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为什么宋光宗与宋孝宗不合?

历史问题;为什么宋光宗与宋孝宗不合?

政治主张不同。

金兵南侵的压力一直威胁着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在惊慌南逃之后,患上了不育之症,无奈之下将皇位让给宋太祖的后嗣,也就是普安郡王赵昚,即后来的宋孝宗。

面对凭空得来的皇位,宋孝宗对宋高宗不由十分感激。然而他与宋高宗对金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宋高宗坚决议和,而宋孝宗则仍有雄心大志,却受制于宋高宗无法施展。

公元1187年,宋高宗逝世,从公元1187年,到公元1194年,宋孝宗真正独立执政只有七年不到的时间,身为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七年的时间实在太短,事实上,公元1162年,赵昚被立为皇太子,同年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

如果从这一年开始计算的话,共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此时宋孝宗已经三十五岁了,正是壮年、意气风发的时候,然而头顶有宋高宗制衡,他不敢违逆宋高宗的意思,况且,宋孝宗之所以被追谥为“孝宗”,可不是凭空得来的,只因他事事以高宗为先,受人称道。

但是,孝顺宋高宗也就意味着遵循他过去的政治主张,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不能变通,即便宋高宗死了,还有三年的守孝期,按照“三年无改父之志”的古训,在这三年间也不能更改宋高宗的政治主张。

扩展资料:

宋光宗的立储分歧:

光宗皇后李氏只生有嘉王赵扩一人,立为太子,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却受到孝宗的阻挠。可能是因为嘉王天性懦弱,孝宗认为其不适宜继承皇位,相比之下,魏王赵恺的儿子嘉国公赵抦生性聪慧,深得孝宗喜爱。

当初光宗取代了二哥赵恺,成为太子,如今孝宗却宠爱赵恺之子,不同意将嘉王立为储君,无形中加深了光宗心中对孝宗本就存在的猜忌,让光宗时时感到恐惧和不安。在他看来,父亲似乎不仅对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对自己的皇位,都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在别有用心的李后和宦官们不断离间挑拨下,这种恐惧感逐渐成为光宗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心理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导致了无端猜疑和极度偏执的症状。他视重华宫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问安,尽可能躲避着孝宗。

天子孝行有亏,臣子劝谏责无旁贷,而臣僚们的这些言行更激起光宗的固执与疑惧,终于引发历时数年的过宫风波。

光宗病情不断加重,皇后李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生性妒悍,又有着强烈的权力欲。一方面,她独霸后宫,不允许任何女人与她争宠,光宗对此只有忍气吞声,抑郁不乐;

另一方面,她视孝宗夫妇为她皇后地位的最大威胁,想方设法离间孝宗、光宗父子,从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光宗的病态心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一、光宗患有精神病。据《宋史·光宗本纪》诸书载,光宗的李皇后生性妒忌残忍,而光宗的嫔妃却越来越多。绍熙二年(1191)十一月,因黄贵妃有宠,李后无法容忍,便乘光宗离宫祭天的机会,将黄妃杀害,再派人到祭天斋宫报告黄妃暴病已卒的消息。当时光宗正在圜丘举行合祭天地的礼仪,一听此噩耗,光宗只是哭泣。事也凑巧,次日清晨祭天时发生火灾,差点把光宗烧伤。又突然风雨大作,礼坛黄烛尽灭,不能成祭天之礼而罢。诸多变故交织在一起,光宗内心深受打击,以为获罪于天,震惧而感疾,“噤不知人,张口呓言”(《朝野遣记》),从此神经失常,后宫暗称之为“风(疯)皇”。主要表现是“帝自是不视朝”,一个月后才“始对辅臣于内殿”。第二年,还常常“帝有疾,不视朝”,三月份时,“帝疾稍愈,始御延和殿听政”。不过已经常目光呆滞,精神恍惚,时好时坏。其理智清醒时,还想做个明君,然而犯混的时候并不会少。主要是史籍对此事语焉不详,大臣也往往讳莫如深,所以光宗真正的病情,后人不得而知。
  二、光宗惧内受制于李后。《宋史·光宗本纪》载,绍熙四年九月,光宗首次不朝重华宫过后的几天,在众臣的劝说下,“帝将朝重华宫,皇后止帝,中书舍人陈傅良引裾力谏,不听。”《齐东野语》也载,光宗将朝父王,百官班立以候,当光宗刚走出御屏,李后拉住皇帝的胳膊说:“天冷,官家再喝一杯酒。”百官侍卫都大惊失色。陈傅良马上趋前拉住龙袍大襟,请帝毋再入宫,并随上至御屏后。李后叱责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你难道不要脑袋了吗!”傅良只得出来,遂大恸于殿下,李后派人责问:“此行为算是何礼?”傅良回答:“子谏父不听,则号泣随之。”李后更怒,遂传旨回宫。李后居然能够阻止光宗,不让他去看望父母,亦可见这位皇后的蛮横专权,那么李皇后为什么如此嫉恨公公呢?
  《齐东野语》诸书载,李氏出身将门,天姿悍妒,飞扬跋扈,为太子妃时就容不得太子身边的宫女,一再到孝宗面前告状,孝宗让她学点后妃之德,并警告她:“如再争吵,宁可废掉你。”做皇后时更专擅朝政,骄奢淫逸,任人惟亲,政事腐败。且不敬婆婆谢太后,太后教训之,李后反而说:“我与皇帝是结发夫妻”。言外之意是说太后与孝宗不是结发夫妻,而是嫔妃册立的。太后告之孝宗,孝宗听了也大怒,屡加训斥,声称若不思悔改,有失皇后风范,定将废之。《朝野遣记》载,宋孝宗听说儿子得病,便亲临大内抚视,见光宗已神志不清,嘴中喃喃自语,不由十分担忧,且怒斥李皇后道:“皇上为社稷之重,你不好好照顾,使他发病如此。万一不能恢复,当族灭你李氏。”可见,李后与公公的矛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暗中与公公已势不两立。好几次,光宗准备去见父母,都被李后阻拦。可知光宗软弱多病,不能自主决事,往往听从李后之意。
  三、光宗与孝宗父子有隙。《西湖志余》载,光宗在做太子的时候。年已过四十,很想父王早些内禅皇位,又难于当面说出口。便数次给太后提暗示,太后有些搞不懂,旁边有人就帮太子说:“是想娘娘帮太子去与皇帝说说。”太后这才听懂。一天,孝宗来东宫,太后从容说:“官家是否可传位与太子,自己也好早点休息取乐了。”孝宗却说:“我早就想这样做了,但太子年纪尚小,又没有经历,所以还不能传位给他。”太后也不能勉强,就对光宗把事情说了。光宗很不高兴,说:“我的头发都已白了,还拿我当小孩子。而当年爷爷早就传位给他了。”又过了几年,光宗才终于坐上皇帝宝座。
  一天,光宗找太上皇要求立皇子嘉王赵扩为太子,不料孝宗对他说:“当初按例应立你二哥,因你英武像我,才越位立你。如今你二哥的儿子还在。”事情是这样的:光宗的大哥早夭,而孝宗这时立三儿子光宗,使二儿子郁郁病死,孝宗对二儿子怀有歉疚心理,同时孝宗觉得嘉王“不慧”,而二儿子之子早慧,所以有意想改立。光宗在情理上不能反驳父亲,内心却是老大的怨怼,父子关系出现无法弥合的裂痕。李后更是大为不满,不断在光宗面前进谗言,所以光宗对父王一直心有芥蒂。
  四、有宦官从中挑拨其父子关系。《四朝闻见录》载,光宗即位,对近习宦官没有好感,一天甚至大发脾气,要取其中狡猾者的首级。太监们哭诉到孝宗那里,孝宗下旨:“吾儿息怒。”光宗虽奉父旨,但心里更不快,意欲他日尽诛此辈。由是,宦官们面面相惧,商量如何离间三宫。不久,光宗发病,孝宗担忧,派人到处找秘方良药,得草泽大药丸一颗,据称可药到病除。孝宗想宣旨赐药,又怕李后可能会从中作梗,不许光宗服民间草药,便想等儿子来重华宫看望时,再当面让儿子服药。某宦官得知此事,便想阻止光宗吃药,便与李后说:“太上皇只等皇帝过去,便会赐一种草药。”李后派人去打听,重华宫果然准备了大药丸。便拉着儿子嘉王找光宗哭诉,挑唆说:“太上皇打算废掉你,给你准备了一丸药,好让你侄子早点继位。”使光宗相信其父准备了有毒的药丸,要他当场服下,所以再也不肯朝重华宫了。由是,光宗始终也没吃得此良药,病也没好,主要是为这些宦官和李后所误。
  各种不同原因的说法,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让人们无所适从。不过,其中光宗有病和李后跋扈或是主要原因,但光宗到底病到如何状态,李后又专权到什么程度,人们依然知之不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1 宋光宗当了太久的皇帝,即使退位为太上皇后仍然喜欢左右国事,宋光宗谨小慎微了那么多年,一旦上位,受压抑多年的情绪终于爆发;
2 宋孝宗对宋光宗的继承人问题发表意见,他让宋光宗死后把皇后传给侄子赵抦而不传给他的儿子赵扩,宋光宗当然不大愿意;
3 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是历史上著名的妒后,贪婪、妒忌、霸道,这样的女人自然不会讨人喜欢,宋孝宗很不喜欢她,曾经明确地说要废掉她的皇后位。李凤娘怀恨在心,不断在宋光宗身边诋毁宋孝宗,说宋孝宗想要毒死光宗,然后传位赵抦,宋光宗既恐惧又怨恨;
4 李凤娘妒忌、残忍,曾经因为宋光宗看一个宫女的手很白,多看了几眼,李凤娘就砍下宫女的双手,后来李凤娘更趁宋光宗出宫祭天杀死光宗宠爱的黄贵妃,李凤娘的凶狠使光宗很寒心、很恐惧,心智渐渐失控;
5 上有不肯完全放权的孝宗,下又妒忌剽悍的李凤娘,宋光宗心智失常,精神方面患上疾病,更加疑神疑鬼,担心宋孝宗不想他当皇帝,会把他杀死,心中也更加怨恨孝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8-19
宋光宗后来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始终认为大臣们会借宋孝宗来谋害他.最终,宋光宗精神病过度严重,真的被大臣们逼迫退位.
第4个回答  2009-08-25
他有精神病,他老婆挑拨离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