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葛尔丹打了几年仗

如题所述

打了9年的战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开始,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结束。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三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很快占领整个喀尔喀地区。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哲布尊丹巴一世决定投清。

于是喀尔喀三部数十万分路南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

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

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

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死去。至此康熙时期讨伐噶尔丹之战始告结束,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扩展资料:

康熙皇帝剿灭葛尔丹的原因:

当清军入关建立大清朝后,西北部崛起的准格尔汗国也是一个强势的国家,虽然我们一再用平定或者剿灭的字眼来称呼对准格尔的讨伐,但是实际上,准噶尔是被承认的的汗国,建国长达百余年。

尤其是在噶尔丹时期,更是将准噶尔带上了巅峰,最强盛的时候控制超过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葛尔丹属于蒙古部落之一,而清朝的皇帝不仅是满族的大汗。

也是蒙古的大汗,这一点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确认了的。所以,清朝对准噶尔的战事可以用平叛来看待。作为清朝十分有作为的皇帝,康熙早就对准噶尔有所防范。

也一再对葛尔丹的嚣张跋扈进行忍让。主要当时康熙刚刚亲政,国内局势一片混乱,平定吴三桂叛乱,收复台湾、抗拒沙俄等等事项,根本就不给康熙太多的时间来对付葛尔丹。

以致葛尔丹以为清朝是怕了他了。当时有将康熙、葛尔丹、彼得大帝称为东亚的三大帝,于是噶尔丹野心勃勃要跟清朝打一下子,说不定就打败清朝了呢。

1688年葛尔丹率军进攻喀尔喀,喀尔喀实际上当时已经归属清朝,葛尔丹的这一举动已经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危,在葛尔丹的再三挑衅下,国内局势也已经趋于稳定,康熙于是亲征准噶尔。

最终葛尔丹兵败身亡,这并不意味着准噶尔就失败了,清朝和准噶尔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乾隆时期才彻底结束,为了应对和西北的战争,雍正更是设立军机处,专门负责西北军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3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 尔喀,占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 穆沁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 尔沁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 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 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决定亲征,其部署是分兵两路出击:左路军出古北口),右路 军出喜峰口 从左右两翼迂回北进,消灭噶尔丹军于乌珠穆沁地区。

 康熙三十四年九月,噶尔丹果然率3万骑兵自科布多东进,沿克鲁伦河东下,扬言借得 俄罗斯鸟枪兵6万,将大举内犯。 在此形势下,康熙决定再次亲征,次年二月,调集9万军队,分东中西三路进击: 东路9000余人,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越兴安岭西进,出克鲁伦河实行牵制性侧击; 西路4.6万人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为主将,分别出归化、宁夏(今宁夏银川),越过沙 漠,会师于翁金河后北上,切断噶尔丹军西逃科布多之路;康 熙自率中路3.4万人出独石口(今河北沽源南)北上,直指克鲁伦河上游,与其他两路 约期夹攻,企图歼灭噶尔丹军于克鲁伦河一带。三月,康熙率中路军出塞。五月初,经 科图(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继续渡漠北进,逐渐逼近敌军。噶尔丹见康熙亲率精锐 前来,又闻西路清军已过土剌河,有遭夹击的危险,便连夜率部西逃。五月十三日,清 西路军进抵土剌河上游的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距噶尔丹军15公里扎营。昭 莫多,蒙语为大森林,位于肯特山之南,土剌河之北,汗山之东。费扬古鉴于清军长途 跋涉,饥疲不堪,决定采取以逸待劳、设伏截击的方针,以一部依山列阵于东,一部沿 土剌河布防于西,将骑兵主力隐蔽于树林之中;振武将军孙思克率步兵居中,扼守山顶。  在噶尔丹率军东侵喀尔喀之际,其后方基地伊犁地区被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所袭占。 加之连年战争,噶尔丹“精锐丧亡,牲畜皆尽”,噶尔丹兵败穷蹙,无所归处,所率残 部不过千人,旦羸弱不堪,内部异常混乱。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 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 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

所以打了9年的战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