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上土方量的计算

如题所述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往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并计算填挖土石方量,通常可利用地形图进行,现介绍如下。

一、方格法——设计水平场地

此法适用于地形起伏不大或地形比较有规律的地区,如图9-12为一块待平整的场地,比例尺为1:1000,等高距0.5m,要求在划定范围内平整为某一设计高程的平地,满足填、挖方平衡的要求。

1.打方格网

在拟平整的范围内打上方格,方格大小根据地形复杂程度或地形图比例尺的大小、精度要求而定,为了方便计算,方格的边长一般为10m,20m或50m等。各方格顶点的地面高程根据等高线内插求得,注记于相应点的右上方(如图9-12所示),本例取边长为20m的方格。

图9-12 方格法土方量计算

2.计算设计高程

把每一方格四个顶点的高程加起来除以4,得到每一方格的平均高程。再把每一方格的平均高程加起来除以方格格数,即得设计高程。即

建筑工程测量

式中:Hi——每一方格的平均高程;

n——方格总数。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从设计高程的计算可以分析出:角点A1,A5,B5,D1,D4的高程只用了一次,边点A2,A3,A4,B1,C1,C4,D2,D3的高程在计算中用过两次,拐点B4的高程在计算中用了三次,其他的中间点B2,B3,C2,C3的高程在计算中用过四次,这样,计算设计高程的公式可以写成

H0=(∑H+2∑H+3∑H+4∑)/4n (9-15)

式中:n——方格总数。

用公式(9-15)对图9-12进行计算,其设计高程为37.82m。

3.计算方格顶点的填挖高度

根据设计高程和方格顶点的地面高程,计算每一方格顶点的挖、填高度。

挖、填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 (9-16)

将计算好的挖、填高度标注在相应方格顶点的右下方,“+”号为挖,“-”号为填。

4.描绘填挖零线

内插法在图9-12上用虚线描出37.82m的等高线,这就是填挖分界线,或称为零线。

5.计算填、挖土方量

从图9-12看出,有的方格全为挖方或填方,有的方格既有填方又有挖方,因此要分别进行计算。对于全为挖方或全为填方的方格(如方格1全为填方):

建筑工程测量

对于既有填方又有挖方的方格(如方格2):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填(挖)区的面积Ai填,Ai挖可在地形图上量取。

根据各方格填(挖)方量,即可求得场地平整的总填、挖方量。

本例中,V=∑Vi填=1665.7m3,V=∑Vi挖=1.679.6m3,填、挖方总量基本平衡。

当要求在划定范围内平整为某一设计高程的平地,此种情况的土方计算更为简单。比较上例,可省去设计高程的计算,其余步骤均与上例相同,在此不再复述。

二、图解法——设计倾斜场地

当地形起伏较大,为了场地平整和排水需要,往往设计成一定坡度的倾斜场地,以利于各项建设需要。

1.确定填挖分界线

如图9-13,在AA′B′B范围内由北向南设计一坡度为-5%的倾斜场地,AA′边设计高程为67m。该图比例尺为1:1000,等高距为1m。根据5%的坡度计算高差为1m时的图上平距d为

图9-13 倾斜场地设计等高线

建筑工程测量

在图上作AA′的平行线,每平行线间距为2cm,分别为1—1′,2—2′,…(如图9-13),其相应高程分别为66m,65m,64m,…,这些就是场地设计的等高线。

设计等高线与原地面相同高程的等高线的交点就是不填不挖点,将这些点连成虚线,此虚线就是挖填分界线(图上有a,b,c,d,e,e和a′,b′,c′两条虚线,这是因为该图上的等高线为一个山脊,故填方在图上虚线的两侧)。

2.计算土方量——断面法

1)绘制断面图。根据各设计等高线和图上原有等高线,就可以绘出各断面的断面图,此断面图以各设计等高线高度为高程起点。如图9-14所示,设计等高线与地表面所围成的部分即为填挖面积,“+”表示挖方,“-”表示填方。

2)用求积仪或其他方式,量出各断面填挖方的面积。

3)计算各相邻断面间的挖填土方量。该土方量可以近似地认为由两个相邻断面的面积取平均值,再乘以它们之间的距离。

如图9-13,A—A′与1—1′之间的土方量(挖方与填方分别计算):

建筑工程测量

式中:P——挖方面积;

P′,P″——填方面积;

VA-1——挖方量;

V′A-1,V″A-1——填方量;

l——两断面间实地距离。

图9-14 断面图

同样方法计算各相邻断面间的土方量,然后累加,即得总的挖、填土方量了。注意用断面法计算土方量时,要考虑相邻两断面面积差异不应太大。

复习题

1.图9-15为1:2000比例尺地形图,现要求在图示方格网范围内平整为水平场地。

1)根据土方的填挖平衡原则,计算平整场地的设计标高;

2)在图中绘出填挖边界线;

3)计算填、挖土方量。

图9-15 土方量计算

2.图9-16为1:2000比例尺地形图,等高距为1m,试根据本图进行下列计算:

1)量出D点与C点的高程,并确定DC的地面坡度。

2)按5%的坡度,自A点至导线点61选定路线。

3)绘制MN方向断面图。注:平距比例尺为1:2000,高程比例尺为1:200。

4)量出导线点61 和三角点68的坐标值,再根据坐标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方位角

5)绘出水坝轴线AB的汇水面积周界,并计算汇水面积(单位分别取平方米,公顷)。

图9-16 地形图应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