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未煮熟的豆浆有毒?

经常听到喝豆浆中毒的事,其原因是豆浆未煮熟,具体是为什么会中毒?

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未煮熟的豆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失活率是40%,未达到100%失活率的要求,食用是不安全的。豆浆必须在煮沸腾后,再煮15到20分钟,饮用才安全。

实验中,当温度达到80℃时,豆浆并未出现沸腾,只是锅边稍有小泡冒出。当温度达到90℃时,豆浆开始有了变化,冒泡现象愈加明显。当温度接近93℃时,豆浆在锅内翻滚得厉害,若不是通过温度计来判断,会认为豆浆已煮熟。这时应该等待一会,直到豆浆煮熟透后再饮用。

大豆(包括黄豆和黑豆)中确实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它可以抑制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但胰蛋白酶抑制剂遇热不稳定,加工成豆浆过程中,经煮沸加热8分钟即可被破坏85%以上,其中虽然尚含少量热稳定蛋白酶抑制剂,但活性较低。

扩展资料

豆浆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饮品,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此外,豆浆还含有铁、钙等矿物质,尤其是其所含的钙,非常适合于各种人群,包括老人、成年人、青少年、儿童等等。

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其实,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红枣、枸杞、绿豆、百合等都可以成为豆浆的配料。

现磨豆浆是1900多年前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制作的,所以说已经有接近2000年的历史了。那么是怎么想到造现磨豆浆的呢?那就是因为:相传刘安是孝子,其母患病期间,刘安每天用泡好的黄豆磨豆浆给母亲喝,刘母的病很快就好了,从此豆浆就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不能饮用未煮熟的豆浆。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1.并非人人皆宜。 祖国医学认为:豆浆性平偏寒而滑利,平素胃寒,饮后有发闷、反胃、嗳气、吞酸的人,脾虚易腹泻、腹胀的人以及夜间尿频、遗精肾亏的人,均不宜饮用豆浆。 2.不能与药物同饮。 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3.不能冲入鸡蛋。 鸡蛋中的鸡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4.忌过量饮豆浆。 一次不宜饮过多,否则极易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病症。 5.不要空腹饮。 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 6.不要饮用未煮熟的豆浆。 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7.忌用保温瓶贮存豆浆。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3~4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 喝豆浆也有讲究 “人不可一天无豆”,就是说,人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每天必须要食用点豆制品。当然,豆浆一直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饮品,对人体也非常有好处,可是,豆浆该怎样喝对人体才更有益呢? 豆浆是属寒性的,所以有胃寒,比如吃了饭以后消化不好、爱打嗝、碍气的人,还有脾虚的,比如有腹泻、胀肚的人不要喝。同时,因为豆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当中,会在细胞里产生核酸、尿酸,所以患尿酸增多症的病人也不能喝豆浆。另外,肾脏功能不好、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的病人不要喝豆浆,因为豆浆中的植物蛋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豆浆不能与药,尤其是不能与抗生素类药物同饮,因为有些抗生素类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同时豆浆中所含的铁、钙质,会使药物药效降低或者失效。 豆浆不能放在保温瓶里存放,这样会滋生细菌,使豆浆里的蛋白质变质,影响人体健康。有些人喜欢喝甜豆浆,但在煮豆浆的过程中加糖会出现沉淀物。所以,豆浆应该离火后再加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豆浆是绝对不能加红糖的,因为红糖里的有机酸和蛋白质结合后,会产生变性沉淀物,不仅使豆浆失去营养价值,而且喝了对身体也是无益的。同时应注意,买回去的鲜豆浆不要放置24小时以后再饮用。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您,如果您喝豆浆的方法不得当,可能还会诱发一些疾病。所以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您在喝豆浆的时候务必要讲究一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9

为什么没煮熟的豆浆不能喝

第3个回答  2020-11-19

第4个回答  2014-07-15
豆浆一定要煮熟。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同时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这种抑制素能抑制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作用。生豆浆中含有一种叫皂甙的物质,如果未熟透进入胃肠道,会刺激人体的胃肠黏膜,使人发生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乏力等。当生豆浆加热到80℃~90℃时,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这是一种“假沸”现象,此时的温度还不能破坏豆浆中的皂甙物质。正确的煮豆浆方法应该是,在出现“假沸”现象后继续加热3~5分钟,使泡沫完全消失。将豆浆反复煮好几遍虽然去除了有害物质,但同时也造成了营养物质流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