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非常勤奋的人?

如题所述

欧阳修铺沙识字。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给别人洗衣服、做针线活来维持一家生活。到了入学年龄,欧阳修家贫不能入塾,只得跟母亲学习。他把细沙倒在院子里当纸,把芦苇杆当笔。欧阳修跟母亲日日学字,接受训蒙教育,过了一段时间,欧阳修就可以阅读一些书籍了。有了自学能力以后,他更加刻苦努力,在22岁时考中了进士 ,后来成了著名的散文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6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第2个回答  2019-07-06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第3个回答  2019-07-06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第4个回答  2019-07-06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