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解剖尸体的来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医学院用来解剖的尸体,主要来源于生前主动捐献的死者、意外死亡且无人认领的死者、被执行死刑且无人认领的死者这三种。

1、生前主动捐献遗体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之中,人死后需要“入土为安”,更不能让自己“死无全尸”,所以一般都会采用土葬的方式来处理后事。后来随着火葬改革,基本都实行了火葬处理。这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殡葬观念在不断变化的。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接受了遗体捐赠的方式来处理遗体,把能够可供他人的部位供给其他人使用,如眼角膜等,当然,也有的,是直接把遗体供给了医学院进行医学解剖研究。

这些人会在生前就签订相关的捐献协议,当死去之后,就会有医学院方面来执行相关的手续,认领并处理尸体。这也是医学院最主要的尸体来源

2、意外死亡且无人认领的死者

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大量意外死亡,比如交通意外、溺水等,这些尸体大多数能够找到尸源,确认死者身份,联系其家人亲属来认领处理。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尸体,找不到尸源,无法确认究竟来自哪里,是谁,自然也就谈不上联系家人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凶杀案,则会加大力度寻找尸源。如果是意外的话,则会公告寻找亲属及线索。如果多年都找不到的话,则会给医学院做研究用。不过这样的死者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在普通的小城市之中,谁家突然少了谁,都不会悄无声息的。所以这部分的数量会比较少。

3、被执行死刑且无人认领的死者

我国还有死刑这一刑罚,每年执行死刑的人也有一些。不过有些穷凶极恶的人,他们本身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早就没有了家人,死了自然也没人收尸。还有一些,是家人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断绝了关系,早就没了联系,自然也不会去认领处理尸体。

这样的尸体最后也有部分给了医学院。

医学院收到尸体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这些尸体送到医学院之后,会先送停尸间冷藏。当老师有解剖课程的时候,才会取出尸体进行解剖。这些尸体可以说是医学院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源,所以一般也会妥善处理。

在解剖之后,还会对尸体进行再处理,不浪费可用的尸体器官:常见的是把各个可以研究的器官分离出来,消毒清洗之后,泡入福尔马林之中防腐,制作成为标本。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尸体都有这样的待遇,有一些尸体送到的时候已经残缺不全,腐烂不堪了,这些尸体没有制作标本的意义,也无法再进行研究,最后只能火化处理。

实际上,正是因为尸体解剖,才让我们对于人体构造等人体生理知识有了更为准确、清晰、直观的了解,所以也越来越多人接受“遗体捐献”给医学院这样的后事处理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