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身世

写一篇50-100字的小传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袁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叔祖袁甲三以督办安徽团练镇压捻军起家,累官至漕运总督。叔父袁保庆曾在甲三军中带兵,官至江南盐巡道。袁世凯自幼过继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南京等地读书。保庆死后,复随甲三子、户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读。
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乃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当年23岁的袁世凯则以“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次年,复任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1893年,升为浙江温处道,仍留在朝鲜。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战争爆发后,被派赴东北前线,协助前敌营务处周馥,负责筹拨粮饷,联络各军。袁世凯自1895年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起家。1899年冬,袁出任山东巡抚。1901年11月,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权势更加显赫。1902年,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巨,掌握实权。创办各种武备学堂。1908年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所有差事;袁知其势不吉,称疾返回河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北京,16日组织新内阁。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而革命党人亦认为袁世凯是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逊位,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利,袁却于3月10日于北京就职。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积极与列强交涉,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1913年10月6日,国会在军警压力下,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并收缴国民党议员证书。国会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之后袁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亦由在任总统指派。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总统府改为新华宫。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卒于举国声讨声中,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为袁保庆嗣子。光绪七年投吴长庆幕府,次年随庆军入朝平叛。光绪十年镇压甲申军变,次年任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回到天津。1895年小站练兵起家。1899年冬,袁出任山东巡抚。1901年11月,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1902年,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1908年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所有差事;袁知其势不吉,称疾返回河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月12日,清帝逊位。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于3月10日于北京就职大总统。。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积极与列强交涉,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1913年10月6日,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之后袁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亦由在任总统指派。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时年57岁。
第二次修改后还是很长.........我再想想
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为袁保庆嗣子。光绪七年投吴长庆幕府,次年随庆军入朝平叛。光绪十年镇压甲申军变,次年任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回到天津。1895年小站练兵起家。1899年冬,袁出任山东巡抚。1901年11月,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1908年袁称疾返回河南蛰伏。1911年11月1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月12日,清帝逊位。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于3月10日于北京就职大总统。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积极与列强交涉,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1913年10月6日,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1914年1月解散国会。之后袁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亦由在任总统指派。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12月25日,护国战争爆发,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时年57岁。
又删了些 我觉得不能再删了。袁世凯这样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人100字确实太侮辱他了
如果你觉得不行 自己再修改下或者另请高明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