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拐点产生经过

如题所述

威廉·阿瑟·刘易斯在其理论中阐述了一国经济发展初期的二元结构,包括农业传统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扩张的同时,农业经济逐渐衰退,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现代工业的高生产率和相对较高的工资,农村劳动力涌入工业部门,形成廉价劳动力供应潮,只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他们便会不断流入。


这个转变的关键节点是“刘易斯转折点”,它标志着劳动力从过剩转变为短缺。1972年,刘易斯进一步提出了两个转折点的概念。第一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一拐点”,是当农业劳动力开始变得稀缺,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农业部门的压力使得这一转变开始显现。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逐渐释放,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随之上升,直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劳动力短缺成为常态。


当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产品与现代工业部门相等,两者工资水平接近,城乡劳动力市场趋于一体化,经济进入新古典学派的一元经济状态,这就是“刘易斯第二拐点”。这个阶段标志着二元经济的劳动力剩余状态结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刘易斯第一拐点为第二拐点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而后者则标志着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转折。在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这两个拐点分别对应着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点。


扩展资料

  阿瑟·路易斯(Arthur Lewis)1968年,经济大师Lewis提出著名的路易斯拐点论。指出对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初期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第二三产业不发育,农村集结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人均生产力低下,收益甚微,生活贫困。因此只要城镇就业的收益略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源源不断向城镇流动,从而使城镇就业市场始终是供给严重过剩的状态。资方只要提供的工资略高于农业收益,就不愁招不到人。这样,工人的工资始终很低,仅仅略高于农业收益而已。于是,工资十年不涨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新增就业人口赶不上增加的用工需求,就业形势开始向供不应求转变。这个区间,就是著名的路易斯拐点。之后如果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劳动力短缺就开始出现,工人在劳资博弈中开始处于优势地位,工资待遇开始有可观的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