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里刘备有五虎将吗?

三国99大假事情说刘备没有五虎将。
网页是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142018_94484.html

正史中是没有的。
按正史来看,刘备在进位汗中王时,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分别是关、张、马、黄。
注意,没有赵云。
其中关羽地位最高,权利最大,达到了假节钺的程度!!!
至于假节钺是多大权利呢?
这么说吧,除了刘备本人和他老婆孩子以外,关羽对任何官员都可以先斩后奏。
张、马、黄次于关羽,但也是位列四大将军。
而赵云是杂号将军,职位始终不高,当时是中护军。
当然,中护军虽然职位不高,但实际权利也不小,而且地位很重要。
什么是中护军呢?负责的是禁卫军的人事,选拔中下层的军官,平时并没有指挥禁卫军的权力,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指挥禁卫军的权力,比如中领军不在等等。
选拔下层军官,呵呵,美差啊~~~下层军官都是他选拔上来的。

多年之后,在刘禅追谥已故的文臣武将时,赵云和四大将军同被追谥。
这才使赵云地位提高了一下。
当然,这里有个小插曲。
当时的追谥名单里是没有赵云的。因为他和四大将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的。
是姜维等人求情,刘禅念在赵云追随刘备多年,而且曾救过自己性命,于是才把赵云加入了追谥名单。
如果没有这些的话,恐怕《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就要变成《三国志·关张马黄传》了,赵云要放在别处了。

另外注意一点,魏延地位还在赵云之上。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叛变”事件(并非真的叛变,但魏延政治斗争失败,被灭全族是事实)的话,恐怕即使硬要凑五个人,也轮不到赵云。

后来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重点美化了赵云。于是在四大将军中硬把赵云加了进去,列为五虎将。这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要美化赵云。
从那以后才有了五虎将的说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8
历史上也有。三国志里就有《三国志·蜀·关张马黄赵传》在蜀国的影响力很大,当时蜀国除了这五个将军没别的人了,估计当时就有五虎讲的说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42530.htm
五虎上将,是指在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军团所拥有的五员猛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合称。
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武将莫过于五虎大将军关张赵马黄等五人了。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甚至娱乐价值都是不容质疑的,但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虽然大约不甚违背史实,毕竟大部分内容仍然出自于作者所杜撰。而后人不察,往往有错把小说情节当史实的情形发生。
三国时期的刘备,既无天时,又无地利,最终保证他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手下有一大批精明能干的谋臣武将。得人心者得天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名誉天下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他们五个死后,蜀国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了、
可能让你失望了,。刘备就是独霸一方的诸侯,他就是分封了五虎将也很有水分,毕竟蜀国的将才是最少的。、
第2个回答  2010-08-18
三国志从未提及五虎将。
三国志.蜀书六。这卷为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传
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五虎将一说最早出自三国平话,在《三国演义》中是指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原文描写为“五虎大将”,后人惯称“五虎上将”。后来意指各自领域中的五位领军人物。
第3个回答  2010-08-18
根本就没有五虎将的说法,其实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里说曹操手下五子良将(时之良将,五子为佳)的话改过来的,再说了正史里赵云的地位根本不及另外4位,赵云到死都只是个杂号将军,他的地位相当于许褚和典韦,也就是警卫班班长的性质,这种地位和三军主帅并排伦次是不可能的....
对了,还有三国志是纪传体史书,所以是按照人物的生平来写的,当时编撰的时候,陈寿把关张马黄赵放在一起编了一章关张马黄赵传,所以这也是罗贯中把赵云加进去的原因之一。
第4个回答  2010-08-18
有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为蜀国五虎上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