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华侨与抗日战争人物故事

如题所述

三千南洋华侨机工血肉筑起抗战生死运输线
文隽永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封锁沿海,广州失守,滞留在香港的2万多吨军火须转从滇缅公路运入,国民政府在昆明、新加坡和缅甸仰光设立办事处,负责把军火物资从香港经新加坡移囤仰光,然后从滇缅公路运入昆明。
有一支来自海外的特殊队伍,主动担任起祖国大西南川黔滇缅印抗战运输任务,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就是由3000多名来自南洋侨胞组成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这是华侨史上一次人员最为集中、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行动,他们作出的贡献,将永留青史,世代留芳。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抗战胜利66周年之际,2011年4月,记者策划独走渝黔滇缅抗战之路,沿着当年抗战足迹,追寻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将士。
陈嘉庚和南洋华侨机工
抗战中的滇缅公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缅甸腊戍,全长1146公里,这条刚建好的公路翻越高黎贡山崇山峻岭,横穿怒江、澜沧江和漾濞江急流险滩,地势极为险恶,行车一不小心,跌入深谷就难有生还机会,加上不少地段瘴气肆虐,敌机疯狂滥炸,人们在此行车要闯四道难关:路段险情关;雨水泥泞关;瘴疠威胁关;日机轰炸关,如此恶劣的行车条件,没有熟练技术的驾驶员是无法胜任的。
当时,国内缺此人才,国民政府即向南侨总会呼吁,招募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及修车机工回国服务抗日。当时担任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接函后,与诸位侨领立即开会,1939年2月7日,以“南侨筹赈总会”名义发出《征募汽车修机人员回国服务》通告:“本总会顷接祖国电委征募汽车之修理人员及司机人员回国服务,凡吾侨具此技能之一,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者,可向各地华侨筹赈会或分支各会接洽。”南侨总会有关领导侯西反、黄奕欣、刘牡丹、王铁汉等人穿街过巷走乡村,发表演说动员鼓励应募。
第一批应招新加坡32名、马来西亚48名,2月18日农历大年除夕,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在怡和轩俱乐部举行欢送会,华侨机工奔赴祖国抗日战争最前线。
据统计,从1939年2月至9月,由南侨总会组织回国的华侨机工共计3192人,这些华侨机工来自南洋各地,有工程师、教师、经理、店员、医生、工人、党派领袖等,有富家子弟,也有失业者,他们满怀爱国激情,发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誓言,回国投身抗日卫国战争。
南侨机工驾驶员虽然大多是技术熟练,但还是有不少人葬身于黔滇缅深谷之中。1940年,曲江和越南的“咽喉”相继失守,滇缅公路成为运输军用物资入境的惟一通道。日本侵略者为切断这条中国对外惟一的交通大动脉,派出大量飞机对滇缅公路特别是怒江惠通桥和澜沧功果桥进行狂轰滥炸,有数百名骁勇顽强的南侨机工被日机炸死。就在这样险恶的条件下,南侨机工夜以继日,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战运输。
南侨机工运输队每月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军用物资达1万吨。从1939年3月至1942年5月,华侨机工们运送了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他们抢运了45万吨军火物资入境,并在西南运输战线上抢修了上千辆的军、民用车辆。
南侨机工回国参战,为抗日战争作出巨大的贡献,当年3000多名南侨机工参加抗战胜利后,幸存2000余名,1000多人返回南洋、1000余人留居国内,1000余人为祖国的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中华民族的无名英雄,海内外炎黄子孙永远没有忘记他们的历史功绩。
198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滇缅公路的起点---昆明建立一座雄伟庄严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2005年9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又一座“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在中缅边境线云南畹町落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