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北流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请大虾们告诉我一下

就是想解了那个地方,如生活水平、地方发展、人文文化等等

行政级别:县级市语言:粤语方言位置:中国广西东南部民族:99.08%为汉族、0.92%为少数民族面积:2457平方公里主要高校: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人口:130万(2009年)电话区号:0775经济GDP:118.76亿元(2009年)邮政编码:537400市区面积:20平方公里(2008年)车牌代号:桂K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28万人。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 北流一角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以国家园林城市、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水稻高产之乡闻名遐迩。1994年4月18日,北流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由玉林市代管。目前市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2010年5月,北流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北流市车牌号:桂K.;电话区号:0775;邮政编码:537400。历史沿革  南朝齐永明六年 (488年) ,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故名 ,无属县。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称北流县,是北流县行政建制之始。北流县宋、齐属越州,梁、陈属合州。   隋属合浦郡,大业二年(606年),废陆川县建置并入北流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县析置北流、陵城、扶来三县,复置陆川县,均属铜州(治所北流)辖地,贞观元年(627年)属容州。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罗卞县(治所今六靖长江村)。总章元年(668年),又增置峨石县(治所今隆盛香圩村)。新增之两县及扶来县属禺州,北流、陵城属容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 ,撤销峨石、扶来、罗卞、陵城四县,其地并入北流县,属容州都督府普宁郡辖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为容州路总管府辖地。 北流地图   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县改隶梧州府郁林州。   清顺治八年(1651年),北流改属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郁林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北流属郁林府。民国2年撤郁林府,设立郁江道,北流为其属县。3年,改郁江道为苍梧道,北流属之。15年,广西省政府成立,废除道制,北流直属省府。19年,北流属郁林民团区。21年,北流属梧州民团区。23年,民团区改为行政监督区,北流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5年,置浔州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同年,增设郁林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29年,郁林行政监督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简称第六区),北流属之。31年,原第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北流属之。、36年,北流、郁林等6县划出,新置第九行政督察区(简称第九区),北流属之。   解放后,仍称北流县,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撤销容县专区,设立玉林专区,北流属之。1971年,玉林专区更名为玉林地区,北流属玉林地区。1994年撤县建市。仍属玉林地区。   1997年4月22日,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北流属之至今。   今管辖镇有下:(辖22个镇、3个街道)   22个镇   新荣镇 民安镇 民乐镇 山围镇 西埌镇 新圩镇 大里镇 北流镇 塘岸镇 清水口镇 隆盛镇   大坡外镇 六麻镇 新丰镇 沙垌镇 平政镇 白马镇 扶新镇 大伦镇 六靖镇 石窝镇 清湾镇   (其中,2005年,撤销华东镇,整建制并入石窝镇,石窝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3个街道   城南街道 城北街道 陵城街道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市总人口1049035人,其中各镇人口(人):   北流镇 160538 新荣镇 31453 民安镇 32303 山围镇 28678 民乐镇 56621 西垠镇 47118   新圩镇 58767 大里镇 41244 塘岸镇 43851 清水口镇 38028 隆盛镇 65092 大坡外镇 37596   六麻镇 65760 新丰镇 39717 沙垌镇 24619 平政镇 55432 白马镇 32888 大伦镇 26106   扶新镇 18661 六靖镇 60029 石窝镇 37453 华东镇 11317 清湾镇 35764 [编辑本段]北流特色文化与风俗   铜鼓文化:   广西铜鼓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灿烂的一面。其中北流铜鼓文化源远流长,现在世界铜鼓王就是在北流出的。   勾漏文化:   勾漏洞位于北流市内,北流形成了鲜明的中原与岭南文化相结合的勾漏文化。   地方粤剧:   因为北流与粤西毗邻,故广东粤剧在北流较流行,长期以来就形成了现在的地方粤剧,以本地粤语为唱。   年例:   北流南部乡镇(六靖、平政、清湾、白马、扶新、大伦、石窝)和粤西地区一样,有年年过年例的传统风俗。而且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这7个镇各地和粤西地区一样都设有冼太庙。值得一提的是这7个乡镇,各地年例时间有所不同,多在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二。而以隆盛镇以下的乡镇(下里),却没有过年例的风俗。这也是北流上里与下里最大的文化风俗差异之一,另一个最大文化差异是粤语口音,上下里人说话的口音有较大差异。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工业状况   北流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规模优势明显,已形成以日用陶瓷、水泥、兽药、罐头食品、机械、皮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目前,全市有工业企业4300多家,其中陶瓷企业50多家、水泥企业28家、兽药企业26家、皮件企业33家、规模较大的罐头食品企业10多家,安排就业20多万人。北流已成为广西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及华南地区兽药生产基地。 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 北流路段已经全线通车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8.76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7.43亿元,增长17.43%,为广西经济GDP最高的一个县,经济总量排在西部地区20强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01亿元,增长50.8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7亿元,增长20.25%;外贸出口完成1.05亿美元,继续保持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1元,增长12.20%;农民人均纯收入4916元,增长9.26%;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5.03亿元,增长250.31%。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是“十一五”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北流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园四区”的格局  近年来,北流市狠抓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实现了集约式发展。 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该市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园四区”的格局,由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和建材陶瓷工业集中区、鑫山工业集中区、田心—城西工业集中区、南部工业集中区组成。   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于2002年11月经自治区批准设立,2006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审核保留为省级工业园区,是广西日用陶瓷的重点生产基地和重要出口地,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八大产区之一。   北流建材陶瓷工业集中区以日用陶瓷、水泥及水泥制品等企业为主,现有企业7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0.5亿多元,上交税金1.1亿元,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北流海螺水泥、广西三环陶瓷、永达陶瓷、玉洁陶瓷等。   北流鑫山工业集中区以电子、印刷包装、针织制衣等东部转移产业为主,现有企业3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佳鑫电子、丰盛彩印、森仕服装、晨立陶瓷等。   田心—城西工业集中区以皮革制品、家具、制药等为主导产业,现有企业7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明华皮件、莉安娜制衣、神通药业、现代家私、兴昂鞋业等。   北流南部工业集中区是广东省广西商会与北流合建的“产业西移”的工业区。该工业区位于浦宝二级公路和北宝二级公路的交汇点(六靖镇马鞍山)附近,覆盖六靖、清湾、平政等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工业区初计划征地3000余亩,建成后年产值达100亿人民币。以生产宠物、生活休闲用为主,兼顾发展其他产业,规模较大的有百达休闲用品公司等。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80多家。   农业发展   北流农业发达,农业结构调整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创汇型和加工型农业已占主导地位。全市现有水果83万亩,名优水果占90%。以牛品改为突破口的水产畜牧业发展加快。一些新的农业生产高效模式得到了成功实践。农村以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发展迅速,成为广西和全国的典型示范项目。以商贸、交通运输、旅游 、餐饮 、房地产、文化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城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上升至29%,从业人员超15万人。   外向型经济 北流三环陶瓷产品 远销海内外   </B>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全市现有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96家,其中自营出口企业57家,出口产品包括日用陶瓷、皮革制品、罐头食品、芒竹编、松脂、毛纺织品、家具、玩具、农机、兽药、园艺产品等15大类,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最大的产品出口县市之一,2008年完成广西第一个“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县级)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