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黄河十二路渤海十五路新建的球形建筑是什么?

旁边挨着圣豪购物

“一馆三中心”的开工建设,不但将为广大职工群众、青少年和妇女、儿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政治文化素质打造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基地,而且也是市委、市政府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一项民心工程。

本报2月22日讯(记者 王丽丽) 滨州市科技中心(一馆三中心)详细规划尘埃落定,建设项目不久也将动工。作为滨州市的一项民心工程,“一馆三中心”的意义重大,场馆是怎么设置的?分别有什么用途?市民和车辆又怎么进出和分流?本报将为您一一详细解读。

总建筑面积68000m2

三个中心相对独立

科技中心即一馆三中心项目由西部Ⅰ段的职工、妇女活动中心,中部Ⅱ段的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东部Ⅲ段的职工之家三部分组成。包括职工、妇女活动中心,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职工之家,后勤服务等功能,建成后的滨州市科技中心与市民体育中心遥相呼应,成为传播知识、诉说历史、展示文化、休闲娱乐的新型城市空间和市民活动中心。

该规划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规划用地5.3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8000平方米。规划建筑总体呈正方形,采用三位一体的布局方式,中间为市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8000平方米),东侧为职工之家(30000平方米)、西侧为市职工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21050平方米),每一部分都具有独立的入口广场及展示面,各个部分相对独立使用管理,使用功能上资源共享,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体,但却不失整体性,突出了科技中心建筑的标志性。三部分主要建筑外侧为广场,内侧围合成立体庭院,丰富了室外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息交流的场所。

场地毗邻黄河十二路

精心设计,容易分流

场地毗邻城市干道黄河十二路,外部人流车流均由此干道进科技中心内。依据滨州市科技中心项目的特点,本着“分流、高效”的原则,规划对交通组织根据不同功能和不同交通方式做了精心设计。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人流主要通过黄河十二路乘车或步行由基地北面主出入口进入基地,通过各建筑出入口进入建筑。人流主要为活动中心人流、职工之家酒店部分人流、科技馆部分人流,后勤人流四条流线互不交叉,相互独立。主楼西边出入口为活动中心出入口,活动中心办公会议人员主要由此进出,到达各办公楼层。主楼东边出入口为酒店部分出入口,职工之家酒店人流主要由此进出,到达各酒店楼层。主楼北部出入口为科技馆部分主出入口,科技馆人流主要由此进出。后勤部分人流主要从主楼北侧出入口进入。

机动车主出入口设置在基地北部黄河十二路,进出交通将主要依靠此路组织。

此外,项目拟在用地内设地面固定停车位,共可提供机动车停车位约392个,自行车停车位800多个。

地上建筑五层,地下一层

功能完备,各有分工

市科技中心地上建筑五层,地下一层。活动中心地下部分为局部一层,主要包括设备机房等功能。首层主要包括超市、办公、接待、展览展示、游泳馆等功能。二层主要包括超市、办公、会议、妇女教育培训等功能。三层主要包括办公、妇女儿童教育培训活动等功能。四层主要包括办公、阅览、娱乐健身等功能。五层主要包括办公、乒乓球室、教育培训等功能。

科技馆地下部分为局部一层,主要包括设备,电气机房以及库房等功能。首层主要包括办公、小会议室、教室、4D影院等功能。二层至四层主要包括展厅、设备机房等功能。

职工之家部分地下一层为库房、更衣等功能。首层和二层主要为餐厅、厨房、酒店商务、洗浴中心等功能。三层至五层均为客房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1
“一馆三中心”以工人文化宫为主体的职工活动中心,附加妇女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中间圆球是科技馆。
第2个回答  2014-09-10
三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