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收获一次谢谢 写详细

如题所述

  收获“谢谢”

  一次很平常的事——坐公交车。一天下午,我悠闲地上了车,找到一处空位坐好,而我后面那位青年则相反,迫不及待地抢到了一处位置,“扑通”一下就坐下了,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像从来都没有抢到过一样,嘴里还哼着小曲。

  我斜视了他眼,余光中,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灰黑色的衣服,黝黑的皮肤,微笑起来露出了糯米牙。之后,我就一直在观察他。

  每上一位乘客,他便看一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到站了,上车的是以为年老的奶奶,那位青年毫不犹豫,迅速把老奶奶请到了座位上,“老人家,到这里来坐吧!”他满口的家乡话,逗乐了全车的乘客,大家都纷纷地开始议论起他来,而他却丝毫不在意。“谢谢你,真是好心的人!“老奶奶坐下后,微笑着向他道谢。青年摸着后脑勺傻乎乎地笑了。同时,又找到了一处空位,等待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渐渐地,青年睡着了。这时,上车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宝宝,可惜这时候没有座位了。全车的人没有一个乘客来主动让座位,一个紧急刹车,吓到了宝宝,宝宝哇哇大哭,惊醒了青年。青年立马让位。四十分钟过去了,他一共让了五个座位!

  这时,我被感动了……他到达了目的地,我也同他一起下了车,我真的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我便追上他,疑惑地问:”叔叔,请问您为什么要那样做,总是让座位呢?”他微笑着,还是用那乡下口音回答我说:“因为‘谢谢’呀!一句‘谢谢’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心里很开心,帮助他们同样也是帮助了我自己,也能感化身边的每个人,让他们一起行动起来,让他们一起来关爱他人。小姑娘,我给你说个秘密,今天我真的好开心,我一共收获了十二个‘谢谢’!”

  听了这番质朴的话,眼泪不禁的流了下来。从此,我决定向他学习!

  又是一次坐车,我开始寻找目标,终于,一个老爷爷上了车,我连忙把爷爷扶到了座位上来。“谢谢你,小姑娘。”真的,听了这句话后,我心里真的很开心,于是加快了速度。那天,我一共收获了六个‘谢谢’!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心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看见的每张脸都感觉是在为我而微笑、为我而自豪。我想,做好事不仅仅收获到的是“谢谢”,更是道德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6
读书,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快乐来自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埃及人阿巴斯·阿卡德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的确,在物欲横流的当代世界中,倘若还有一个精神家园需要固守的话,那读书,便是这个家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首先、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增知启智,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提供其所喜好的读物.第一学段的孩子,大多是6—8岁,他们的社会交往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在这一时期,尽管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只能以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不能十分正确地把握和分析故事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他们开始分辨现实与幻想的不同,对是非善恶也有自己粗浅的认识,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一些社会模拟活动.这期间,孩子对模拟社会生活的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第二学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第三学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精典的传统著作.
第二、应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身心特点,组织适合孩子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第一学段的孩子识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长久,自主阅读能力较差,这期间,教师可采用为学生读故事,再让学生复述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为学生讲故事时,应让学生也尽可能地看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认识汉字,刺激其阅读的欲望.第二学段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