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0号线的相关资讯

如题所述

据北京市公安局介绍,2012年7月19日21时7分,北京市公安局接到110报警称,一男子在10号线呼家楼地铁站B口持刀劫持一名女安检员。北京市公安机关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相关部门警力迅速赶赴现场。民警到达现场后,谈判专家与嫌疑人进行对话。对话中,民警提出以自己交换人质,被嫌疑人拒绝。
经过70余分钟反复劝说无效后,在嫌疑人持刀伤害人质的情况下,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狙击手果断开枪,将嫌疑人击毙,人质安全获救。
嫌疑人身份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10号线二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第二环线的组成部分,沿线不仅将串联起潘家园旧货市场、十里河建材一条街、大红门、公主坟商圈、草桥、世纪城居住区等功能区,还将与宋家庄、丰台火车站、六里桥、公主坟、五路等大型交通枢纽相衔接,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为带动较北城落后的南城做出了贡献。
10号线全线贯通后,可以与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的10条地铁线换乘,即与既有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14号线、机场线、亦庄线等换乘,并与正在建设的14号线中段等线路形成换乘,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互联互通,大大提高网络化运营效率。
全线通车后,10号线将拥有13座换乘站,平均站距1.4公里,并在宋家庄及五路地区各设停车场一座。
2012年年底,10号线二期与10号线一期实现大“C”形运营,泥洼站、丰台站两座车站形成断点。2013年5月5日,10号线已经连成环状,全线通车,成为继2号线之后的第二条环线地铁。
10号线全线贯通之后可换乘多条地铁,包括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机场线、亦庄线,14号线、16号线等,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互联互通,提高网络化运营效率。 2013年3月1日,北京轨道交通路网客运量首次突破900万人次。3月8日,客流数字再次刷新纪录,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027.54万人次,其中10号线客流居路网各条线路之首。
“当天的情况的确比较特殊。”战明辉介绍,当天工体有中超比赛、顺义有车展,又赶上三八妇女节,很多单位放假,利用假期逛街的人增多,造成了当天客流破千万。
据统计,当天10号线客运量达到169.79万人次,创出了历史新高。
“大客流是意料之中的,但比预计更快。”战明辉表示,按照往常的客流统计来看,每年3月到6月,是地铁客流回升的时间段,而客流突破千万却恰恰发生在3月。随着2013年5月,地铁14号线局部开通,通过10号线接入路网,地铁9号线与1号线在军事博物馆站实现换乘,10号线最后区段开通,地铁路网客流破千万将成为常态。 2013年5月5日“跑圈”以来,这条北京最长的地铁线故障频发,除去由乘客引发的多次小故障以外,涉及信号、列车、道岔、设备的较严重故障已达7次,平均20天一次,早高峰成为故障高发时段。
对此,地铁方面表示,刚成环的10号线要让信号系统和联动性稳定,存在巨大困难。
一天3次故障
2013年10月24日早上7点20分,10号线因信号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部分客流较大车站采取限流措施,直到上午10点40分,各站限流才陆续解除。下午2点左右,10号线“因信号故障”造成部分站点停车时间过长。24日晚高峰,10号线再因列车间隔较大多站限流,主要是由于分段开通,造成同一条地铁设备水平差距过大。   一天2次信号故障
2014年10月6日下午1点半和4点左右,10号线分别发生两次信号故障,导致沿线大量乘客滞留。至昨天下午5点左右,信号故障修复,10号线运营秩序逐步恢复。
2014年12月26日涨价前夕故障
受10号线信号故障影响,13号线在芍药居站、6号线在呼家楼站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的措施以缓解客流压力,同时国贸站关闭1号线换乘10号线换乘通道。
2014年12月26日5:56分,10号线惠新西街南口-亮马桥区段(内环方向)信号故障,影响惠新西街南口至亮马桥区段改为降级模式行车,列车间隔较大,部分列车晚点。受故障影响,部分列车在牡丹园(开往健德门方向)、宋家庄(开往成寿寺方向)采取清空列车折返运行措施。
2015年10月23日双方向故障
2015年10月23日北京地铁10号线故障引发列车晚点,大量乘客滞留。23日上午8时许,地铁十号线发生信号故障,站台入口处采取限流措施,十号线双方向出现车辆滞留。
据了解,7:35地铁10号线因角门西至火器营区段信号故障,多车晚点,全路网收到影响。目前,13号线光熙门站上行(开往西直门方向),15号线望京西站下行(开往清华东路西口)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缓解13号线客流压力。乘客称列车停在隧道内现场混乱。
在10号线亮马桥站看到,由于停车时间已有半小时,不少乘客下车换乘地面交通方式出行。截至到8:20,10号线内环线已正常行驶,但外环线仍然停运。10号线客流较大,6号线呼家楼站下行(开往海淀五路居方向)、13号线芍药居站、知春路站下行(开往东直门方向)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的方式缓解10号线客流压力。 2015年7月22日起,地铁10号线将取消高峰时段原大小交路套跑的行车组织方式,全天采用单一交路(全环)方式组织行车,列车最小间隔由2分15秒缩短至2分05秒,发车间隔缩短10秒,将很大程度缓解10号线早高峰客流压力。
2015年10月13日起,10号线列车最小间隔由2分05秒缩短至2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9

据北京市公安局介绍,2012年7月19日21时7分,北京市公安局接到110报警称,一男子在10号线呼家楼地铁站B口持刀劫持一名女安检员。北京市公安机关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相关部门警力迅速赶赴现场。民警到达现场后,谈判专家与嫌疑人进行对话。对话中,民警提出以自己交换人质,被嫌疑人拒绝。
经过70余分钟反复劝说无效后,在嫌疑人持刀伤害人质的情况下,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狙击手果断开枪,将嫌疑人击毙,人质安全获救。
嫌疑人身份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10号线二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第二环线的组成部分,沿线不仅将串联起潘家园旧货市场、十里河建材一条街、大红门、公主坟商圈、草桥、世纪城居住区等功能区,还将与宋家庄、丰台火车站、六里桥、公主坟、五路等大型交通枢纽相衔接,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为带动较北城落后的南城做出了贡献。
10号线全线贯通后,可以与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的10条地铁线换乘,即与既有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14号线、机场线、亦庄线等换乘,并与正在建设的14号线中段等线路形成换乘,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互联互通,大大提高网络化运营效率。
全线通车后,10号线将拥有13座换乘站,平均站距1.4公里,并在宋家庄及五路地区各设停车场一座。
2012年年底,10号线二期与10号线一期实现大“C”形运营,泥洼站、丰台站两座车站形成断点。2013年5月5日,10号线已经连成环状,全线通车,成为继2号线之后的第二条环线地铁。
10号线全线贯通之后可换乘多条地铁,包括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机场线、亦庄线,14号线、16号线等,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互联互通,提高网络化运营效率。 2013年3月1日,北京轨道交通路网客运量首次突破900万人次。3月8日,客流数字再次刷新纪录,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027.54万人次,其中10号线客流居路网各条线路之首。
“当天的情况的确比较特殊。”战明辉介绍,当天工体有中超比赛、顺义有车展,又赶上三八妇女节,很多单位放假,利用假期逛街的人增多,造成了当天客流破千万。
据统计,当天10号线客运量达到169.79万人次,创出了历史新高。
“大客流是意料之中的,但比预计更快。”战明辉表示,按照往常的客流统计来看,每年3月到6月,是地铁客流回升的时间段,而客流突破千万却恰恰发生在3月。随着2013年5月,地铁14号线局部开通,通过10号线接入路网,地铁9号线与1号线在军事博物馆站实现换乘,10号线最后区段开通,地铁路网客流破千万将成为常态。 2013年5月5日“跑圈”以来,这条北京最长的地铁线故障频发,除去由乘客引发的多次小故障以外,涉及信号、列车、道岔、设备的较严重故障已达7次,平均20天一次,早高峰成为故障高发时段。
对此,地铁方面表示,刚成环的10号线要让信号系统和联动性稳定,存在巨大困难。
一天3次故障
2013年10月24日早上7点20分,10号线因信号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部分客流较大车站采取限流措施,直到上午10点40分,各站限流才陆续解除。下午2点左右,10号线“因信号故障”造成部分站点停车时间过长。24日晚高峰,10号线再因列车间隔较大多站限流,主要是由于分段开通,造成同一条地铁设备水平差距过大。   一天2次信号故障
2014年10月6日下午1点半和4点左右,10号线分别发生两次信号故障,导致沿线大量乘客滞留。至昨天下午5点左右,信号故障修复,10号线运营秩序逐步恢复。
2014年12月26日涨价前夕故障
受10号线信号故障影响,13号线在芍药居站、6号线在呼家楼站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的措施以缓解客流压力,同时国贸站关闭1号线换乘10号线换乘通道。
2014年12月26日5:56分,10号线惠新西街南口-亮马桥区段(内环方向)信号故障,影响惠新西街南口至亮马桥区段改为降级模式行车,列车间隔较大,部分列车晚点。受故障影响,部分列车在牡丹园(开往健德门方向)、宋家庄(开往成寿寺方向)采取清空列车折返运行措施。
2015年10月23日双方向故障
2015年10月23日北京地铁10号线故障引发列车晚点,大量乘客滞留。23日上午8时许,地铁十号线发生信号故障,站台入口处采取限流措施,十号线双方向出现车辆滞留。
据了解,7:35地铁10号线因角门西至火器营区段信号故障,多车晚点,全路网收到影响。目前,13号线光熙门站上行(开往西直门方向),15号线望京西站下行(开往清华东路西口)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缓解13号线客流压力。乘客称列车停在隧道内现场混乱。
在10号线亮马桥站看到,由于停车时间已有半小时,不少乘客下车换乘地面交通方式出行。截至到8:20,10号线内环线已正常行驶,但外环线仍然停运。10号线客流较大,6号线呼家楼站下行(开往海淀五路居方向)、13号线芍药居站、知春路站下行(开往东直门方向)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的方式缓解10号线客流压力。 2015年7月22日起,地铁10号线将取消高峰时段原大小交路套跑的行车组织方式,全天采用单一交路(全环)方式组织行车,列车最小间隔由2分15秒缩短至2分05秒,发车间隔缩短10秒,将很大程度缓解10号线早高峰客流压力。
2015年10月13日起,10号线列车最小间隔由2分05秒缩短至2分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