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详细点

如题所述

第五章 曲线运动
Ⅰ学习目标:
①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②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③平抛运动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且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互不影响。
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理解和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⑤知道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及其方向,会根据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计算有关问题,并且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明确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⑥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会处理水平面、竖直面内的问题。
Ⅱ 重点难点解析: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合位移与这段时间末的合速度在同一方向上吗?
如图所示,以初速度v0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x=v0t,在t时刻的速度为vx=v0.
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 ,t时刻的速度vy=gt.
由图可看出,在t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s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 .而在t时刻,物体的合速度v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 .可见,在一般情况下,α≠β.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一、难点剖析
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简介
第一定律:所有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太阳则处在这些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过程中,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其周期的平方成正比,即 =k
2.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定律的表述: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成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引力方向沿两个物体的连线方向。F=
(2)定律的适用条件:用于计算引力大小的万有引力公式一般只适用于两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如果相互吸引的双方是标准的均匀球体,则可将其视为质量集中于球心的质点。
(3)定律的应用:在中学物理范围内,万有引力定律一般用于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或运动学问题的分析,当天体绕着某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时,中心天体对该天体的引力充当其做周围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据此即可列出方程定量的分析。
3.人造地球卫星各运动参量随轨道半径的变化关系。
由于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充当卫星所需的向心力,于是有
=m
=m
=mrw2
=mr
当r取其最小值地球半径R时,T取得最小值.
Tmin=2 =2 ≈84 min
4.宇宙速度及其意义.
(1)三个宇宙速度的值分别为
v1=7.9 km/s v2=11.2 km/s v3=16.9 km/s
(2)宇宙速度的意义
当发射速度v与宇宙速度分别有如下关系时,被发射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有所不同
①当v<v1时,被发射物体最终仍将落回地面;
②当v1≤v<v2时,被发射物体将环境地球运动,成为地球卫星;
③当v2≤v<v3时,被发射物体将脱离地球束缚,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
④当v≥v3时,被发射物体将从太阳系中逃逸。
5.同步卫星的几个特征
(1)轨道平面必与赤道平面重合;
(2)高度为确定的值。
6.地球自转对地表物体重力的影响。
除了在地球的两个极点处,地球表面处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而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由于地球自转缓慢,所以大量的近似计算中忽略了自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有:地球表面处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近似等于其重力,即
≈mg
这是一个分析天体圆运动问题时的重要的辅助公式。
第七章 机械能
一、基本知识点:
1、功
定义:力乘与力方向上的位移
表达式:W = F S cosθ 单位:焦耳 (J)
①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功的“正”“负”表示作用效果。
外力作正功物体能量增加,外力作负功物体能量减少。
②功是过程量,描述一段时间内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个力对物体作多少功,那么物体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所以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③一个力做多少功只与F、S、θ有关,求一个力的功就用这个力的大小乘上物体的实际位移再乘上力和位移方向上夹角的余弦
④求合力的功的方法:先求合力,再求功; 分别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再取代数和(注意:有正负功之分)
2、功率: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平均功率: (其中速度为平均速度)
分类: 即时速度: (即时功率对应的是时刻)
额定功率:是指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在工作中实际的输出功率
3、动能、重力势能
表达式:动能 重力势能
动能变化 重力势能变化
动能、重力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量都是标量、也是状态量)
4、动能定理: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常用于求力的大小、功或物体在某一状态的动能(速度)
5、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相等
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之和为零
机械能守恒条件:①只有弹力做功或只有重力做功②没有任何外力做功

二、知识分析及注意
1、 功率问题:
①物体在恒定功率下的运动特点:
[分析]由于物体的功率恒定且P = Fv ,所以当F增大时v减小,若外界的阻力恒定为(f)
当F减小到F = f时,F合= F – f = 0 , a = 0,速度达到最大这时物体将做匀速运动。
②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特点:
[分析]由于物体受恒力作用且P = Fv ,物体加速度恒定做加速运动,v增大P也增大,若
外界阻力恒定,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之后,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2、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两者的大小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3、对于变力的功可以用动能定理来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0
1、质点:有质量的点(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确定是否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以此判定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

2、位移x: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x-t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v;

3、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时间段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

时刻的速度;平均速率=路程 / 时间;

4、加速度 ,方向与 方向一致,与v的方向无关。加速度是

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a恒定的直线运动;v-t图象中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位移;

6、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

中间时刻和中点位置的速度大小关系: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aT2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问题),计算位移时要先判断刹车至静止的时间,再计算。

7、利用上述公式处理纸带问题;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8、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力决定,一般据平衡求其大小,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范围0<f≤fmax

滑动摩擦力f=μFN,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F=kx,其中x为形变量;

9、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定则;

合力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以大于任何一个分力,还可以和两个分力都相等;

10、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1、牛顿第一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又称惯性定律(惯性仅与质量有关)

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合外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力的性质是相同的;

超重:加速度a的方向向上(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失重:加速度a的方向向下(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常考的简单题型:已知运动情况求力或已知力求运动情况。运动学公式、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相结合多出简单计算题。

1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零;

多研究两力平衡、三力平衡(在一条直线上、不在一条直线上两种),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力平衡一般运用正交分解,列平衡方程FX=0;FY=0进行求解;

13、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共七个;除此外的单位均为导出单位; 其中属于力学范围内的基本单位有 米、千克、秒这三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