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物距越大,景深越大,实在不解,求大神呐。。。

景深跟焦距还有光圈大小有关,这我都理解,焦距越小景深越深,但为啥又说物距越远景深越大,我实在不明白,物距远了,聚焦点不就远了,聚焦点远了,焦距不就变大了嘛,焦距一大,景深不就又小了嘛。。。希望有大神能从理论方面帮偶解释一下,谢谢~

补充一下,我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成倒数关系,但相机里面焦距定了,像距应该也就定了吧,这样最清晰的那一点的物距不也就定了嘛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

其中:


 

这里的L是对焦距离,也就是对焦点与焦平面之间的距离,L与景深成正比,即:对焦距离越大,景深越大。

 

你所谓的“物距远了,聚焦点不就远了”是对的,虽然说法不够规范。

确切地说,应该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距增大,对焦距离也相应增大,因而景深也变大。

比如:用定焦镜头拍摄,你站在距离电线杆1米处对电线杆对焦,与站在距离电线杆10米处对焦,对焦距离不同,这个不难理解吧?

 

但是后一句你所谓的“聚焦点远了,焦距不就变大了嘛”,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焦距的定义:通俗地说,镜头焦距是指从镜头光心(单片镜头的中心或多片镜头的成像中心)到焦平面的距离。镜头的焦距是固定的数值,与对焦距离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说:一个50毫米的定焦镜头,无论你对准前面1米处对焦,还是对准前面50米处对焦,镜头的焦距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距越大,景深越大。

追问

还有有点不明白,一个50毫米的镜头咋让不同距离的电线杆都清晰呀,我觉得焦距固定后,光线通过镜片后汇聚的那一点应点不就固定了嘛,咋对不同距离的杆子进行对焦啊。也就是想明白你说的为啥“镜头的焦距是固定的数值,与对焦距离没有任何关系”。

追答

看来你首先得明白几个基本概念:焦点、弥散圆、前景深、后景深、景深范围。
由于回答中带网址链接会被屏蔽,你可以搜索关键字:景深计算公式,就会出现这几个概念的详细解释和示意图。
在同一场景中,所有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对焦点(也就是改变对焦距离),得到的景深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在采用大光圈、中长焦镜头拍摄时。
比如:被拍摄的人物站在距离相机10米处,后面50米处有一根电线杆,人物的前面、距离相机5米处有一辆汽车。
在这样的场景下,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比如用85/1.4镜头,用1.4的光圈拍摄,镜头的焦距85毫米是固定不变的,假如相机对汽车对焦,那么背景中的人物会比较模糊,电线杆则完全虚化;如果对人物对焦,前景的汽车可能是虚化的,背景的电线杆则能看到大致的轮廓。

如果想获得大景深,也就是照片中所有的画面元素都清晰,可以采用小光圈拍摄,比方说在上述情况下,采用16的光圈值拍摄、对中间的人物对焦,则无论汽车、人物、电线杆都是清晰的。
还有疑问,可以继续补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