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排水现状

如题所述

近期,受低层切变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宝鸡市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降雨雨量大、雨速急,致使我市部分路段出现积水,也让城市排水系统迎来“大考”。连日来,我市多部门联动协作,积极展开排涝清淤工作,确保市民安全出行,也守护着宝鸡的城市容颜。

渭滨区桥南片区容易内涝?地势不平是主因

近期连续不断的降雨使市区不少路段出现内涝,对于渭滨区的群众来说,植物园门前、公园路人民公园门前及八音街、新建路西段铁路桥下、火炬路西段及周边、峪泉路与公园路十字、滨河南路老年大学门前、滨河大道太阳市门前这7个路段内涝最为严重。这几个路段为何容易出现内涝?7月16日,记者采访了渭滨区排水防涝负责人唐剑峰。

唐剑峰介绍,渭滨区的地势地形特点中间低、两侧高,即桥南片区位置较低,清姜和桥北片区地势偏高,遇到强降水,雨水极易向地势较低的桥南片区汇集,从而容易形成内涝。同理,在地形相似的植物园门前、公园路人民公园门前及八音街等7个路段均属于城市低洼位置,由于短时间内汇集大量降水不能及时排放,导致积水形成内涝。另外,渭滨区个别路段的雨水管网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存在管线长、管径小的问题,管网末端易饱和后形成雨水外溢,大雨天气杂物堵塞雨水井篦也易导致排水不畅,这也是内涝产生的原因。

针对内涝问题,唐剑峰介绍,渭滨区首先建立健全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完善体制机制,实行市区联动,举行排水防涝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落实责任,部门联动,点位到人。在汛期,每个点位明确2至3名干部蹲点值守,公安、交警、城管执法、镇街、社区等部门实行联动,快速响应,发生涝情各司其职,及时处置。除此之外,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络对接,及时接收气象部门发送的气象信息,根据预警提前进行动员准备,随时待命,确保一有涝情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在应对城市内涝行动上,渭滨区采取市区联动机制,即镇街巡查发现险情上报;交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