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人敬仰到跌落神坛,又一国学大师被赶下台,后来怎样?

如题所述

古诗中提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看前辈们的学问很深厚,像一出生就可以获得文学似的,前辈们有很深的学问,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少年时期就非常刻苦的学习知识。然而在学问这方面,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很多杰出的贡献者,在现代社会中,于丹老师就是之前被公认的国学大师。

然而于丹老师后来也慢慢的有了很多被吐槽的声音。但是继于丹老师之后,又有一位国学大师似乎也被赶下了神坛。1975年蒙曼出生于中国河北,在1992年时蒙曼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历史专业,4年之后拿到了学士学位证书。

然而在大学毕业之后,梦曼老师也并没有直接投入社会进行工作,而是在此之后又继续攻读中央民族大学的历史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等各种高学历。直到2002年7月份时,蒙曼老师已经成为母校的历史系讲师,这不仅是对于孟曼老师历史知识的一种认可,更是从蒙曼老师角度上来讲,对于中国历史和国际历史的一种热爱,所以蒙曼甘愿用自己前半生大部分时间都贡献在历史这一专业中。

和于丹老师一样,蒙曼老师也上过《百家讲坛》。2017年1月份蒙曼也参加了中央卫视所举办的《百家讲坛》。在这档节目当中,蒙曼老师以亲切的演讲和解析能力,获得了很多粉丝的喜爱。之后很多国民观众对于蒙曼老师也越来越亲爱,并且还给蒙曼老师送了一个可证明实力的荣誉称号,那就是国学大师。

除了在历史专业有很深的研究心得之外,蒙曼老师也在中国历史教育方面砥砺前行。除此之外,蒙曼老师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身份,那就是书籍的编作者。从2006年至今蒙曼老师所编写的热门书籍就高达13册,受到影响的历史爱好者也数不胜数。

而且蒙曼老师身上还有第4个身份,那就是在2017年6月份开始,蒙曼老师已经成为北京的人大代表了,所以一个人的能力越高也许责任也就越重。蒙曼在发扬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这方面,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好好的,为什么蒙曼老师又从国学大师的位置上被赶下了神坛呢?

有一部分比较偏激的网友们对外宣称,蒙曼老师是继于丹老师之后,第2位不配做大师的教育者,这到底是经历了什么?2016年蒙曼老师参加了一档节目,叫做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也引起了很多关注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观众们的注意。

蒙曼老师之前就已经戴上了国学大师的名号,所以观众们对于孟曼老师所寄托的期望也很高,然后在节目中蒙曼老师对《悯农》这首古诗进行了解读,其中关于“锄禾日当午”这5个字的解读,蒙曼直接简化成了农民播种时的场景。

自此之后,很多网友开始怀疑蒙曼老师的文学地位是否真的不容置疑?因为那么一句简单的解释是无法能够全面概括中国古代农民在农耕文化下辛苦劳作的场景的。所以网友们开始表达对蒙曼老师不信任的言语,也在网络中越传越厉害。但是在2013年时,北京博物馆的专家们就曾对鉴宝节目也作出过回应说:很多节目是通过剪辑的一种娱乐画面。

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很好地运用在蒙曼老师被误解的事件当中。因为节目是通过剪辑出来的一种娱乐画面,蒙曼老师是否对诗词进行了全面或更深入的解析,观众们在收看时不一定会了解的全面,所以从表面去否定蒙曼老师的国学成就,似乎有点太片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后来这名国学大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的抱歉,并且网络上很多人都不认可这位国学大师。
第2个回答  2021-03-12
后来他变得碌碌无为,没有人能够认识他,为他的经历感到非常的悲哀,同时也为他感到惋惜 。
第3个回答  2021-03-11
后来他改名换姓了,从此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而他也告老还乡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