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及详细用法和每个字母代表什么,别说用来求什么,

如题所述

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在中学阶段,尤其高中阶段,对物理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认为物理最难学是最枯燥无味的,因此对学习物理失去信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物理学科缺乏全面的了解,因而导致他们对学习物理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数学难,化学不易推理,物理公式记不完” ,简单的认为学习物理,只要多记一些公式就能学好 ,如何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呢? 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除了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认真备课,精心上课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坚定信念,使学生对物理有一个全面认识,以寻找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注重物理与其他各科的联系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源于自然,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在中学阶段还与语文、数学、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属于理科,既有文科特点,又有理科特点、就单纯学习方法来看我认为物理是介乎与文理之间的,许多学生误认为学习物理,就象学数学一样,记住公式并能进行演绎推理,就可以了,这是及其错误的,要学好物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历史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语文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和高度概括归纳能力,又要运用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例如:我在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就注意强调以下几点:1、物理所有定理、定律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机械能守恒定律也有条件。2、讲清守恒的涵义(变中不变)。3、该定律不仅只说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还说明机械能在什么情况不守恒(变化),变化量由谁决定,既除重力、弹力做功外,其它所做的功 代数和不为零。4、该定律在应用时关键在于确定一个过程两个状态。即研究对象所经历的力学过程,应了解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及各力对研究对象做功多少,而不必考虑过程中的每一状态,所指两个状态是指研究对象在过程开始和结束时所处状态,要找出研究对象分别在初态、末态时距零势能面(点)高度,弹簧相对原长发生形变,物体速率等状态。通过以上四步分析,学生真正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涵、外延、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以上分析,既有语文知识的应用,又有数学能力的体显。 二、加强理解,强化记忆 学习物理不能死记,硬背公式,更不能生搬硬套公式,常言说得好:“理解是最好的记忆”,物理公式从表面上看与数学公式相同,其运算方法与数学公式也相同,但它们与数学公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学公式只是表达子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普遍意义,没有实际意义。物理公式每一个字母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表示确定的物理概念,不能单纯的从函数关系去理解。如 a= F /m表示加速度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即物体的加速度只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当 F =0时 a=0,m=0时,a不存在是正确的。但变形为 F=m a 就不能认为F与m、a的乘积成正比。此式的真正涵义为要使质量为m的物体产生加速度为a外界必须给物体施加ma大小的外力,即合外力等于m与a乘积,实际上其大小只与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的相互作用有关,与物体质量及加速度没有关系。当a=0时,物体受到的外力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合外力为零罢了。类似的公式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教学中只有真正搞清数学公式与物理公式的区别和联系,弄清物理公式中每一个量值(字母)的真正涵义,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概念,进而克服把物理公式数学化的错误,才能克服就公式而死记硬背公式的不良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产生的物理难学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使他们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