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最优秀的将领有哪几位?

我知道有朱可夫。

  米 尼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1935年最早的五位元帅
  被遗忘的战神——图哈切夫斯基

  一 引言

  当我们回顾波澜壮阔,空前残酷的二战时,我们看到一群将星闪烁在那片炽热的历史天空里。他们创造了辉煌的战例,他们的战争艺术达到了战争历史上的高峰,他们发出的耀眼光芒令我们难以直视。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隆美尔,朱可夫,巴顿等等,这些名将名字总能令我们如雷贯耳。

  然而,历史却没有给一个可能更出色的人表现的机会,人们似乎也渐渐地淡忘了他——尽管他是那么深深地影响了那场战争和这个世界。他富有天才般的组织和军事才能,极高的个人魅力,还相貌英俊,气度不凡。

  他,就是被遗忘的战神,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

  作者: 风玄武 2007-1-26 12:50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被遗忘的战神——图哈切夫斯基
  二 风雷激荡的短暂生涯

  图哈切夫斯基1893年2月4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省道罗戈布克县,父亲是位有贵族血统的地主,但图哈切夫斯基从小受到他那位贫农女儿出身的母亲的教育。他在9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

  少年时代的图哈切夫斯基并没有表现出对军事的兴趣,令他沉迷的是小提琴,建筑,天文和气象。看起来,这个少年天才注定要上大学深造。

  但命运同他开了个玩笑。1911年,图哈切夫斯基18岁时通过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测试,被选入叶卡捷琳娜二世莫斯科第一学生7级班培训。从此,图哈切夫斯基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12年如军校学习,并于1914年毕业后在沙皇皇家近卫军服役,参加了对德作战并成为德军战俘。期间几次试图逃出战俘营,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并受到惩罚。

  有说法认为他在德军战俘营结识了日后的法国总统戴高乐。但西方学者研究发现,诸多证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图哈切夫斯基可能确实结识了一名被俘法国军官,并帮他逃出了战俘营,但可能不是戴高乐。

  在战俘营里,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对图哈切夫斯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其痛恨沙皇的统治并接受了革命思想。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的一生具有极大的影响。

  1917年返回俄罗斯(不能确定是逃跑还是被释放),在家中呆了一段时间思考革命的问题。1918年接受革命党人托洛茨基的召唤,开始投身于革命事业,于1918年4月5日入党。

  从一开始他就受重用,被托洛茨基任命为莫斯科防区政委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要职。先后参与东线、南线、西线同白匪和波兰人的作战。因为表现优异,受到列宁的关注,不断提升,最终被任命为西方面军司令,是年27岁,成为苏联最年轻的方面军司令。要知道,当时朱可夫还是个连长。由于他异乎寻常的组织和军事才能,出众的个人魅力,广博的知识,被喻为红色拿破仑。

  他所统帅的西方面军司令参加了华沙战役,但遭到毕苏斯基的挫败。尽管图哈切夫斯基主动承担了主要责任,但继续受到重用,也没有人借此指责或怀疑他的军事能力。

  战争结束后,历任:工农军事学院院长,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红军技术装备部部长。组织了红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1934年成为苏联第一批受封的四位元帅之一。但不善媚上的他无法融入斯大林的小圈子,也得不到他的信任。

  1937年,图哈切夫斯基被指正犯有间谍罪,与德国勾结,企图叛国。很快被苏联内务部队执行死刑。

  作者: 风玄武 2007-1-26 12:51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被遗忘的战神——图哈切夫斯基
  三 为苏联红军正规化和现代化的卓越贡献

  尽管1918年后很多人一相情愿地认为一战是终结之战,永远的和平已经到来,但事实上确实一场规模更大更残酷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为了打赢下一场战争,各国军事精英在军事领域借助技术的触发开展了新一轮的军事革命。当时坦克,飞机,无线电等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军事变革成为可能和必须。法国的戴高乐和英国的富勒积极倡导坦克的使用,德国的古德里安致力于组建装甲部队,意大利的杜黑提出了《制空权》,目的都是在技术上走在敌人前面以打赢变革中的未来战争。

  当时主持苏联军事工业工作的图哈切夫斯基也对技术具有极度的敏感和远见。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图哈切夫斯基对技术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关注坦克,飞机,无线电等技术的合成灵活使用,而不是象其他人一样只关注一种或一类武器的使用,更不会企图拥有一劳永逸的‘银子弹’方案(终极作战方案),如富勒的坦克中心战,法国中心战等。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主持工作下,苏联在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下取得巨大的成就。苏联研制出了T-34坦克等先进坦克,组建出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机械化军,第一支空降部队。到二战前为止,苏联不仅拥有规模上世界第一的地面,空中大兵团,而且还拥有了庞大完备和高效国防工业。这一切离不开图哈切夫斯基的努力。

  有意思的是,他对火箭尤其感兴趣,给予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尽可能多的支持。1932年科罗廖夫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研制成功。1933年,喷气推进研究小组与列宁格勒空气动力实验室合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喷气科学研究所,科罗廖夫被任命为负责科研的副所长。第二年他出版了专著《火箭飞行》。1936年,研究所成功地设计了苏联的第一代火箭飞机。在科罗廖夫的发展规划中,还有弹道火箭、带翼的巡航火箭和火箭推进的载人飞行。

  作者: 风玄武 2007-1-26 12:51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被遗忘的战神——图哈切夫斯基
  四 极高的军事理论造诣

  真正能代表图哈切夫斯基军事成就的并不是他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辉煌,而是他战后开展红军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范围很广,简要的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技术和联合作战的理解,从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中把握到正在发生的军事革命动向,努力为苏联组建一只装备精良战法得当的现代化军队提供理论指导。

  对于一般的军事家来说,把握到军事变革的动向并不算难,但难的是在一种技术尚未成熟时就对该技术的使用进行正确深刻的理论研究,更不用说用一系列新技术构想未来战争并对它的形态、原则作出预测、分析和概括了。图哈切夫斯基恰恰在这一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就,并为自己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尊重和荣誉。

  需要指出的是,图哈切夫斯基没有因为关注技术的进步而忽视战争中人的因素。相反,他不忽视普通士兵的重要性。他的亲身体验使他认识到:任何战争行动都必将分解到每一个普通士兵身上。士兵,就是战场上一切的承载者和综合者,没有他们的参与和强烈战争精神,战场上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2对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上具有惊人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图哈切夫斯超越一般军事家地认识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这在当时是相当了不起的。他也对海,陆,空三种战争进行了充分的考量。比如,他对于空军在战争的各个层次使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即:空军可以前线支援力量用于战斗战役,也可以作为远程打击利器用于战略目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早已认识到现代化战场上,需要使用一切作战手段在敌军整个战场纵深上实施立体进攻。图哈切夫斯敏锐的认识到,通过一次战斗行动就获得胜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战役行动才能彻底打败敌人。

  由以上可以看出,图哈切夫斯基的军事理论的高度和宽度是同时代其他军事家所难以比拟的。对他作出公正客观的了解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是战争历史上军事理论造诣最高等级的军事家之一。

  五 大纵深作战理论

  大纵深作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苏联的核心作战思想,并深深地影响其他国家的作战思想。如美国正是在苏联大纵深作战的威胁下才于70-80年代形成了空地一体战思想。大纵深作战的要点在于:步兵为主体,并得到装甲、火炮等兵种的支援,在整个战场正面向敌军发动进攻,一旦打开突破口立即使用机械化部队实施巩固和突破,攻击敌人的纵深防御,形成分割包围。同时,航空兵在敌人后方实施打击,必要时投入空降部队。必要时使用各种手段欺骗敌人隐瞒自己的突击方向。这种作战思想很适合当时的苏联,也正是在“大纵深作战”思想指导下,苏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最终打败了德国。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大纵深作战理论由是图哈切夫斯基开创的。不过事实可能更接近与他只是传播了大纵深作战理论而已。在他的著作中,大纵深作战并不是提到次数最多的名词,而是战略、战术等词语。可以认为,在他的统筹和带领下,一批苏联军事理论家提出并完善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在图哈切夫斯基主编的《红军新作战条令》(1936年版本)中,大纵深作战思想得到系统的阐述并指导了苏联进行中后期的德苏战争。

  作者: 风玄武 2007-1-26 12:51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被遗忘的战神——图哈切夫斯基
  六 与斯大林的冲突导致的悲惨结局

  图哈切夫斯基与同样推崇暴力的斯大林的交恶史可以追溯到华沙战役时期。当时斯大林没有坚决立即执行军事委员会下达的支援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这是导致苏联华沙战役失败的原因之一。尽管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会牵扯到威望正隆的斯大林,图哈切夫斯基却没有隐晦这一点,使他和斯大林的关系陷入紧张状态中。

  从表面上,图哈切夫斯基与斯大林的交恶原因仅仅是因为华沙战役失败的责任问题,但事实上却比这复杂。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使斯大林不可能信任图哈切夫斯基:

  1。图哈切夫斯基是由托洛茨基介绍入党并一直受托洛茨基的重用。这无疑使斯大林有理由认为图哈切夫斯基是托洛茨基那边的人。为保正自己对权力的绝对控制,斯大林不会允许图哈切夫斯基这样一个身居高位的“托派份子”的一直存在。

  2。图哈切夫斯基具有相当的自主意识,不善于(凭借其罕见的天才也不需要)向上级谄媚。他也不愿意过多的介入政治纷争。这使他在托洛茨基被彻底打倒后一直得不到斯大林的信任。

  3。图哈切夫斯基在军中威信极高,许多优秀的高级将领都是由他提拔的。这使斯大林认为他更有尽快除掉图哈切夫斯基的必要。

  很快,斯大林的机会来了。

  1937年德国党卫军头子海德里希设置了一个并不十分高明的离间计,使苏联相信图哈切夫斯基与德国有秘密来往并企图推翻斯大林的统治。在花费300万马克巨款得到这一“情报”后,斯大林很快就逮捕了图哈切夫斯基。是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认罪书的

  显然,只有使用暴力才能使图哈切夫斯基认罪。最终,图哈切夫斯基用是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认罪书的并被苏联内务部队执行枪决。从被捕到宣判死刑,立即执行,仅仅有十三天时间。

  作者: 风玄武 2007-1-26 12:52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被遗忘的战神——图哈切夫斯基
  七 个人生活

  生活中的图哈切夫斯基平易近人,没有半点元帅的官架子,能很快同他人打成一片,一同娱乐。他曾经为士兵曾组织过舞会,不仅亲自参加,而且带头跳马祖卡单人舞。加上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有一次他到一家剧院看演出,突然发现弹钢琴 的正是他中学时代的音乐教师欧丹柯。老人穷困潦 倒,处境艰难。演出结束后,图哈切夫斯基走上前 去向老人自我介绍说:“我是您的学生。今后还想向 您学习,中学时代的音乐课仍记忆犹新,至今难 忘。”老人见到他面前站着一位元帅,开始有些惶惶 然,听罢他讲的这番亲切的言辞。心里又感到热乎 乎的。当然,图哈切夫斯基并没有跟他的老师上 课,而这位老人确实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学费—— 图哈切夫斯基缴的一年的学费。他用这种亲切感人、 不带侮辱的办法资助了老人。

  图哈切夫斯基的兴趣广博,音乐,绘画,天文,建筑等都是他的爱好而且在体育方面他也是出众的。多才多艺的他能熟练的使用德语和法语,可以流利地会话和阅读,而且拉丁文 的水平也相当高。这些语言知识对他帮助很大,使他能 直接阅读外国军事著作的原版;有一次他率代表团 出国访问,法国国务活动家爱德华·埃里奥由于没 想到一个红军指挥员能如此流利地讲法语,震惊、赞叹不已。

  与他的事业相比,他的家庭生活算是相当不幸的。

  内战期间,他同不顾战火到前线来看望他的未婚妻结婚。但有一次他妻子被发现从前线走私粮食——当时陷入战火的俄国陷入大饥荒。这个被带回前线审判的可怜女人最终用丈夫的左轮手枪自杀。显然,她这样做是为了不给丈夫的前途带来任何不利影响。图哈切夫斯基以近乎一个“圣徒”的心态迎娶了自己所心爱的女人,却因这件事遭到情感上的巨大打击。

  图哈切夫斯基的第二任妻子名叫妮娜·叶夫金妮耶夫娜,比他小13岁,同图哈切夫斯基一样出生贵族。图哈切夫斯基似乎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以至于把妻子安置在斯摩棱斯克直到他们的女儿出生。

  1937年针对图哈切夫斯基的清洗浪潮中,图哈切夫斯基的家庭遭受了巨大的不幸。哈切夫斯基的妻子妮娜·叶夫金妮耶夫娜和他 的兄弟亚历山大和尼古拉。他三个姊妹都被投入 集中营。他尚未成年的女儿,俟成年后也被捕入狱;元帅的母亲和姐姐索菲娅在流放中死去。全部亲人中只有她与一个姑姑经多年囚禁后活了下来。

  作者: 风玄武 2007-1-26 12:52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被遗忘的战神——图哈切夫斯基
  八 结语

  虽然历史没有给他机会,但他却深深地影响了历史。

  在大清洗运动中,大量图哈切夫斯基的工作成果毁于一旦,很多同图哈切夫斯基关系密切甚至只是持有相同思想的高级将领被牵连。为纠正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苏联的机械化军被打散,很多军事研究工程陷入停滞状态。以上种种造成苏联军事力量的严重衰退,成为苏联在苏芬战争和德苏战争初期作战不利的重要原因。

  苏联在蒙受苏芬战争的巨大耻辱后,开始回归图哈切夫斯基的路线。为了打赢决定苏联以及共产主义运动生死的卫国战争,斯大林重用了持有同图哈切夫斯基一致思想的将领。如朱可夫等。图哈切夫斯基战前为苏联红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成果,在图哈切夫斯基主持下蓬勃发展的苏联国防工业,也成为苏联指导作战思想的大纵深作战理论,这一切都是苏联赢得德苏战争的重要因素。

  战后,在苏联大纵深作战对西方世界造成的巨大的威胁下,美国开创了空地一体战,其中就有图哈切夫斯基的军事思想的烙印。这中形成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作战思想至今并在可预见的时间段里仍然是西方国家的指导作战思想

  随着历史学家的挖掘,更多的人发现他的军事理论高度和宽度是同时代其他军事家所难以比拟的。只要对他作出公正的评价,我们就会承认:他的军事成就足以使他有资格列入最伟大的军事家行列。

  苏联元帅全名单
  苏联大元帅1人
  苏联元帅41人(含斯大林)和苏联海军元帅3人
  苏联军兵种主帅13人(空军主帅7人,炮兵主帅4人,装甲兵主帅2人)
  苏联军兵种元帅60人(空军元帅25人,海军元帅9人,炮兵元帅10人,装甲兵元帅6人,工程兵元帅6人,通信兵元帅4人)
  大将101人
  获得军兵种主帅和苏联元帅的将领在军兵种元帅和大将中就不再统计
  苏联大元帅1人
  ★1945年6月26日设立,6月27日授予:斯大林(1879.12.21-1953.3.5)
  第二档次苏联元帅41人
  ★1935年授予5人
  01、1935年11月20日授予:叶戈罗夫(1883.10.25-1939.2.23)
  02、1935年11月20日授予:布柳赫尔(1890.12.1-1938.11.9)
  03、1935年11月20日授予:图哈切夫斯基(1893.2.16-1937.6.11)
  04、1935年11月20日授予:伏罗希洛夫(1881.2.4-1969.12.2)
  05、1935年11月20日授予:布琼尼(1883.4.25-1973.10.26)
  ★1940年授予3人
  06、1940年05月07日授予:沙波什尼科夫(1882.10.2-1945.3.26)
  07、1940年05月07日授予:铁木辛哥(1895.2.18-1970.3.31)
  08、1940年05月07日授予:库利克(1890.11.9-1950.8.24)
  ★1943年授予3人
  09、1943年01月18日授予:朱可夫(1896.12.1-1974.6.18)
  10、1943年02月16日授予:华西列夫斯基(1895.9.18-1977.12.5)
  11、1943年03月06日授予:斯大林(1879.12.21-1953.3.5)
  ★1944年授予6人 更多精彩,
  12、1944年02月10日授予:科涅夫(1897.12.28-1973.5.21)
  13、1944年06月18日授予:戈沃罗夫(1897.2.22-1955.3.19)
  14、1944年06月29日授予:罗科索夫斯基(1896.12.21-1968.8.3)
  15、1944年09月10日授予:马利诺夫斯基(1898.11.23-1967.3.31)
  16、1944年09月12日授予:托尔布欣(1894.6.16-1949.10.17)
  17、1944年10月26日授予:梅列茨科夫(1897.6.7-1968.12.30)
  ★1945年授予1人
  18、1945年07月09日授予:贝利亚(1899.3.17-1953.12.23)
  ★1946年授予1人
  19、1946年07月03日授予:索科洛夫斯基(1897.7.21-1968.5.10)
  ★1947年授予1人
  20、1947年11月03日授予:布尔加宁(1895.6.11-1975.2.24)
  注:1957年降为上将军衔
  ★1955年授予6人
  21、1955年03月11日授予:崔可夫(1900.2.12-1982.3.18)
  22、1955年03月11日授予:格列奇科(1903.10.17-1976.4.26)
  23、1955年03月11日授予:叶廖缅科(1892.10.14-1970.11.19)
  24、1955年03月11日授予:比留佐夫(1904.8.21-1964.10.19)
  25、1955年03月11日授予:巴格拉米杨(1897.12.2-1982.9.21)
  26、1955年03月11日授予:莫斯卡连科(1902.5.11-1985.6.17)
  ★1959年授予1人 更多精彩,
  27、1959年05月08日授予:扎哈罗夫(1898.8.17-1972.1.31)
  ★1961年授予1人
  28、1961年05月06日授予:戈利科夫(1900.7.29-1980.7.29)
  ★1962年授予1人
  29、1962年05月28日授予:克雷洛夫(1903.4.29-1972.2.9)
  ★1967年授予1人
  30、1967年04月12日授予:雅库鲍夫斯基(1912.1.7-1976.11.30)
  ★1968年授予2人
  31、1968年04月15日授予:科舍沃伊(1904.12.21-1976.8.30)
  32、1968年04月15日授予:巴季茨基(1910.6.27-1984.2.17)
  ★1976年授予2人
  33、1976年05月07日授予:勃列日涅夫(1906.12.19-1982.11.10)
  34、1976年07月03日授予:乌斯季诺夫(1908.10.30-1984.12.20)
  ★1977年授予2人
  35、1977年01月14日授予:奥加尔科夫(1917.10.30-1994.1.23)
  36、1977年01月14日授予:库利科夫(1921.7.5-)
  ★1978年授予1人
  37、1978年02月17日授予:索科洛夫(1911.7.1-)
  ★1983年授予3人
  38、1983年03月25日授予:彼德罗夫(1917.1.15-)
  39、1983年03月25日授予:库尔科特金(1917.2.13-1990.9.16)
  40、1983年03月25日授予:阿赫罗梅耶夫(1923.5.5-1991.8.24)
  ★1990年授予1人
  41、1990年04月28日授予:亚佐夫(1924.11.8-)
  (亚佐夫元帅为了早日上前线,参军将自己的出生年份提前了一年,所以大部分资料都是作1923年,在克留奇科夫的《个人档案》中对此有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前苏联最优秀的将领有:
  ①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②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③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④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
  1.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1915年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一战中,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1918-1920年参与俄国内战,1923年成为团长,1930年升为旅长。1943年1月18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1974年6月18日逝世。2005年5月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式设立“朱可夫勋章”,嘉奖今后卫国战争中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
  2.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苏联杰出的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43),两次苏联英雄(1944.7.29,1945.9.8)。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总参谋长,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加里宁格勒的毁灭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他的回忆录《毕生的事业》一书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最高统率部的战略决策与战斗部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Конев(1897.12.28~1973.5.21)苏联元帅(1944),军事统帅、军事家,二战中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的苏联陆军的野战三驾马车之一。他在军事上所具有的敏锐而正确的直觉是罕见的。他擅长步炮协同作战,能把强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进攻完美无缺地结合起来。他在1943年后打出了一系列经典的攻击战。而且作为政治委员出身的他,在激励士气、思想工作等方面有着朱可夫不可比拟的优势。
  4. 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
  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俄语: 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1899年3月29日-1953年12月23日),格鲁吉亚人,苏联政治家,秘密警察首脑。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斯大林晋升为军事元帅。二战之后到斯大林逝世之前,他是苏联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但是之后他在争夺斯大林继承权的斗争中失败,被撤职并处决。
第2个回答  2015-08-16
前苏联最优秀将领主要有有朱可夫元帅、苏军著名统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
  朱可夫一般指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1896年12月1日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爱。
  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与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永载史册。正如他的挚友艾森豪威尔上将所赞颂的那样“牺牲的军人们到达天堂时,一定会得到另一枚荣誉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这种勋章将被每一位赞赏军人的勇敢、眼光、坚毅和决心的人所珍视。”
第3个回答  2009-08-27
第一级
苏联大元帅:
1945年授衔
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1879.12.9—1953.3.5)
第二级
苏联元帅:
1935年授衔
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Kliment Voroshilov)(1881.2.4-1969.12.2)
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Vasily Blyukher,即加伦将军)(1890.12.1-1938.11.9)
谢苗·布琼尼(Semyon Budyonny)(1883.4.25-1973.10.26)
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1893.2.16-1937.6.11)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Aleksandr Yegorov)(1883.10.25-1939.2.23)
1940年授衔
谢苗·铁木辛哥(Semyon Timoshenko)(1895.2.18-1970.3.31)
鲍里斯·沙波什尼科夫(Boris Shaposhnikov)(1882.10.2-1945.3.26)
格里戈里·库利克(Grigory Kulik)(1890.11.9-1950.8.24)[1]
1943年授衔
格奥尔基·朱可夫(Georgy Zhukov)(1896.12.1-1974.6.18)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Aleksandr Vasilevsky)(1895.9.18-1977.12.5)
1944年授衔
伊万·科涅夫(Ivan Koniev)(1897.12.28-1973.5.21)
列昂尼德·戈沃罗夫(Leonid Govorov)(1897.2.22-1955.3.19)
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 Rokossovsky)(1896.12.21-1968.8.3)[2]
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Rodion Malinovsky)(1898.11.23-1967.3.31)
费奥多尔·托尔布欣(Fedor Tolbukhin)(1894.6.16-1949.10.17)
基里尔·梅列茨科夫(Kirill Meretskov)(1897.6.7-1968.12.30)
1945年授衔
拉夫连季·贝利亚(Lavrenty Beria)(1899.3.17-1953.12.23)
1946年授衔
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Vasily Sokolovsky)(1897.7.21-1968.5.10)
1947年授衔
尼古拉·布尔加宁(Nikolai Bulganin)(1895.6.11-1975.2.24)[3]
1955年授衔
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Hovhannes Baghramian)(1897.12.2-1982.9.21)
安德烈·格列奇科(Andrei Grechko)(1903.10.17-1976.4.26)
安德烈·叶廖缅科(Andrei Yeremenko)(1892.10.14-1970.11.19)
瓦西里·崔可夫(Vasily Chuikov)(1900.2.12-1982.3.18)
谢尔盖·比留佐夫(Sergei Biriuzov)(1904.8.21-1964.10.19)
基里尔·莫斯卡连科(Kirill Moskalenko)(1902.5.11-1985.6.17)
马特维·扎哈罗夫(Matvei Zakharov)(1898.8.17-1972.1.31)
1961年授衔
戈利科夫(1900.7.29-1980.7.29)
1962年授衔
克雷洛夫(1903.4.29-1972.2.9)
1967年授衔
雅库鲍夫斯基(1912.1.7-1976.11.30)
1968年授衔
巴季茨基(1910.6.27-1984.2.17)
科舍沃伊(1904.12.21-1976.8.30)
1976年授衔
勃列日涅夫(1906.12.19-1982.11.10)
乌斯季诺夫(1908.10.30-1984.12.20)
1977年授衔
奥加尔科夫(1917.10.30-1994.1.23)
库利科夫(1921.7.5- )
1978年授衔
索科洛夫(1911.7.1- )
1983年授衔
彼得罗夫(1917.1.15- )
阿赫罗梅耶夫(1923.5.5-1991.8.24)
库尔科特金(1917.2.13-1990.9.16)
1990年授衔
亚佐夫(1924.11.8- )
苏联海军元帅:
1955年授衔
库兹涅佐夫(1902.7.24-1974.12.6)注:1956年被降为中将,1988年恢复元帅军衔
伊萨科夫(1894.8.22-1967.10.11)
1967年授衔
戈尔什科夫(1910.2.26-1988.5.13)
第三级
军兵种主帅-空军主帅
1944年授衔
诺维科夫(1900.1.19-1976.12.3)
戈洛瓦诺夫(1904.8.7-1975.9.22)
1955年授衔
日加列夫(1900.11.19-1963.10.2)
1959年授衔
韦尔希宁(1900.6.3-1973.12.30)
1972年授衔
库塔霍夫(1914.8.16-1984.12.3)
1977年授衔
布加耶夫(1923.7.29- )
1978年授衔
科尔杜诺夫(1923.9.20-1992.6.9)
军兵种主帅-炮兵主帅
1944年授衔
沃罗诺夫(1899.5.5-1968.2.28)
1959年授衔
涅杰林(1902.11.9-1960.10.24)
1961年授衔
瓦连佐夫(1901.8.10-1971.3.1)
1983年授衔
托卢布科(1914.11.25-1989.6.17)
军兵种主帅-装甲兵主帅
1962年授衔
罗特米斯特罗夫(1901.7.6-1982.4.16)
1975年授衔
巴巴贾尼扬(1906.2.18-1977.11.1)
第四级
军兵种元帅-空军元帅
1944年授衔
胡佳可夫(1902.1.7-1950.4.18)
阿斯塔霍夫(1892.2.8-1966.10.9)
法列拉列耶夫(1899.5.31-1955.8.12)
斯科里普科(1902.12.5-1987)
沃罗热伊金(1895.3.16-1974.1.30)
扎沃龙科夫(1899.4.23-1967.6.8)
1955年授衔
鲁坚科(1904.10.20-1990.7.10)
苏杰茨(1904.10.23-1981.5.6)
1959年授衔
克拉索夫斯基(1897.8.20-1983.4.21)
1961年授衔
萨维茨基(1910.12.24-1990.4.6)
1962年授衔
阿加利佐夫(1900.1.20-1980.6.29)
1967年授衔
洛吉诺夫(1907.10.23-1970.10.7)
1972年授衔
博尔佐夫(1915.10.21-1974.6.4)
波克雷什金(1913.3.6-1985.11.13)
1973年授衔
济明(1912.5.6-1997)
1975年授衔
叶非莫夫(1923.2.6- )
普斯特科(1918.4.10- )
1976年授衔
西兰季耶夫(1918.8.23-1996.3.10)
1980年授衔
斯科里科夫(1920-2002)
1981年授衔
斯科莫洛霍夫(1920.5.19-1994.10.14)
1982年授衔
基尔萨诺夫(1919.1.1-1991)
1985年授衔
阔日杜布(1920.6.8-1991.8.12)
康斯坦丁诺夫(1923.6.12- )
1989年授衔
博利科夫(1929.3.25- )
1990年授衔
沙波什尼科夫(1942.2.3- )
军兵种元帅-海军元帅
1965年授衔
卡萨托诺夫(1910.7.21-1989.6.9)
1970年授衔
洛博夫(1913.2.15-1977.7.12)
谢尔盖耶夫(1909.10.5- )
1973年授衔
叶戈罗夫(1918.10.30- )
斯米尔诺夫(1917.10.5-1992)
1983年授衔
切尔纳温(1928.4.22- )
1988年授衔
卡尔加尼(1928- )
1989年授衔
马卡罗夫(1931.7.18- )
索罗金(1922.3.28- )
军兵种元帅-炮兵元帅
1944年授衔
奇斯佳科夫(1896.11.18-1980)
雅可夫科夫(1898.12.31-1972.5.9)
1955年授衔
卡扎科夫(1898.7.18-1968.5.25)
1962年授衔
卡扎科夫(1902.11.18-1989.8.25)
1965年授衔
巴扎诺夫(1905.4.23-1975.1.8)
1967年授衔
库利绍夫(1908.12.26-2000)
1968年授衔
奥金佳夫(1900.3.6-1972.3.1)
1973年授衔
佩利捷列斯基(1913.4.7-1987)
1980年授衔
博伊丘克(1918-1991)
1989年授衔
米哈利金(1927.6.30- )
军兵种元帅-装甲兵元帅
1944年授衔
费多连科(1896.10.22-1947.3.26)
1945年授衔
雷巴尔科(1894.11.4-1948.8.28)
波格丹诺夫(1894.8.29-1960.3.12)
1959年授衔
卡图科夫(1900.9.17-1976.6.8)
1962年授衔
博卢波雅诺夫(1901.6.16-1984.9.17)
1975年授衔
洛西克(1915.12.4- )
军兵种元帅-工程兵元帅
1944年授衔
沃罗比耶夫(1896.12.29-1957.6.12)
1961年授衔
普多什利亚科夫(1901.2.18-1973.12.12)
1972年授衔
哈尔琴科(1911.7.31-1975.1.10)
1977年授衔
格洛瓦尼(1915.11-1978.10)
1980年授衔
阿加诺夫(1917-1996)
1981年授衔
舍斯托帕洛夫(1919.12.19- )
军兵种元帅-通信兵元帅4人
1944年授衔
佩列舍普金(1904.6.18-1978.10.12)
1961年授衔
列昂诺夫(1902.5.20-1972.11.24)
1973年授衔
别洛夫(1917.8.19-2001)
1979年授衔
阿列克谢耶夫(1914.6.13-1980.11.12)

朱可夫元帅才能最高
第4个回答  2015-08-24
1、约瑟夫·罗季奥诺维奇·阿帕纳先科(1890.4.3(15)。斯塔夫罗波尔省布拉戈达尔内县米特罗法诺夫斯科耶镇—1943.8.5.别尔哥罗德) 苏联军事首长,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的积极参加者,大将(1941)。   191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8年参加苏军。毕业于军事速成班(1923)和伏龙芝军事学院(1932)。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为准尉。1918年初在斯塔夫罗波尔地区参加组织赤卫队和游击队。1918年9月这些队伍改编为红军正规部队后,他任无产阶级旅旅长。
2、基尔波诺斯上将,西南方面军司令员,1941年9月20日,他和图皮科夫、布尔米什坚科一起牺牲在基辅。瓦杜丁大将,在乌克兰被暗杀。伊万·丹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1945年2月18日在梅尔萨克(今属波兰)负伤牺牲,时年39岁。约瑟夫·罗季奥诺维奇·阿帕纳先科大将,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员任上指挥别尔哥罗德战役时负伤,1943年8月5日逝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