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心引力》的亮点在哪里?

如题所述

     关于银幕上的宇宙幻想,一直未曾断绝,更是成就了多少太空史诗——《星球大战》、《2001太空漫游》、《冲出宁静号》、《星际迷航》、《迷失太空》等等,有些更是出类拔萃成为科幻迷膜拜的经典。自从《阿凡达》後,就几乎没有再看到冲击心灵的太空影片,而今年的《地心引力》,无疑成为一个后继者的丰碑。自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个人造卫星之后,人类的太空之旅就一直不紧不慢地开始进行,美国目前自然是世界上综合技术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也跻居世界前茅,相信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时,举国上下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吧?目前的技术,人类已经能够实现在地外近太空实现短时间漫步,影片实际非常写实,从一次空间站外设备修理的小视角展开一个故事,是我们已经能理解的微观设定。正如影片中提到的一个词——“地球母亲”。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她最终会年华老去,茫茫太空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人生天地如浮游,生老病死弹指间。影片对人类在太空中的渺小,也刻画得相当细致。比如瑞恩脱离固定飘向太空时,唯有她孤零零的身影,映衬着星光斑斓的宇宙深处。遥望地球,北极光熠熠闪光,这是在地球上一辈子碌碌奔波的芸芸众生永远也无法看到的绝美景象。空间站被卫星碎片击碎时,画面真实绚烂,偏偏又没有任何声响,科学事实紧扣《异形》中的一句话“在外太空,没人能听见你的尖叫”,于无声中摄人心魄,咏唱无声的绝唱。地球是母亲,是摇篮,太空是归宿,是坟墓,我们在太空中孤独死去,犹然近在眼前的妈妈宛若天边,恰似我们回不去的初生时光。已经出现了一种言论,说本片缺乏感情,就像一部纯粹的太空版冒险片。其实不然,本片格局虽小,只是一次普通的太空意外冒险,比起《星球大战》的星际场面要小得多,不过这次意外犹如一个“针眼”,映射的是整个人类太空进程。“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时至今日,航天史上阿姆斯特朗的这句名言放在《地心引力》中,同样适用。太空无声,影片却一直在用音乐表达着这种主题,当我们看着飞船解体、人在太空中打转、“天宫”号下坠时,当我们看到瑞恩掉到水里、脱掉太空服爬上陆地时,不禁为这一首太空史诗的咏唱而感动。她游离湖水上地面,抓着泥土,百感莫名,据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坦言说是表现生命从“水生浮游生物”到“陆地爬行动物”的过程;她站了起来,屹立天地之间,犹如300万年前猿人开始站立起来(直立行走);她看着天空,正在坠毁的飞船残骸在空中燃烧、发光,这一次失败的太空旅行无疑让人遗憾,但是就像1986年的“挑战者号”遇难一样,这样的意外丝毫不能阻止人类向太空开拓的步伐。无论是“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现实,还是人类对未知宇宙探索的渴望,即便是千难万险,我们也依然会勇敢走出那前进的“一小步”,因为“星空永远是那么美丽”。

      一部90分钟的电影,超过80分钟的时间都把剧情放在地外太空,分明是在营造一种“幽闭空间”,俗称“密室”。而具有“密室”设定的电影,大多是悬疑片、惊悚片,这样的标签自然也可以贴在《地心引力》上。逃不出密室,就等于死亡。而逃不离太空,依然只有死亡。Matt最后从绳索脱离时,并没有死,转而身陷茫茫太空,结局我们亦能猜到了。而太空就是一间实实在在的“密室”,更深邃更辽阔的密室,背景则由墙壁置换成了无尽虚空。在“密室”中上演一处故事,对演员的演技无疑是硬底子的考量。以前看过一部关于密室的电影,10年的《活埋》(Buried),当时就已经被惊叹,不仅仅是因为虐心的结局,还因为瑞安·雷诺兹如何在一具小棺材里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表演。而在《地心引力》中,“太空密室”同样对唯一的两位主角的演技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是,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表现得非常完美,当然他们本就有这个实力。前者在本片戏份不多,在影片后半部分完全成了布洛克的独奏,不过克鲁尼固有的“熟男”气质迸发的诙谐与幽默,为本片增色不少。全片的唯一主角是布洛克,独挑大梁的女性。影片有两处非常动人,一是克鲁尼饰演的Matt与她告别时,布洛克饰演的Ryan一直说:“我抓住你。我抓住你。”她一直伸着双臂,好像Matt就在眼前,就在身边。无声太空,一个动作,几个词语,凸现“爱别离”。另外一点是Ryan知晓自己已经无力返回地球,在听着搜索到的电波时,跟着电波里的狗吠学狗叫,“汪汪”,“汪汪”,“汪汪”,本该多么喜感的画面,我却没有一丝笑容,反而接着是泪水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Ryan一遍遍叫着,直到哽咽。“虽然人都会死,最难过却是今天死。”最难过是知道今天会死,却突然对生命无比留恋。阿方索说《地心引力》的主旨是“关于我们内心的进化”,这些片段都是实实在在的体现。桑德拉·布洛克已经凭借《弱点》(The Blind Side)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我衷心希望她能凭借《地心引力》在明年的学院奖上凯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1

        自从一个“从天而降”的苹果砸醒了牛顿,世人得知地球上存在一种引力,将它周围的每个物体牢牢吸引在自己身上。平日里生活在这种引力作用下的人们早习以为常了。然而,作为离开地球母体的宇航员,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会有一种别样的体验。那种无根漂浮的状态,好似天空中的一粒尘埃,随波逐流。所以,地心引力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物理上的一种力的作用,在生理和心理上,它都好似母体一样牢牢掌控着每一个地球的孩子——人类。电影开篇便对宇宙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昼夜温差极大、无空气、无法传播声音,生命无法存活。作为孕育人类的母亲,地球上之所以能产生生命,这是个奇迹。它有适宜的温度、光照、水源、空气,最重要的是这个星体本身存在的重力,可以说它是生命的源头。

        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始终是宇航员们目光注视最多的星球。她是如此美丽,如此让人折服,并不是因为她的上空有多少炫目的装饰,而是她作为一个母亲所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在外太空漂浮的人,他们与母体的联系是信号的传输,是与地球上同事的聊天,在通讯时,他们感到安全,那是一种心理的慰藉。他们在作业时要在卫星上链接纽带,这甚至可以看作是婴儿的脐带。只有纽带存在,他们才可以生存下去。地球在他们的眼中是生命的代名词,是生存的唯一希望。当桑德拉饰演的女宇航员终于爬进国际空间站时,她不自觉放松的身体在太空舱中蜷缩成一个婴儿在母体中孕育的状态。或许这时她就是一个无助的婴儿,而这个在外太空“孕育”而生的孩子注定要经过一系列煎熬才会“出生”。身体上的生命完全的重新回归则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她经历了放弃和重燃希望,最后到享受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心理重生的轨迹。桑德拉重回地球母亲怀抱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次重生。地球母亲不仅仅是一种慰藉,更是力量的源泉。还记得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名为安泰的。他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由于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所以只要他不离开大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披靡,一旦离开大地母亲,就变得不堪一击。在外太空中,自身没有办法产生任何力量,只能借助外力来推动自己前行。所以,当没有外力的时候,只能毫无作用的漂流。可以说,那里是一个吞噬力量的空间。然而,在外太空,却又是一个获得力量的地方。这力量来自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的地球。当乔治克鲁尼饰演的男宇航员牺牲自己把生存的机会让给桑德拉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注入了她的体内;当桑德拉在力回归地球的时候,她曾经无力的生活状态被完全改变了,她开始可以坦然接受女儿的去世,开始享受这个非凡的旅程;当最终她匍匐在坚实的土地上,用手紧紧握着一抔泥土时,她重新获得了力量。这时,镜头中的她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迈出了重回地球的第一步。这一步虽然没有阿波罗的月球行走让人激动,却更令人感动。这时的她高高的占据了整个镜头,傲然站立着,这是一个人重获力量的新生。

       或许长久以来的所以然让人类低估了地球的价值,希望通过《地心引力》可以让更多的人重新估量这份礼物:甘于默默奉献的地球母亲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去尊重、去敬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抬头望向天空时,会向往那样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然而,外太空并不是我们的家,也不是一个安全的所在。要知道,我们的头可以扬起,可以遥望远方的前提是,我们的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是它支撑着我们每一次看似平凡却足够伟大的呼吸。

第2个回答  2017-11-11

     看完这个电影吧,感觉《地心引力》就是一部被吹的很神的神片。记得在电影即将上映前,好像是卡梅隆(忘了具体是谁说的了,应该是很牛逼的导演说的)说过《地心引力》是目前最好看的太空电影。烂番茄在上映前专业影评人更是给出了97%的新鲜度。电影上映之后也是好评不断。所以感觉这电影应该是今年类似《阿凡达》的神片。作为没有车子的农村屌丝也很期待这部电影。但是由于没有车子,没法去IMAX的影院。所以一直等朋友开车子送我去看电影。但是那个朋友一直拖拖拖,明天IMAX的安德的游戏就要上映了,所以今晚成为我最后的机会。找了自己最好的美国朋友让他今晚送我去看电影。于是我们三个(准确的说是美国公民,不是美国人,一个是塞尔维亚人,另一个是墨西哥人。这两是我在美国最好的美国朋友朋友了)开车子上路了。。。影院最后一场IMAX的《地心引力》是6:55,然后我们打算看9:15IMAX版的《安德的游戏》的首映。但是我和朋友开车子7点才到。但是一般电影开场都会有10-15分钟。所以从自动售货机买了影票之后就准备进场了,但是工作人员却告诉我们影院的IMAX机器坏了,没法放映IMAX电影,给我们退票。意味着《安德的游戏》我们也看不了了。之后我们纠结看《弯刀杀戮》,《地心引力》RealD版的还是《蠢蛋搞怪秀》。最后我们决定看《地心引力》RealD版的。因为我们今天就是为了去看这电影的。随着电影放出来预告片有《雷神》,《四十七浪人》还有一个我忘了。记得去年看《霍比特人》时候随着20分钟《星际迷航》超长预告。就对美国电影院随片放出来的预告很佩服。这次看的三部电影感觉最好的就是《四十七浪人》,《雷神》的也超级棒,总的来说感觉片前预告都是很帅气的。在观影过程中,我完全融入故事,却也并非心无杂念。从十多年前开始接触电影,爱上电影,一直以来最喜欢的故事类型,就是科幻。因为科幻电影相对于普通剧情片的意义,在于通过银幕讲述了我们从小心中就幻想的故事,把梦想化作现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越看到影片後面,我越发激动,欣喜于看到这样一部影片,这样一部小格局展现的无比广袤的太空幻想,欣喜于一直期待的人类太空进程成真,欣喜于一直热爱的科幻的人文情怀也展露无余。当最终叹一口气时,我知道宣传海报上“世界之王”造梦者卡梅隆的评价绝非空穴来风。哈勃望远镜、探险者号、空间站、天宫一号、神舟飞船,这些都是本片中的“科学”元素,而Ryan最终从支离破碎的空间站逃离的过程,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幻想”。故事大部分情节遵循物理学定律与事件现实,也因为一些剧情需要而改编的设定,让科幻内核没有那么硬,更像是一篇具有人文情怀的科幻轻小说——也是大部分人都爱看的故事。当然,这些东西说到底都无足轻重,最重要的是它向我们这些地球上的蝼蚁展现了一个全新篇章——可触及的太空之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