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仁镇的地方特产

如题所述

归仁镇有统称“三饼”的传统美食,分别是小豆饼 、车轮饼、大饼,均由手工制作,原料纯正,味香适口,远近闻名。
归仁小豆饼,又叫归仁绿豆饼,是一种直径2.5厘米左右的绿豆糊滴出来的小饼。别小看这小小的豆饼,它能集炸、炒、炖、烩、烧于一身,既可当主食,又可作菜肴。这种土特产品不仅在泗洪家喻户晓,而且名扬省内外,凡是外地来的宾朋或客商,只要品尝过归仁绿豆饼的,无不啧啧称赞,甚至要带些回去和亲朋共享;在外地工作的泗洪籍的人,也都念念不忘归仁绿豆饼,总希望经常尝尝家乡的这种美味佳肴。   归仁绿豆饼并非所有绿豆都能制作,只有一种名曰明绿豆的才是归仁绿豆饼的正宗原料。明绿豆为泗洪县有名的特产之一,它光泽明亮,碧绿如玉,其形像精工雕琢的玉珠,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明珠绿豆。这种绿豆集食用、药用于一身。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至泗州境内时,因受酷热,中暑病倒曹家庙,多亏及时用明绿豆熬制绿豆汤为他解暑,才使病情由剧而缓;后,泗州知州莫之翰将圣驾接至州衙,又命厨师用明绿豆熬煮绿豆泥进奉圣上。康熙帝因病已愈,加上食了从来没有吃过的绿豆泥,心中十分高兴,对绿豆泥赞口不绝,称赞明绿豆为\豆中之宝\,要求泗州乡农广为种植,选取上等精品送入宫中享用。从此,明绿豆便身价百倍。归仁绿豆饼就是用这种明绿豆拉Z昔、浸泡、磨糊、滴鍪煎制而成的。相传,归仁绿豆饼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有一户江姓豆类作坊,不仅经营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千张、黄豆芽等,也经营绿豆制品,如粉丝、绿豆牙等。一次在做绿豆粉丝时,因一连二十多日阴雨,粉丝无法晾晒,江家就将泡过的绿豆磨成糊状,再将制作煎饼的鏊子烧热,在上面擦上少许豆油,将绿豆糊,一点点滴在上面,这就成了一个个小园形的绿豆饼,吃起来,味道鲜,但口感不太好,因豆饼中有豆皮,后来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绿豆饼越做越精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   第一、浸泡。首先将绿豆放在清水里淘干洗净,然后将其倒在清水里浸泡。浸泡的时间视温度高低而定,夏天天热温度高,一般浸泡四个小时,冬天天冷,温度低,浸泡时间需十小时左右。   第二、搓豆昔。将浸泡好的绿豆从水中捞起,用手将浸泡过的绿豆皮搓掉,然后再将整绿豆搓成豆醋。   第三、杀沫。将搓好的豆豆昔,置放在容器中,放入热的豆油或猪油,再用手搓,经过热油搓制的豆Z苜发光、发亮,其目的是用经过搓制的豆豆昔膺豆糊没有泡沫。   第四、磨绿豆糊。将经过搓制的豆豆昔用小水磨磨成细豆糊。第五、滴煎。先将鏊子烧热、擦油,然后将绿豆糊一滴一滴地滴在鏊子上,小火煎制,反复翻动,至豆饼两面煎黄为止。   经过这五道工序,正宗的归仁绿豆饼就制成了。
归仁小豆饼的特点是:外观沽黄、透亮,品尝豆味纯正,手感润滑,且折不断。如今,归仁绿豆饼已占领泗洪市场,而且外销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和淮阴等地,成为归仁一项重要的致富项目 归仁的烙饼也是特色食品之一,烙饼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发酵后烙制而成,是当地百姓喜爱的面食之一,可以配各种肉、蛋、蔬菜一起食用。归仁大饼色白,饼暄。一般有2厘米厚,直径30-40厘米。
坐落于古镇的归仁中学成立于1958年,现占地58亩,分东西两个校区, 32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名,在编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8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30人,中学二级12教师人;市教学能手1人,县教学骨干3人。东校区有两栋可容纳32个班级的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个现代化学生餐厅、两口计算机房、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多功能教室及有25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西校区为按江苏省农村中学“六有”标准而建的独立的学生宿舍区。教学设施优良,已达省普九上限标准。
2005年,仁中师生团结拚搏、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首绚丽的农村基础教育华章:
(1) 中考成绩,700分以上同学达31人,遥遥领先于其他农村中学及私立中学。
(2) 教育科研,泗洪县农村中学唯一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以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于05 年12月底顺利通过省市教科研专家的验收,圆满结题,并获“全国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组织奖”。
(3) 师生获奖,60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读写大赛中获奖。其中初三(1)的张伟、林秋棠、陈颖三位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读写大赛一等奖,三(2)邱演员同学获全国中学生社会与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县仅三名)。30多位教师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论文奖、优秀辅导员奖、优课评选奖,……
(4) 体艺活动,中学生篮球赛获全县第五名,冬季“三项煅炼”获省“先进单位”。
(5) 招商引资,上半年获教育局“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综合考评,获泗洪县“2005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跃入全县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前十名行列。 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位于江苏省泗洪县归仁镇归仁居委会。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始终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摆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在“成功是一种习惯”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将习惯教育作为培养健康学生、打造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将习惯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文明进取的良好习惯。在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将体育项目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把体育和舞台节目融为一体,形成学校特有的艺术教育特色。
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更是立足教育原点,遵循“生命与健康,权利与人格,个性和发展”三个不能超越的原则,确立“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核心理念,树立课堂培养技能、阅读提升境界、运动强健体魄三个观点,推进构筑理想课堂、建设书香校园、实施阳光运动三大工程,在改革的大道上一路前行,争芳吐艳,形成了深厚的底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百舸争流千帆竞,天时人事日相催!未来的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将在开放中拓宽视野,在探索中实现卓越,努力开创和谐校园,共同建设崭新局面,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愿景,将学校办成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小学。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为缔造幸福人生奠基
办学宗旨:发展学生 成就教师 服务家长 回报社会
校 训:完善自我 成就他人
教 风:勤奋刻苦 乐观进取
学 风:扎实严谨 认真负责
地址:江苏省泗洪县归仁镇归仁居委会 归仁镇是有名的泗州戏之乡,泗州戏源于苏皖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从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2011年5月1至2日,中国·归仁首届苏皖泗州戏文化节在泗洪县归仁镇中心小学隆重开幕。
中国·归仁首届苏皖泗州戏文化节的顺利开幕,是归仁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归仁镇以举办本次文化节为契机,把文化节办成丰富生活、展示风貌的盛会;办成以节为媒、经济唱戏的盛会;办成宣传归仁、提高美誉度的盛会,切实通过这次活动的举办,让更多的人认识归仁、热爱归仁、走进归仁、投资归仁,让更多的信息、文化在活动中得到传播、交流,真正把泗州戏文化节办成展示风貌的窗口,对外交流的平台,加快发展的动力,推动归仁以及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本次中国·归仁首届苏皖泗州戏文化节设有戏曲表演、掰手擂台大赛、拔河比赛、书画展演、锣鼓表演、高跷表演、武术表演、斗狗、民间艺术团文艺演出、归仁镇发展论坛等20多个项目,丰富精彩,吸引了周边安徽、徐州等地众多群众观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