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文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是否与日文类似?

  韩国文字称为“한글(Hangul)”,是一种字母文字。它是15世纪(1443年)在朝鲜王国(1392-1910年)第四代国王世宗(1418-50年在位)倡导并主持下,由一批学者创造的。当时,世宗把这些文字称为《训民正音》。但是直到三年以后的1446年才被正式颁行,名字就叫《训民正音(훈민정음)》。在此之前,韩国语是用汉字书写的。
  韩国文字创作原理,辅音是仿照人的发音器官的模样创造的,元音则是以天、地、人为基本创造而来的。文字本身是独创的,由首、中、尾字母分音节组合而成,一字一音,音韵体系参考了中国的音韵学。
  韩国语共有40个字母,其中21个元音,19个辅音。
  韩国语属于中亚的乌拉尔--阿尔泰语系,是粘着语。它的语法关系主要依靠附着在单词后面的助词(조사)或词尾(어미)的变化来表示,这一点与汉语完全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是依靠词序来表现语法关系的。汉语中没有相当于韩国语中的助词和词尾这一类附加成分(除某些介词之外)。
  韩国语的助词和词尾是没有独立性的一种附加成分,它附着在词语后面表示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或带来某种意义、语感等。

  日文中分成汉字及假名。而假名中又分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原先日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后来乃借用中国的字, 将中文的草书衍生成平假名, 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片假名。例如说平假名的“あ”乃由汉字的“安”简化而来的; 而片假名的“ア”则是汉字“阿”的一部分。早期, 日本正式的文章都是汉文, 而片假名乃是佛教僧侣们读经典
  时用来做标音的, 平假名则是女性所用的文字。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汉字约有二千字左右, 片假名大多用来表示外来语,
  其余的多用平假名。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的读法有中国式的读法称“音读”以及日本式的读法称为“训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7
对于韩语的系属划分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有很多学者主张属于阿尔泰语系.因为韩语的语音有着元音调和现象和语法上的粘着.但是要证明语言的亲属关系,还需要和阿尔泰语系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语法比较资料,但韩语和阿尔泰语很难进行严密的比较,因为1)各语群的古代资料缺乏.2)属于各语群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小.3)众多亲属语言消失.特别是扶余系统语言的完全消失,让韩语和阿尔泰语系的比较更加困难.
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在朝鲜称为朝鲜语.现在使用人数约6000万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韩语的词汇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借词.
韩语的标记方法分为汉字和韩文,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种不同体系的文字.使用汉字的原因是长期和中国的语言接触缘故.在初期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整个汉字体系.一般认为是在公元4-6世纪左右韩语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现代韩语中有60%左右的词汇来自汉语.从古代起,汉字就在韩国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由于汉字是标记中文而创造的文字体系,要标记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韩文则非常不恰当.因此从韩国的三国时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用汉字来标记韩语.最后发现用2种方法来标记.一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汉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义,来标记韩语发音"고".第二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书写韩文单词.如在新罗时代,使用"水"字来表示韩语单词"물".同样用该方法可标记人名和地名.用汉字标记韩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没有停下来,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誓记体表记法和吏读,乡札.誓记体表记法是把汉字的排列结合到新罗语的语顺,即把汉字的新罗化.吏读则是对誓记体表记法进行语法补充,让文脉更加清楚.推测吏读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完整的体系,从高丽,朝鲜一直使用到19世纪末.但是吏读主要是吏胥专用的特殊书面语,还用于汉文书籍的翻译.
《训民正音》创建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韩国广泛发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如字母“ㄴ”表示舌头接触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发音更强,所以在”ㄴ“上面加画构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据这样的语音原理创制。虽然韩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韩国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
第2个回答  2009-09-27
公元1446年,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颁布了“训民正音”。从那时有了他们自己的文字,之前都是使用汉字。
第3个回答  2009-09-27
高丽时代的一个国王创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