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股价为什么在这上下浮动

如题所述

原因一:运价断崖式下跌,业绩上涨的预期不复存在。今年以来,全球集运价格暴跌,集运从景气周期划入了下行周期。

大家看下图,这是波罗的海运价指数(简称FBX):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Freightos Baltic Index (FBX): Global Container Freight Index)的走势:

从走势图可知,高位以来,集运价格已经从11000美元跌到了5000美元,直接腰斩,而中远海控是集运龙头,业绩和运价高度相关。随着集运价格断崖式下跌,海控的业绩上涨预期将当然无存。业绩下滑的预期已经形成,股价自然就失去了上涨的基础。所以,中远海控半年报公布后,股价下跌就是预料中的事情。

运价下跌这个事,不光波罗的海指数,国内的集运指数也腰斩了: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也腰斩了:

海运指数中,只有波罗的海油运指数(BDTI)是上涨的,上涨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地缘冲突叠加多国制裁导致运输链变长,价格上涨。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以来整个海运领域的股票只有油运板块大涨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年年初发布在星球里的中远海能能够大涨300%、成为下一个中远海控的原因,底层逻辑就是油运价格上涨,业绩上涨的预期增强,股价顺势上涨。

运价暴跌,中远海控业绩上涨的预期不复存在,这是海控股价跌跌不休的根本原因。

原因二:航线恢复,海控的优势不再。海控的这一轮上涨主要是受益于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疫情导致大量航线停运,供不应求,运价上涨,而国内疫情控制的比较好,海控抓住了这个优势,赶上了高运价这个节点,业绩爆发,股价腾飞。属于事件驱动驱动带来的景气周期。

现在,全球疫情基本控制住或者为了恢复经济,疫情管控不那么严了,海运航线大量恢复甚至扩张,集运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运价的下跌反应的就是供求的改变。这样的话,海控因为疫情封控取得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股价上涨的逻辑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原因三:业绩增长疲态尽显,机构疯狂跑路。海控上半年营业收入2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36%;归属股东的净利润647.22亿元,同比增加74.46%。绝对数看起来很亮眼,创了历史新高,可是看相对数,不论营收还是净利润的增长都只有两位数。对一个周期股而言,两位数的增长根本不能说是增长,增长疲态已经很明显。

业绩增长放缓这个事其实从去年3季度就开始了,我也是那个是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4
原因如下:
1,油价持续大涨。轮船是烧油的。成本当然大幅上升。很多人都说车都快开不起了。
2,海运价格已经下跌20%多。
3,疫情正在全世界范围消退。结合1,2,3,中远海控逐步开始亏损是大概率事件。不要和我讨论会不会真的亏损,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认为有可能。因为前面十多年它就是这个样子。
4,股价已经涨了10倍,疫情以来海控赚了一大把钱的利好,已经充分反映在股价。
5,趋势已经彻底走坏,套牢盘多得要命,没有主力愿意做救世主。
6,盼分红的散户,只能说真的是小韭菜的命,啥都不懂。 我不会预测底在哪里,如果再次扭盈为亏,跌回两三块有什么不可以?又不是没跌过!
拓展资料
中远海控是做什么的? 中远海控即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远海运集团航运及码头经营主业上市旗舰企业和资本平台。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3日,200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2007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公司的业务包括航运业务、码头业务等。
中远海运的航运业务包括国际、国内海上集装箱运输服务的230余国际航线(含国际支线)、50余条中国沿海航线及80余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挂靠全球约105个国家和地区的352个港口;集装箱船队规模为536艘、307.36万标准箱,2020年末较2019年底增长3.6%,据Alphaliner统计运力规模继续位列全球第三。
码头方面,中远海控主要通过中远海运港口从事集装箱和散杂货码头的装卸和堆存业务,中远海运码头业务包括在全球36个港口营运及管理357个泊位,其中210个为集装箱泊位,总设计年处理能力达到1.36亿标准箱,总年处理量达约1.18亿标准箱;据德鲁里2020年报告,集装箱码头总吞吐量年排名位居世界第一。
第2个回答  2022-12-14
一边大赚,一边股价却在下跌,中远海控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以下三点或是原因所在:

一、热门的亚洲-北美航线货运量急剧下降。
本周二,知名数据分析网站Freightwaves在《美国进口需求正在断崖式下降》中提到,美国的进口需求在急剧下降,在过去几周内下降了36%,使得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价环比下降了41%,几乎所有的运费指数年内都至少下跌了约20%。货运量和运费下降,市场担忧航运公司业绩受影响。

二、高油价对航运公司业绩不利。
航运费率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运费指数年内都至少下跌了约20%,若在对燃油价格进行调整后,跌幅扩大至25%。特别是在中国-美国西海岸的航线上,相应的Freightos指数下跌了31%。船用高低硫油价从5月初接近120美元/吨,到目前约为360美元/吨,价差近期大幅扩大。

三、年度分红之争引发股价下跌。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3336.94亿元,同比增长94.85%;实现归母净利润892.96亿元,同比增长799.52%。去年大赚了近900亿元,中远海控2021年拟分红总金额139.32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5.6%;分配方案拟10派8.70元,股息率约5.80%,很多中小投资者对分红方案极度不满,对股价是个利空。

去年净利润同比大增八倍,10年来首次分红,中小股东期盼丰厚且慷慨回报,结果却是失望。在货运量下降,油价飙涨之下,中远海控减少分红或出于“积谷防饥”。本周北向资金减仓中远海控9.53亿元,为一周减仓金额最高的个股。从北向资金动向来看,“聪明钱”的举措是投资者对该股操作的重要参考。
第3个回答  2022-12-14
中远海控的周期传奇

周期股是什么?看看中远海控这只超级周期股就明白了。10年前的中远海控年度盈利最高峰也不到80亿,部分年费盈利不超过10亿,而2021年年度盈利高达890亿,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已经高达972亿,全年利润将高达1200亿左右。2021年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了过去10年,中远海控的股价也是扶摇直上,从3元左右,上涨8倍,最高触及24元。

然而,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远海控这只超级周期股却急速下滑,1年多时间,股价已经从最高点跌落一半,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二、变了天的集装箱航运市场

中远海控可以说是近年新冠疫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集装箱航运价格因为持续港口拥堵和集装箱短缺,冲上天价,而中远海控也迎来了自己的爆发时刻。

最新物流数据显示,在经历了两年的港口拥堵和集装箱短缺之后,随着西方经济体需求的减弱和全球经济形势的疲软,我国出口开始放缓。

相关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时飙升至创纪录价格的集装箱运价一直在迅速下降,亚洲和美国之间航线上的集装箱货运量也大幅下降。

物流平台Container xChange首席执行官在周三的最新消息中表示:“零售商和较大的买家或发货人对需求前景更加谨慎,订单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船舶等待时间的减少,港口的运力降低,集装箱周转时间的缩短,拥堵状况正在缓解,这最终释放了市场的运力。”

最新的德鲁里综合世界集装箱指数是集装箱价格的关键基准,为每40英尺集装箱3689美元。Drewry在最近的更新中表示,这比去年9月同期低64%,此前已经连续32周下跌。


目前的指数远低于大流行高峰期超过10000美元的创纪录高价,但仍比大流行前的1420美元高出160%。

运费的下降与集装箱运输的“急剧下降”有关,9月份从亚洲到美国的所有产品(橡胶产品除外)的集装箱货运量均同比下降。

集装箱发货量的大幅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零售商由于经济放缓的风险而停止订单和减少库存。世界各地的港口吞吐量也下降了,当上海在最近的封锁后重新开放时,港口交通量有所增加,但不足以抵消“港口处理水平的更大下滑”。

在欧洲,集装箱价格和费率的下滑反映了消费者信心的下降。欧洲市场正被40英尺高的立方体集装箱淹没。因此,该地区这些箱子的价格正在下跌。

物流公司表示,过去两年物流和供应链的趋势已经逆转。在此期间,由于港口受到封锁和需求激增的影响,集装箱短缺持续不断。


现在,集装箱需求正在下降,价格也在下降,集装箱闲置时间也在增加。许多进口港口都堆满了集装箱。托运人之所以将集装箱送出,是因为集装箱被困在那里。

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集装箱运价也在快速回落,而且看不到企稳的迹象。2023年,中远海控的业绩基本很难重现2022年的荣光,股价大幅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第4个回答  2022-12-14
中远海控股价为在这上下浮动是因为现在,集装箱需求正在下降,价格也在下降,集装箱闲置时间也在增加。许多进口港口都堆满了集装箱。托运人之所以将集装箱送出,是因为集装箱被困在那里。
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集装箱运价也在快速回落,而且看不到企稳的迹象。2023年,中远海控的业绩基本很难重现2022年的荣光,股价大幅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