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有哪些

如题所述

  酿酒专家提醒:白酒并非存放时间越长越好
  刊名:食品·健康周刊 作者:孙燕明 版次:C1 版面:要闻 出版日期:2007-01-31
  常言道:“无酒不成席。”时至春节,喝酒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必然选择。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酒类产品时,最好选择知名企业生产的知名品牌产品,知名企业以独特的工艺、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在历史、资源、技术、资本上都占有很大优势。消费者还应阅读酒标,酒标是了解每瓶酒的最直接途径。酒标内容一般包括产地、品种、年份以及装瓶地、分级、酒精含量、甜度、配料等资料,相当于一瓶酒的身份证,消费者可以通过酒标轻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酒类产品。
  低度白酒最好选购生产日期两年以内的产品
  200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白酒质量抽查结果,共抽查了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家企业生产的10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0%。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总酯含量低,导致酒味不浓;有部分产品酒精度未达到标签明示值的要求,其中有1种三花酒白酒标签明示为26度,而实测值仅为13.1度;有个别产品己酸乙酯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个别产品感官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有部分产品标签不规范,主要是未标注产品质量等级、产品名称不规范、未标明生产日期等。
  据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专家介绍,酒精度又叫酒度,它是白酒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是指在20摄氏度时,100毫升白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容量)的百分数,生产企业在标签上应向消费者加以明示。总酯是白酒产品中所有酯类芳香物的总和,也是形成白酒香气的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一种香味成分。不同香型的白酒中各种酯类的量比关系各不相同。总酯含量的多少与酒的品质高低有关,若含量太低,则酒味较淡。总酸是指白酒中含有的有机酸,其绝大部分为挥发酸,总酸具有香气,是白酒中的呈香、呈味物质,起到调味作用。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其含量高低影响白酒的风格。优质浓香型白酒的特点是己酸乙酯香气突出,而且口味纯正,绵甜干净。固形物是指白酒在100至105摄氏度时将乙醇、水分等挥发性物质蒸干后的残留物。固形物含量的多少是蒸馏酒的特征性检测指标,在国家标准中做了上限要求。杂醇油是指甲醇、乙醇以外的高级醇类,包括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杂醇油对人体有麻醉作用,长期饮用杂醇油较多的白酒,能引起头痛等症状。
  白酒按香型可分类为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酱香型、兼香型白酒,此外还有凤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和豉香型白酒等。按生产工艺则可分类为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一般没有固态法白酒那么好的香气和口感。消费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较多。如果没有悬浮物,不失光,不浑浊,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判断酒的度数可用摇晃的方法,摇动酒瓶后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大约是53至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至60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到玉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3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65度。
  白酒一般没有保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酒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普通香型的白酒到5年以后,口味变淡,香味会减弱;酱香型陈酒是好酒;而存放多年的浓香酒是否是好酒目前还无定论,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近几年,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时间后(通常需一年或更久,因酒而异)出现的酯类物质水解,并导致口味寡淡的问题已逐步成为白酒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购买低度白酒时,最好应选择两年以内的白酒。
  黄酒根据含糖量高低分为4种类型
  2006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黄酒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共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5个省、直辖市49家企业生产的49种产品,合格45种,抽样合格率为91.8%。此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超范围使用甜味剂,总酸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氨基酸态氮、非糖固形物等主要质量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标签标注不规范等。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专家指出,黄酒是我国的特产,其中以浙江绍兴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黄酒酒精度一般为8%至20%,很适应当今人们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而对饮料酒品质的要求,适于各类人群饮用。黄酒饮法有多种多样,冬天宜热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会使黄酒变得温和柔顺,更能享受到黄酒的醇香,驱寒暖身的效果也更佳。黄酒属于发酵酒,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发酵酒中不得添加甜味剂。黄酒中添加甜味剂,会影响酒的真实属性,混淆黄酒的品质。
  黄酒根据其含糖量的高低分为以下4种类型: 一是干黄酒,“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总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克/升,口味醇和、鲜爽、无异味。 二是半干黄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总糖含量在15至40克/升,因此又称为“加饭酒”。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均属此种类型。三是半甜黄酒,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使发酵醪中产生的糖分不能转化成酒精,因此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该酒总糖含量在40.1至100 克/升,口味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无异味。 四是甜黄酒,一般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至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 克/升,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无异味。
  黄酒酒精含量适中,味香浓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 一般家庭主妇在烹调鱼肉时,习惯加一些黄酒以解腥味,这时可挑选总糖低于15.0克/升的黄酒。这类酒价格便宜,用于烹调经济实惠,又能达到目的。以糯米为原料的酒质量较好。平时饮用时,可选择绍兴加饭酒等用糯米配制的黄酒。甜黄酒适宜不善饮酒的人饮用,也可作为宴会的餐后酒。挑选黄酒时,注意观察酒液应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清亮透明,允许有少量沉淀。如果酒液已混浊,色泽变得很深,可能是贮放时间过长,氧化所致;也可能感染了杂菌已变质,不宜购买。黄酒的酒精含量虽然低,但也不能贪杯。否则,也会引起酒精中毒。
  好啤酒泡沫时间应持续3至5分钟
  2006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一份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啤酒产品的抽样合格率为89%,有8家企业的啤酒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不合格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使用非“、B”、瓶和捆扎包装问题突出,原麦汁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个别产品双乙酰含量超标。
  啤酒是低酒度、低糖度、富有营养的保健性饮料,但它仍然含有一定的酒精量。根据有关专家计算,每人每天摄入乙醇的安全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据此测算,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一天可饮用酒精含量4度的啤酒625亳升,即1瓶啤酒为宜。从市场上购买啤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其质量的优劣:我国生产的啤酒多数是黄啤酒,呈淡黄色,以色淡为佳,色深为次;酒体光洁鲜亮,酒液无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泡沫洁白、细腻、均匀,入杯后应占容积的1/3或1/2,持续3至5分钟才见到杯中酒液,当泡沫消失时,杯壁上应挂有花边样泡沫和滞留物,开瓶泡沫突涌的啤酒不能视为好啤酒;味道香气纯正,酒花香、麦芽香突出,口味醇厚、新鲜、爽口,二氧化碳气足,入口有清凉感。
  葡萄酒年份早并不表明质量好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葡萄酒进行质量抽查的结果,共抽查了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8家企业生产的7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5%。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少数产品感官品质不合格,主要是有异香、异味,酒体寡淡,不具备葡萄酒的典型性;个别产品酒精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中有1种产品的酒精度为7.9(vol),低于规定值11.0-24.0(vol)的要求;还有个别产品检出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合成色素苋菜红。
  葡萄酒按其含糖量有甜型、半甜型、干型、半干型之分,按色泽有红、白、桃红之区别。葡萄酒属于发酵酒,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发酵酒中不得添加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不得添加合成色素(苋菜红)。葡萄酒中添加甜味剂,会影响酒的真实属性,降低葡萄酒的品质。
  王琦表示,年份早并不等于葡萄酒的质量好。葡萄酒的外观应该是澄亮透明,深颜色的酒可以不透明,有光泽,其颜色应与酒的名称相符,色泽自然悦目;而质量差的葡萄酒或者混浊无光,或者颜色与酒名不符。葡萄酒的香气应该具有葡萄的果香、发酵的酒香、陈酿的醇香,这些香气应该平衡、协调、融为一体。品质上乘的葡萄酒各种香味应细腻、柔和,酒体丰满完整,有层次感和结构感,余味绵长;而质量差的葡萄酒,或者有异味,或者异香突出,或者酒体单薄没有层次感,或者没有后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