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艾灸正确使用方法

如题所述

1、注意事项:

(1)在过于紧张或者饥饿状态下,一般并不建议针灸。

(2)如果在怀孕期间不建议进行腰部或者腹部的针灸。

(3)小儿针灸,不建议留针。

(4)有出血性疾病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建议针灸。

(6)有皮肤感染或者肿瘤的部位不建议针灸。

(6)在患者的腹部不建议针灸直刺过深,只是防止损伤内脏。如果老年人或者初次针灸的患者建议卧位针灸。

2、禁忌症:

(1)不可滥用灸法。三阳病证,需少灸。即使灸,亦当壮数少些,勿贪大壮猛火之灸。体胖之人,多属阳虚,可稍重灸,而体瘦之人,皮浅肉薄,多属阴亏而木火偏旺,当少灸。且灸火易扰动清阳,上炎为患,于木火偏旺之人宜戒之。

(2)灸后当戒冷饮冷食,以防艾火之力不能取效。当适当温饮,以助阴液,补灼艾伤阴之弊端。

(3)灸后阳事易旺,这是灸火生效之功,但不可因而阳动,耗损真精。当戒房事数日,以助阳气内敛。

(4)灸后要注意休息,不可劳累妄动,致阳气耗损,当静养数日。

(5)或灸后伤阴,出现失眠心烦,或者烦躁不安。当急服黄连阿胶汤一两付即可,药量不必大,但取其滋阴敛降之功即可。如果灸后出现亡阳之象,病人惊扰狂动,起卧不安,这是因为灸火扰动太阳,导致大汗亡阳,当用仲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之意,敛降亢阳。艾灸伤阴为轻为缓,而亡阳为重为急,灸疗者当加以注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31

艾灸的正确使用方法:

1、看自己是否是艾灸的适应人群;

2、穴位灸时的方式,背部和腹部建议用艾灸盒灸,这样便于移动和控制温度避免烫伤。也可以使用艾条进行施灸,艾条距离穴位表面大约2-3cm,这样有效的避免,长期灸治造成皮肤烫伤;

3、艾灸时间,一般是二十分钟左右。艾灸后注意事项,主要是防寒、保暖,勿食生冷,灸后饮少许温水,有助于增强艾灸的作用。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后注意保暖,艾灸后毛细血管打开,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形成风侵感冒。艾灸期间和之后,不能马上吹电风扇和空调。艾灸后2到3小时才能用空调。

2.要注意针灸的人群,艾灸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的,对于经期女性,高热病人,身体具有红肿炎症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3.做完艾灸后要多喝水,这样有利于排毒,同时还要注意心情的调节。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施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