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试总是考不好?

如题所述

如果你是一名基础不错的学生,那么你必须意识到:
会考试和会学习的确是两回事。
对于基础有欠缺的学生来说,没考好就等于没学好,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同样是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有的就是更擅长考试,而有的确实不擅长。就像体育运动,有大赛型选手,也有实力一流但是比赛荣誉较少的选手一样。这种区别的确是存在的。
从方法层面讲,这类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1 平时喜欢钻研难度大于考试的题目,而对考试难度的题目不够重视。
花两个小时攻克一道难题带来的知识上的收获的确大于同样的时间做二十道简单题,但是这不代表你能在两个小时内能把二十道简单题一分不落地做对。功利地讲,这两者需要的能力其实是不一样的。
这种学习习惯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因为平时训练难度大于考试,所以在面对难度较小的考试题目的时候,兴奋不起来,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就非常容易粗心犯错。
所以解决办法就是,一定要有意识地训练提高在限定时间内,解决考试难度题目的准确率。
2 考试时过分信赖自己的硬实力,忽视了应试技巧。
虽然我批判过“秒杀法”之类的玩意,但是如果你能凭硬实力解决卷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适当训练一些“投机取巧”的应试法门,包括但不限于特殊值等。
不是说让你依赖这种方法,人在考场上是非常容易紧张钻牛角尖的,这些比较狗的办法并不是真的可以解决问题,而是在要钻进死胡同的时候可以拉你一把。
总而言之,就是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考试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6
1、基础知识薄弱:
  这是成绩在高分以下学生的通病,如果一百分的考试咱考了95,那么这一条跟你关系不大,但是如果咱考了59,那你就得好好看看这一条了。我之前也遇见过这样的老师,很少讲基础知识,觉得讲这些丢人,结果他没有怎么丢人,但是他的学生却一直丢分。时至今日,还有学生不清楚等式的定义(含有等号的式子),所以他认为1=2不是等式,而认为π≈3.14是等式;还有学生不知道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他认为x+1=x-1不是方程,因为它没有解;还有学生不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所以他认为是而或者不是,此类问题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2、基本运算能力差:
  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只要是小学计算能力一般,初一基本上也会受影响,同时也和学生的习惯有关,有的初一小孩只要是计算题,就立刻拿出来计算器,啪嗒啪嗒把题算出来了,有时候计算6乘以9,他都恨不得翻出九九乘法表,而不愿意去开动脑筋运算,长此以往,导致计算能力低下,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个题一定有人算得18,因为他认为负负得正,,这个题,会有人很冲动地把后面两个数先算,因为乘法有结合律啊,多牛掰的一个律啊,然后变成100÷(-2),得-50.唉,不说了,都是泪。
第2个回答  2021-11-26
“我每天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考不好?这不公平!”

——闭嘴吧!摸摸自己的良心,你真的努力了吗?

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本科录取率平均为44.3%,其中一本录取率约为14.1%。如果以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计算的话,将有500多万考生无缘本科!

面对那么多莘莘学子,冷冰冰的数字未免显得有些残酷,虽然努力的孩子终有收获,但更多的孩子需要反思。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人,觉得他们每一天很拼命,学习,上各种各样的课程,除了每天不断的背书,还要一遍遍不停地刷题,似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放松时间。

每天晚上在走廊或者被窝里挑灯夜读,好像12:00之前睡觉的孩子都不够努力。中午从来不午休,似乎那些天天回宿舍午休的孩子,都是虚度光阴。

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平平无奇,好像自己很可怜,努力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

我们身边应该还有这样一类人,上课从不迟到,每天安静的听讲,作业完成的也很好,从没听见他们抱怨考试有多难,学习有不会的。

晚上熬夜学习,连回宿舍甚至吃饭都会带上单词本、公式速记手册。每天背课本、做试卷,该做的步骤一样不少,但考试成绩却稳如泰山,好像怎么努力都没有进步。

这样的同学始终存在,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这或许一点也不用可怜,一点也不值得同情,甚至一点也不用惊讶。因为所有结果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就像喝水是因为口渴、吹空调是因为天热、吃饭是因为饿了的道理一样。

如果你看到:中午不休息,内心像打了鸡血一样,下午昏昏欲睡,在老师精彩飞扬的课堂和睡觉的恍惚之间挣扎着度过了一个下午;或者安静的盯着黑板,但眼神已放空,晚上一个人默默学习,进而循环往复。可能你的想法也会像我一样!
第3个回答  2021-11-26
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应该有几种可能
一种是学习内容不熟悉,没掌握
第二种是心理素质不好,发挥不好
再就是学习的内容与考试内容不匹配,理解有问题
第4个回答  2021-11-26

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解决方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这样才会在考试中能做对。

基本概念不清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可以有哪些变化?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素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所以考试订正时,这类题目,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举一反三,这时会发现同学们又疑惑或者糊涂了。所以,学过,并不等于是学会,更不等于融会贯通。解决方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意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准确率不高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是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稳,还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所以如果平时单元的作业100题总要错3-5题,考试的出错率基本会翻2-3倍。而概率因素导致平时错误率越高,考试时失分率越成倍增大。因为考试时题目的类型更加宽泛和变化多端。

解决方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的做题,建立错题本。好吧,我们再回到那位跳水运动员这儿——如果半年后他参加比赛,他现在就需要各项体能的训练,基本动作的反复练习--每次都要力求完美,整套动作也需要练得无比熟悉犹如本能,然后才有可能走上赛场。即使这样,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所以放弃“粗心”这样的说法吧。

放弃“粗心”这个观点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认真查找原因,制定训练的计划,获得真正提升。获得提升的,绝不仅仅是成绩,还包括审视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策略,行动力,意志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