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天元术的著作?

如题所述

据史籍记载,金元之际已有一批有关天元术的著作,尤其是数学家李冶和朱世杰的著作中,都对天元术作了清楚的阐述。

李冶在数学专著《测圆海镜》中通过勾股容圆问题全面地论述了设立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步骤、技巧、运算法则,以及文字符号表示法等,使天元术发展到相当成熟的新阶段。

《益古演段》则是李冶为天元术初学者所写的一部简明易晓的入门书。他还著有《敬斋古今黈》、《敬斋文集》、《壁书丛削》、《泛说》等,前一种今有辑本12卷,后3种已失传。

朱世杰所著《算学启蒙》,内容包括常用数据、度量衡和田亩面积单位的换算、筹算四则运算法则、筹算简法、分数、比例、面积、体积、盈不足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数字方程解法、线性方程组解法、天元术等,是一部较全面的数学启蒙书籍。

朱世杰的代表作《四元玉鉴》记载了他所创造的高次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方法,以及他在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高阶内插法等方面的重要成就。

除李冶、朱世杰外,元代色目人学者赡思《河防通议》中也有天元术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

宋元时期,天文学与数学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招差术的创立、发展和应用,是我国古代数学史和天文学史上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成就。北宋真宗时,有一年皇宫失火,很多建筑被烧毁,修复工作需要大量土方。当时因城外取土太远,遂采用沈括的方案:

就近在大街取土,将大街挖成巨堑,然后引汴水入堑成河,使运料的船只可以沿河直抵宫门。竣工后,将废料充塞巨堑复为大街。

沈括提出的方案,一举解决了取土、运料、废料处理问题。此外,沈括还有“因粮于敌”、“高超合龙”,“引水补堤”等,也都是使用运筹学思想的例子。

沈括是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博学多识,在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方面皆有所论著。沈括注意数学的应用,把它应用于天文、历法、工程、军事等领域,得出许多重要的成果。

沈括的数学成就主要是提出了隙积术、测算、度量、运粮对策等。其中的“隙积术”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一种方法,为后来南宋杨辉的“垛积术”、元代郭守敬和朱世杰的“招差术”开辟了道路。

垛积,即堆垛求积的意思。由于许多堆垛现象呈高阶等差数列,因此垛积术在我国古代数学中就成了专门研究高阶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算术中求各种几何体积的方法,例如长方棱台、两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正柱体、三角锥体、四棱锥等都已具备,唯独没有隙积这种算法。

所谓隙积,就是有空隙的堆垛体,像垒起来的棋子,以及酒店里叠置的酒坛一类的东西。它们的形状虽像覆斗,4个测面也都是斜的,但由于内部有内隙之处,如果用长方棱台方法来计算,得出的结果往往比实际为少。

沈括所言把隙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同样是求积,但“隙积”是内部有空隙的,像垒棋,层层堆积坛罐一样。

而酒家积坛之类的隙积问题,不能套用长方棱台体积公式。但也不是不可类比,有空隙的堆垛体毕竟很像长方棱台,因此在算法上应该有一些联系。

沈括是用什么方法求得这一正确公式的,《梦溪笔谈》没有详细说明。现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是对不同长、宽、高的垛积进行多次实验,用归纳方法得出的;还有人认为可能是用“损广补狭”办法,割补几何体得出的。

沈括所创造的将级数与体积比类,从而求和的方法,为后人研究级数求和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首先是南宋末年的数学家杨辉在这条思路中获得了成就。

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术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丰富和发展了沈括的隙积术成果,还提出了新的垛积公式。

沈括、杨辉等所讨论的级数与一般等差级数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相等。对这类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其所著的《四元玉鉴》一书中,把沈括、杨辉在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方面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朱世杰对于垛积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得到一系列重要的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公式,这是元代数学的又一项突出成就。他还研究了更复杂的垛积公式及其在各种问题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一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归纳出这些公式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有相当难度的。上述沈括、杨辉、朱世杰等人的研究工作,为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招差术”也是我国古代数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曾被大科学家牛顿加以利用,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天文学中早已应用了一次内插法,隋唐时期又创立了等间距和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用以计算日、月、五星的视行度数。这项工作首先是由刘焯开始的。

刘焯是隋代经学家、天文学家。他的门生弟子很多,成名的也不少,其中衡水县的孔颖达和盖文达,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后来成为唐代初期的经学大师。

隋炀帝即位,刘焯任太学博士。当时,历法多存谬误,他呕心沥血制成《皇极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性,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来计算运行速度。

《皇极历》在推算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现的地点和时间等方面,都比以前诸历精密得多。

由于太阳的视运动对时间来讲并不是一个二次函数,因此即使用不等间距的二次内插公式也不能精确地推算太阳和月球运行的速度等。因此,刘焯的内插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宋元时期,天文学与数学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方法,如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以及高次等差数列求和方法等,都被天文学所吸收,成为制定新历法的重要工具。元代的《授时历》就是一个典型。

《授时历》是由元代天文学家兼数学家郭守敬为主集体编写的一部先进的历法著作。其先进的成就之一,就是其中应用了招差术。

郭守敬创立了相当于球面三角公式的算法,用于计算天体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及其相互换算,废除了历代编算历法中的分数计算,采用百位进制,使运算过程大为简化。

数学名家我国古代数学领域涌现了许多学科带头人,是他们让古典数学大放异彩。假如历史上没有人研究数学,就绝不会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这样的书流传下来;没有数学家,周王开井田、秦始皇建陵墓等一样也做不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