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如题所述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各种新方法新模式层出不穷,许多教师在这些方法面前常常迷失了方向,寻找不到自己。他们或者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步人后尘;或者奉方法为圭臬,举模式为旗帜,追风逐浪,有哗众取宠之意,而无实事求是之心;或者抱残守缺,思想保守,精神麻木,不敢或者不愿意越雷池一步。这些教师虽深处庐山之中,实难见庐山真面目也。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既担负着教书的任务,又担负着育人的任务,其责任可为大矣!他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如自己不能谨其言,慎其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那么我们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个教师当善于在社会生活中修炼自己的品格,磨砺自己的意志,在文海书香之中去滋养自己的心灵,净化自己的灵魂。使自己多几分书卷气,多几分文人气。儒雅而又博学,多情而又敏感,是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气质。
  言为心声,语文教育,既是语言教育,又是人格教育。文学乃人学,语文教学亦乃人的教育,人格教育。我们说语文教学是人文性的课程,这人文性不仅仅是这文本中所蕴涵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教师不仅仅挖掘文本中包含的东西,更主要的是挖掘自己的内在的东西,而且这在语文教育中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语文教师要想真正的深入到文本的内核,触摸到为作家的思想情感的脉搏,他首先必须具有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他首先要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文本之中,让那些干瘪的语言文字在他的心里成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这样,他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从而使学生感动着他所感动得,体会到他所体会的。隔靴搔痒,隔山打牛式的语文教学,永远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他的执着。对教育的执着,对人生事业的执着。不慕春花之灿烂,只追秋实之磊磊。畅游于书海之中,神游于文字之外。守方寸之地,捧尺牍之书,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孜孜乞乞,怡然自得,心无旁骛,他知道知文字之外,乃有天地,乃有人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斤斤于苍头小利,凄凄于一时之得失,随波而逐流,随风而使舵,暂遇小之挫折,即灰心丧气。这样的人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一身沾染世俗气息,满身铜臭之味,满足于自己的一隅之见,这样的教师鲜有能成就大事业者。
  老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他的人生境界,境高则格自高,诗如此,人亦如此,有境界的教师,就是一首有境界的诗歌,蕴藉而含蓄,有无限之风光在其中。尺水兴波,品读咂摸,可使学生身心愉快,也可带给他们无限的遐思。如这样的老师如月华之晶莹,阳光之灼灼,耳濡目染之中,使学生受到感动。
  梅之清香,菊之坚毅,竹之节气,兰之高洁,其性虽殊,然其本质却一也!教师当如梅兰菊竹,持一颗童稚之心,心怀高洁,志存高远,心地单纯;教师当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奔走于权势之门,心为形役,委曲求全,蝇营狗苟;教师当与学生一起在文字之中感悟人生之真谛,在书海之中探求智慧之光芒,养其根,俟其实。如是,方能在讲台之上尽显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有境界的教师如高山屹立于大地之上,虽风雨之剥蚀,依然不改其面目,坚毅之中常闪烁智慧之光芒,静默之中托起一片空旷的天宇,伟岸而正直,气魄非凡。他们以其宽阔之胸怀,磊落之胸襟,看待万事万物。因此,他们大气磅薄,气势恢宏。他们视野宽阔,眼界宽广,思想深邃,谈吐之间,见风云之色。他既具有高度,又具有深度,更具有厚度。他就是学生阅读的一部大书。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就像是一块磁铁,将学生紧紧的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就像一款洁白无瑕的宝玉,晶莹剔透,令人目悦神爽;像清风明月,让人神清气爽。遇到这样的教师是教育之幸,学生之幸。
  一个优秀的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地方不在于他讲课的方法有多么的高潮,技巧有多么的上达,在于他举手投足所折射出来的那种不可言传的感觉。站在那儿,它就是一种风景,如巍峨之高山,令人高山仰止,如奔流之大河,让人情思飞扬。远山点点,流水淙淙,河水荡荡,语文之魅力尽在其中。
  因此,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并不仅仅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使力气。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修炼自己人格,提升自己人格魅力,通过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有没有人格魅力,不但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