养“耕战之士”和厉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张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法家跟儒家的区别有三点:
  第一,法家认为历史向前发展,当代胜过古代,要进行改革,不能以先王之道,治当今之世,就是说别拿前年的内存条来跑今年的新游戏。从统治思想上看,儒家强调的是法先王,干什么事儿得学古代。中国古代最牛的帝王是尧、舜、禹、汤、文、武。没有一个皇帝,敢说我比这爷儿六个还牛。唐太宗也好,康熙大帝也好,绝对不敢说我比尧、舜、禹、汤、文、武牛,敢这么说的那是疯了。当然现在无所谓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法家则是法后王的典型,他们认为以后比现在要强,所以咱要经常不断地进行改革。可中国古代改革总困难重重,凡进行改革的人最后一般都迹近“奸臣”,就是因为主张改革的人,多少带点法家味道,跟主流儒家思想违背了。儒家强调尊重祖宗,尊重祖宗的法度。天坛斋宫,皇帝宝座后面有块大匾,上书四个大字——敬天法祖。我们前面还提过一个提倡改革的人,管仲。管仲也是法家,法家一般不是很看重道德的作用,所以管仲说的话特别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别在那儿唱高调,吃饱了什么都明白,以此看来法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管仲那个时候。
  第二,主张以法为本。人类近代资产阶级提倡法制,这个“制”是制度的“制”,强调制度的完善和不可触犯。法家强调的法治则是以法治国,治“国内的老百姓”,国君不受治。那法律本来就是皇帝制定的,比如说明太祖颁布圣旨:“朕有天下,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我拥有天下之后,让老百姓都遵守礼法,光有礼法不行,你不听话就定律以绳顽。冥顽不灵的,绳之以法。皇帝冥顽不灵没关系,因为皇帝不会不听自己的话。贵族呢,贵族有免死金牌,凭什么有金牌呢(奥运会上你又没拿第一)?因为我祖先有功啊!像清朝的法律里面,贵族犯罪有八议,跟八议沾边的,就可以往下减刑。比如说议功,我们家祖先有功,所以应该死刑改无期了,议功、议贵、议亲……八议议完,走好吧您,无罪释放。这个在今天看来很荒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爸爸有功关你什么事儿?比如我爸爸是志愿军烈士,我犯死罪了,该枪毙照样枪毙,不能因为我爸爸是烈士,我杀人就白杀。所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跟韩非子的法治还不一样,那时候的法治,就是用来治老百姓的。法家和儒家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法家强调法治;儒家强调德治,为政以德,强调仁政。法家强调轻罪重刑,不杀不刑无以树威,吓唬老百姓,让平民不敢闹事。
  第三,法家还有一个观点是要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法家思想能够被秦王嬴政接受,能成为指导思想,就因为这几点:法后王,主张变革,不拘泥于古代;主张法治;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者当然喜欢它了,这个东西好,对统治者有用。
第2个回答  2015-07-17
儒家,是主张仁政、礼制。法家主张严法治国,使君主加强统治。

儒家讲究“忠孝仁义”,以“仁义”治天下;法家则以“法”治天下。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法家思想则为秦始皇所推崇,成为秦王朝的主导思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11
仓皊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政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发家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发展,方法就是制定法律,让社会有规律可循不会乱有条不紊的发展,法家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儒家是要固守旧有利益,维护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儒家不考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儒家只是分蛋糕……法家代表进步力量,儒家代表阻碍社会进步的顽固派
第4个回答  2015-07-17
儒家讲究“忠孝仁义”,以“仁义”治天下;法家则以“法”治天下。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法家思想则为秦始皇所推崇,成为秦王朝的主导思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