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有哪些?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所谓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当然只有德、意、日三个.其它参加轴心国集团的国家,一般不算是法西斯国家.这里原则上不是以意识形态划分的.比如西班牙的佛郎哥,从意识形态上当然是法西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西班牙并没有参加轴心国集团对同盟国开战.所以佛郎哥在西班牙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975年他死了.参加轴心国集团的国家,欧洲有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其中许多国家在战争后期转而向德国宣战.一些国家被法西斯国家占领,当然不能算是参加轴心国集团.这里奥地利被德国占领以后,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加了战争.所以战后对奥地利进行了特殊的处理.首先是象对德国一样,对奥地利实行了占领.然后签定对奥和约,规定奥地利永久中立,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允许和德国合并.

从1939年希特勒对波兰机场投下第一枚炸弹开始,到1941年突然对苏宣战,纳粹德国几乎占领了90%的欧洲土地。


而与其接壤的周边国家更是难逃厄运,八个国家有七个惨遭纳粹铁蹄的蹂躏,这七国中包括当时已宣布永久中立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等国家,而唯独对德意战略地位重要并且相对于其他国家显得弱小得多的瑞士却一直安然无恙直至战争结束。希特勒在二战中为什么没有决定进攻瑞士,仅仅是因为瑞士当时是所谓的永久中立国吗?


那么,比利时和丹麦等同为中立的国家为什么在纳粹的第一波攻击中倒下?亦或是瑞士在希特勒的眼里无足轻重,他根本没有考虑过要占领瑞士?“冷杉”行动摆在希特勒面前,但他并没进攻瑞士。德国就瑞士这么个弹丸之地,编写了一本85页的《瑞士军事手册》,如果希特勒不想攻打瑞士,他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干这种事。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

由此可见,德国不是没有准备攻打瑞士的表现。但是最后瑞士还是免遭战火,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多,首先,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德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付英国上,直到后来入侵苏联,就更没有机会去侵略瑞士了。其次,瑞士多山,地形条件非常不利于德军的装甲兵作战,无法充分发挥闪电战的优势。

总的来说,纳粹德国太忙了,没啥精力去入侵瑞士,而且入侵瑞士太麻烦,收益却不大,吃力不讨好。还有一些原因,像瑞士的中立态度和全民皆兵的传统倒是显得比较次要了,在二战这种局势下,国际法则已经基本失效,一脸高冷地中立态度并不能防止入侵。至于瑞士全民皆兵,瑞士人比德国人还要尚武,在当时强大的德国面前,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国与国之间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中立政策,永远都打不厌的王牌

瑞士外交手腕一直很高明,中立和中立政策就是永远都打不厌的王牌。同时中立身份也机智的被塑造成了瑞士的外交优势。说真的,在二战,瑞士的中立一直就是个悲哀的笑话。瑞士民间在二战年代有句流传甚广的讽刺标语:每个星期瑞士有六天为德国工作,第七天为了盟军的胜利而祈祷。

瑞士虽然从未提供士兵直接参与战争,但是它从来都不是身处纠纷之外的避难所。瑞士国家主权的相对完整,国家领土奇迹一样的没被吞并也是通过各式交易暂时换来的喘息机会。瑞士人从来都不信战争之下会有谁会真的放过瑞士,所以欧洲每次稍微有动静瑞士人就敏感的跟兔子一样,随时做好顽强抵抗准备。

一是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输血。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据史料记载,二战爆发不久,瑞士方面向德方提供了1.5亿瑞士法郎的贷款,而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二是在二战中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瑞士当局采取对策阻挡犹太人的大量涌入,当时的瑞士政府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

三是大量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多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政府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在战后,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7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

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47国。

按照国际会议的协议,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和地区。丹麦、阿根廷、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加盟共和国)因为是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所以也成为反法西斯阵线的一员。

此外,还有3个国家是宣了战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10日对日本宣战、阿尔巴尼亚(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对英国宣战、暹罗(今泰国)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与日本签订攻守同盟,并于1942年1月对英、美宣战。

所以,共有先后6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亿人口(占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5月8日投降

意大利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3年9月3日退出

日本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8月15日投降

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加入 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罗马尼亚 1940年11月23日加入 1944年8月23日退出

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 (傀儡政权)

保加利亚 1941年3月1日加入 1944年9月5日退出

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5日加入 1941年3月27日退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国家蛋: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波兰战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个回答  2015-04-29

    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一共有9个。                                                                              

    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

    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3个回答  2021-04-14
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
3.
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
4.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4个回答  2020-10-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成结盟形式战争,如大家都知道的德,意,日三国结盟,还有美,英,法,苏,以及蒋介石领导国军,四个国家结盟。而最先挑起战争的国家是德,意,日三个国家,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法西斯国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