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成语有哪些?强调是自己做的,不是别人代劳。

强调作品不是抄袭他人或者工作不是他人代劳的

1,自食其力

自食其力,解释:凭借自己的努力生活。

词性为褒义。

2,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更生:改变生活。使劲改变生活。形容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

孙中山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消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样一来, 中国 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3,独树一帜

独树一帜,谓树立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欧公 学 韩 文,而所作文全不似 韩 ,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这时候,凡是要独树一帜的,总打着憎恶‘庸俗’的幌子。” 马南邨 《燕山夜话·大胆练习写字》:“大家都很熟识的 黄山谷 的书法,在 宋代要算是独树一帜的了。”

4,自学成才

自学成才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自我教育活动,发展和提高自己身心诸方面的品质,掌握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当代教育媒体的现代化为自学成才提供了物质前提。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支持和帮助人们自学成才。如兴办函授、刊授、广播电视教育, 开放大学、流动性辅导站,建立自学考试证书制度等。

5,自给自足

自给自足,写的是中国古代时期长期存在自己做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个人生产为单位。满足自身需求。出于《三国志·吴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形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成语: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奋发有为、自学成才、亲力亲为
成语解释:
一、自食其力
zì shí qí lì
1、成语解释: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
2、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意思为: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
3、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4、成语用法:自食其力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二、自力更生
zì lì gēng shēng
1、成语解释: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2、成语出处: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3、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4、成语用法:自力更生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5、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6、成语正音:更,不能读作“ɡènɡ”。
7、成语辨形:力,不能写作“立”。
8、成语辨析:自力更生与“自食其力”有别:自力更生侧重于形容不依赖;“自食其力”侧重于形容不剥削。
三、自学成才
zì xué chéng cái
1、成语解释: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2、成语出处: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文化大革命’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总有几百万吧。”
3、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4、成语用法:自学成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5、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四、奋发有为 [ fèn fā yǒu wéi ]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 处:汉·王充《论衡·初禀篇》
五、亲力亲为 [ qīn lì qīn wéi ]
1、亲自参与,不由别人来代替。
2、亲力亲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in li qin wei,指亲自(直接)参与,不由别人来代替。这个亲指亲自(如“事必躬亲”),即自己直接参与,如“亲自决策、亲力推动”。不是“不依靠别人的帮忙”,没有排除他人是否帮忙,而是“不由别人来代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1
自学成才
自给自足
自力更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力所能及
量力而为
第3个回答  2013-12-11
亲力亲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2-11
自食其力
自力更生
奋发有为
独树一帜
另辟蹊径
独当一面
自学成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