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篇 书法学习心得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首次接触毛笔,希望各位GGJJ能帮个忙,感激不敬,谢谢!!

如题所述

我以前写过几篇,放四篇这里,不知对你有没有用。
第一篇 用笔的清与浊
1989年的夏天有幸得到徐本一老师的指点,从此对用笔的清与浊有了认识。
那时我在厂里做刻版工,在此之前在车间里做过洗版工。工作间隙常用洗版的刷子用水在墙上写字,有个大姐见了,告诉我她的丈夫跟徐本一老师是同学,他们几个同学年都要雅聚,常常可以见到徐老师。她便介绍我认识了她的丈夫,一儒雅的干部。他是我们一个系统的,姓吴,是科研所的党委书记。
当时,还没有长江二桥,我从丹水池到省书法家协会去找徐本一老师,路很远,要转几道车。那天的雨下得很大,说是倾盆大雨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打着伞,到达武昌时早已全身透湿。
当时省书协在省文联的楼里,昏暗的走廊两边一排门,省书协的门上一块很简陋的牌子。来到那扇门前,怀里像揣了一只兔子,砰砰地跳得厉害,提着包的手不由自主地微微抖动着。敲过门,从屋里传出一个声音:“请进——”,感觉中气很足。
“徐老师您好。”进门一眼就看见徐老师(因为参加过业余书法大学的学习,所以见过徐老师)。我递过吴书记的信,站在房门口,水从我的身上向下流着,滴着。
徐老师开口就问我带了作品没有,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习作拿出来,那些写着墨字的纸上被水浸湿,有些字的墨迹已经洇开来。趁徐老师看那几张字的当口,我忽然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要求当场写一幅,这样能够得到更多的指点。徐老师一口应承下来,并打开砚盘倒上墨,并在毡子上铺好了宣纸。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毛笔,在纸写了一首鲁迅先生的诗《无题》。这时我已经镇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书写当中。
写罢,徐老师把字从桌上移到地上,便问我:“你自己先说说优缺点。”
当时我自己是怎么说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随后徐老师指着那幅字,说道:“写得很熟,功底很不错。但是缺少随机的东西。最大问题是线条不清。”我当时没有听懂他的话,以为他说的是“轻”字。便问是不是不够轻灵。徐老师说,是混浊,不清润,就像水不透明一样。
然后徐老师指点我说,你回去练《十七帖》或者孙过庭的《书谱》。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临《书谱》,直至今天。

第二篇 关于书法形象的一点感想
刚写完《读蔡邕的书论有感》日志,不由联想到关于书法形象的问题,有些感想:
书法形象与其起源有着直接的关系。书法艺术的形象性是与中国文字的自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的图画和符号。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仓颉(汉字始祖,传说汉文字是他所造)最开始造字时,按照事物的类别和形状作成不同的符号,创作不同的字。如《说文》中把文字分为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等六个类别,后面的五类都源于象形。所谓象形,就是把事物画下来。诘,追问;诎,屈服。比如“日”字和“月”字就是画成太阳和月亮的形状。
所以作书时,如果抛开成熟的习惯,把自己想象成结绳记事的古人,一定很有趣。

第三篇 学书不学赵孟頫
赵孟頫是宋过渡至元的当朝名家。之所以不说得那么具体,是因为他在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惊人的才华,甚至在当时的经济学方面都堪称高才。赵孟頫既能诗、文、书、画,同时还擅长金石,音律,更有高超的鉴赏才能。当然我以为他最大的成就是书法和绘画,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书法方面真行草隶篆无所不能,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样样精通。画种上,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也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绘画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记得当初随杨坤炳老师学习书法篆刻时,杨老师说过,学书最好不学赵孟頫,就像学印不学齐白石一样。赵孟頫的书法高雅,然而学赵孟頫却极易流俗。这是因为赵写字的速度是很快的(日作万字),快则易滑,难挺劲,赵书的特点是圆熟秀逸,熟者易俗,圆者易媚。赵书之所以没有这样的弊端,是因为功底极深,是以他的学识作底蕴的。这一点当今谁能与之比肩。赵孟頫书法紧跟王羲之,比之王羲之赵书多了一分严谨,却少了一分韵味,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身份分不开。细看赵孟頫的书法,虽然行笔快,但用笔涩,特别是折中带琢的笔划,多用逆锋,下笔用“抢”收笔用“衄”,仍然让人感觉有收有藏,赵书的竖画特别挺,而捺画捻管,收笔处被包进去,很耐看。结体上中宫收得很紧,外面又放得很开。我以为如果果要学赵书,就学《洛神赋》,要么不如直接学王羲之,古人说取法乎上。
总之我认为赵书宜品不宜学。

第四篇 学习书法的捷径漫谈
有一个学生才开始学书法,问我学书法的捷径,怎样能学得最快。我说所谓快和慢是相对的,那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学书法是个过程,最后能达到的目标才是重要的。比如你只是想让自己写的字看得过去,或者是想写出一手好字,要么想达到能独立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再或者是想达到能品、佳品甚至精品的程度。也许你的目标是想达到精品,而你最后只能达到“写得一手好字”的结果,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在进行书法创作,但最后的结果才能说明问题。
于是我告诉那个学生,如果你是想学书法而不是只想“写得一手好字”,那么你就要全面地跟书法接触,在技术上,在艺术上,在理论上都要全面进行。不能只是片面地练字,练字只是书法的起步阶段。因此你首先要解决建立书法意识的问题。从主体来说,是否具有书法的自觉意识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练字的同时,必须学习一切与书法相关的学问。不仅要了解书法发展的历史,通过了解书法历史认识历史进程中的书法家,要学习书法理论、书法美学,同时还要学习与书法相关的文学知识。练字的目的是解决技术问题,是让主体与艺术本身亲密接触,建立与书法的情感,通过练字熟悉书写工具和材料。还要多看多研究古今的优秀书法作品,使自己的眼界不断得到提高。
由此想到了一个书法界争论了很久的问题,书法要不要依赖文字的问题。
我认为书法创作是离不开文字的。
书法从技术上来说,无外乎用笔、结字和章法。没有了字怎么解决结构问题。当然有人非要写“非文字”的书法,我们也没有办法,就像杂技演员走钢丝,你不想走钢丝,定要走地上,别人也拦不住你,但那不是杂技,是走路。书法是讲究功底的,要锤炼线条,这个线条是文字中的线条;要注意结体,离开了字,你的结体就成了抽象画;还要研究章法,文字在行进中怎么服从整体的需要。工具上要用毛笔或者毛笔的延伸物,要使用宣纸一类的纸张,要使用墨。记得早年听曹(立庵)老跟我们小辈漫谈书法时,说到当时跟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的日本大分市派了一个书法代表团来武汉市进行友好访问。他们看我们的书法家书写时的态度是那么地虔诚,70多岁的老太太躬着身子,偏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笔在纸上运行,她在看什么,她看的就是功底(用笔)。
书法艺术是一个系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思想和哲学理念。书法学习和创作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求“道”。我们常说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书法的“道”!
学习书法的捷径在哪里?我郑重其事地告诉那个学生,书法是没有捷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1
书法学习,心要静,手要稳。
手肘不能碰到桌子和纸张,当老师在讲课时,心要去悟,一旦有点启发,马上引入脑海。
这只是我的心得,是不是帮助不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20
学习的问题要自己去面对,学习计划也要自己安排,所以,你要找到自己的优点,才能发威好他,我是不是讲的不好啊!!!呵呵
第3个回答  2010-08-20
练习练习再练习,修身养性,宁静淡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