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人物,他们都有哪些成就?

历史上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人物?

比如说姜子牙、刘邦,这都是历史上大器晚成的杰出代表。姜子牙七十多才出道,然后帮助周朝消灭商朝,是周朝的得力军师。刘邦建立了西汉,但是创业的时候也已经是年近不惑,然后经过好几年的奋斗,快五十岁的时候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君主。历史上大器完成的人还真不少,这两位属于成就比较大的。


和其他富户一样,越往下传,家境越不好,姜子牙就是这样的。姜子牙年轻的时候也是打工仔一个,但是姜子牙是个有追求的打工仔,在繁忙的工作中也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是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可能姜子牙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不可能平庸一生。


在姜子牙七十多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出山了。于是,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姜子牙以算卦小能手的身份出道了,一出手就帮不少人解了谜团,然后老神仙的名声就传出去了。要不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呢,随后姜子牙就被姬昌给找到了。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姬昌用高薪和高待遇就把姜子牙请走了。往后大家就都知道了,姜子牙的确为周朝立下不少功劳。


刘邦也是如此,在乡间晃荡到快四十的时候,刘邦决定参加起义,改变自己的命运。随后虽然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和磨难,但是好歹推翻了秦朝,打倒了项羽,成了最后走向皇位的人。所以说,好饭不怕晚,人的一辈子未知数太多了,还是得有梦想,学会坚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8
1.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2.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8
姜子牙,据说周文王招募姜子牙时,他已经八十岁了,姜子牙出山,助大周夺得天下,可谓大器晚成。
第3个回答  2019-08-28
姜尚姜子牙,32岁上山学道,学了40年才被师父允许下山,在古稀之年才辅佐文王最终建立了周朝。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时候也70多岁了。刘邦47岁的时候参加起义
第4个回答  2019-08-28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38岁时写的,他成名差不多是36岁了。还有左宗棠,一直在读书和研究,在41岁才成为谋士,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