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互联网金融条件下,如何创新农村金融

如题所述

 (一)深化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结合实际,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切实承担起政策性金融职能,使农发行逐步建成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综合性政策银行,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力量;二是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正体现合作社原则,改变合作金融有名无实的状况,维护社员或者股东的真正权益,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三是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业务开拓步伐,依托邮政网络,确立服务城乡大众,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发挥邮政储蓄机构网点多、深入农村的优势,按照商业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以适当形式回流农村,增强其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支付服务等功能,增强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二)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强化农村金融供给。农村金融创新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多部门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金融监管、财政、税务、工商、农林等部门要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激励和政策合力。另一方面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协调工作机制,从政策制定、工作协调、信息交流等方面加强对创新工作的指导、组织和协调,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涉农金融机构要改变观念,加强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工作的开展,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

  (三)探索建立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优化农村金融创新环境。人民银行应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加快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的步伐,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经济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通过立法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以利于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补偿涉农金融机构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形成的信贷损失。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散渠道。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把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积极创新消费贷款品种,调动农户和金融机构“求贷”与“放贷”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2
虽说农村金融的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放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并冠以“加快”一词,说明农村金融创新的速度和空间仍有待提升。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农村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国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还是高度重视的,下面汇商所小编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自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来,农村金融创新的成绩有目共睹。为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创新,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曾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市场导向,紧紧围绕市场变化和各种需求,大胆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针对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突出表现在贷款需求多元、额度增大、利率灵活、手续简便等方面,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势求变,立足“三农”需求,推陈出新,多元拓展,形成了适应不同市场主体需要的涉农信贷产品体系。这些举措和政策对于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方面,有关方面不断健全政策支持、公平准入和差异化监管制度,努力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管制的放松,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纷纷试水农村金融市场。虽然成绩斐然,但我们也应看到,农村金融与广大农民的需求之间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农业生产“贷款难”“抵押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农村金融的发展仍有很大空间,仍需努力。
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看,“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一方面应继续发挥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作用,特别是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等政策引导,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要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大利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在农村金融前面加上“互联网”的要素,更是对原有农村金融模式的重构。在这一模式重构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机遇,也激发了需求。
第2个回答  2019-08-04
网上流行的模式就是大家耳熟能详如下: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票据理财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