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玩家们是怎么玩儿的?

如题所述

 清朝时,八旗子弟游手好闲。为了打发时间,他们不仅泡茶馆、逛妓院,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玩意儿。所以北京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特别讲究玩。
  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汇,“玩”在北京话中的构词能力一直比较强,如“玩儿去、玩儿闹、玩儿活儿、玩儿稀的、玩主、玩家”等等。最有特色的,当然还是北京的玩家们。在北京,有很多流传在民间的“玩艺”,如斗蟋蟀、抖空竹、放风筝等。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有些玩艺早已绝迹,有些却焕发出新的生机,如:斗蟋蟀参加在金秋时节举行的蟋蟀大赛,抖空竹的想把空竹抖进2008年奥运会等。
  玩花鸟鱼虫是老北京人的一种生活情趣。清代养鸟成风,不仅养的鸟品种多,训鸟更是北京人的一大喜好。如今,北京离退休的老年人还是喜欢在清晨提着鸟笼到街头公园或绿地树林内散步,有的还蹬着小三轮车,累了就把鸟笼挂在树枝上。
  北京人养宠物的历史不算短,学问和讲究也多,甚至把养宠物当作和弈棋、品茗、论画一样的雅事。他们喜爱养狗斗狗,护国寺庙会就有狗市,但所交易的都是观赏狗,如袖狗、叭狗。袖狗只有一巴掌大小,但生性好斗,又叫“斗狗儿”,可藏在袖间。斗狗时,两位养狗者将狗放在桌案上观其争斗、撕咬,只为博得一乐。北京有一句俗话:“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被宠爱的狗比主人家中仆人的地位要高得多。
  老北京人还喜欢养猫,而且讲究品种,大多以毛长者为贵,“柔毛有四五寸者为珍”。这种猫头大、威武,且披肩长毛下垂,貌似狮子,故称“狮子猫”。北京人认为养猫是高尚的情趣,来源多是亲朋间互相赠送以为礼品。通常,老北京人不卖猫,还把卖猫、卖狗视为破产的象征。
  生活在北京的名人也爱猫,如著名画家丰子恺就养猫、画猫,著名作家冰心的咪咪在猫谱上名为“雪里送炭”,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喜欢养猫……此外,一些爱猫者还赋予某个品种的猫以特殊的意义——猫王。据说“猫王”的条件是体重要达到4公斤以上,其肤色限于纯黄或纯狸,有虎纹、头扁圆、耳小而薄,且眼睛必须是所谓的“金眼夜明灯”者。脸谱要是白嘴盔子、红鼻头,嘴旁各有手指肚大小的一块黄点,称“蝴蝶斑”,触须坚如钢针。不论黄、狸毛色,肚皮都必须是纯白色。尾巴由长毛组成,状如“火焰”,叫“麒麟尾”,不认识的往往称其为“秃尾巴根子”。总结起来即是狮头、虎身、麒麟尾。另外,猫王都是雄性的,雌性的一律不上谱。
  老北京玩虫蚁赌博的人主要以斗鸡、斗鹌鹑、斗蟋蟀为代表。斗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唐代文人陈鸿所著的《东城老父传》载:许多世家贵主,倾帑破产,市鸡以偿其值。到了宋代,四川张咏还写出了“斗鸡破百万”的诗句,从中不难看出人们对斗鸡的热衷。除了斗鸡之外,人们还斗鹌鹑,情形和斗鸡相类似。几十年前,北京的大井、小井、广安门外、香山等都有蟋蟀的踪迹,但现在北京本地很难有上好的蟋蟀,“虫迷”们斗的蟋蟀大都从山东运来,那里现在也是全国名蟋蟀的主要输出地。
  老北京人好逗鸟、斗蟋蟀、养花,也喜好玩石头。拿雨花石而论,虽产自南京雨花台,但老北京人的家中大多藏有珍品。观赏雨花石历来被视为高雅之举。雨花石素以质、色、形、纹的精、奇、巧、美著称于世。上等雨花石玉质天章,或天然成画、景色迷人,或似人若马、栩栩传神。历代名士如文学家苏东坡、书法家米万钟、诗人郝经、戏剧家孔尚任以及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徐悲鸿等都对雨花石抱有极大兴趣。当年北京的遗老遗少以及名医、名尤、名作家、名画家等都曾不惜重金购买,并题上雅名,藏之秘室,不肯轻易示人。
  玩票  老北京人爱“玩票儿”,也叫“显摆”,不好听点叫“得瑟”,就是喜欢张扬的意思。最早“玩票”指的是戏剧业余爱好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玩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比如:一个演员在音乐演唱会上进行表演性质的唱歌,那么他的这个演唱就会被定义成“玩票”。所以从广义上来说,“玩票”是“认真”的反义词。
  玩票起源于何时没有非常明确的记载,据说是起源于清道光前后。当时有一些皇亲贵族子弟或者三五同好自由结合起来,定期在一起聚会演唱,互相观摩,磋商戏曲艺术,久而久之成为一种形式。当时举行这种活动必须呈请内务府立案,经过批准的都发给一张执照,盖有正式大印,票上印有两条大龙,叫“龙票”。但它只发给团体,不发给个人。后来这种演唱自娱的班子开始被人们称为“票房”,长期参加票房演唱的叫“票友”。最初,票房以演唱清口大鼓、京韵大鼓、八角鼓、单弦等“子弟书”为主,且大多是自编自演,许多鼓词都是八旗子弟票友们亲自编撰的。同治、光绪之交,八旗子弟的兴趣逐渐由“子弟书”转到京剧上来,票房的活动内容也变成了以演唱京剧为主。
  老北京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票房有清同治、光绪年间旗人安敬之创办的“翠峰庵票房”、光绪年间肃亲王善耆创办的“肃王府票房”以及民国初年建立的“春阳友会”和“果子观票房”、“南月牙票房”、“麻花胡同”、“继家票房”等。清唱茶社有“达王府票房”、“欣蚨来茶社”、“和顺茶社”、“民生茶社”、“柳园茶馆”、“三佛寺茶馆”、“观音寺第一楼”等。老北京最后一个清唱茶馆是“西大院茶馆”。如今,以演唱戏曲消遣的票房已经被各区文化馆附设的文化站所代替。
  票房是八旗子弟消遣娱乐的产物。最初,票友登台演唱全凭自己兴趣。通常,北方票友叫走票,南方叫票戏,很少有人说玩票,因为怕让别人误会自己占便宜。
  老北京票房里的演唱无演员、观众之分,完全是互相观摩。除设在茶馆里的票房外,一般不招待非票友。富户人家有喜庆事也邀请票友清唱。京剧清唱的堂会称“清音桌”,起初参加堂会的票友不要事主报酬,甚至还会将自己特制的沏好茶水的大铜茶壶也一起挑了去,俗称“玩票”。后来逐渐形成“票友”,接受事主家的酒席招待。
  民国后,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票房逐渐增多,开始出现了清唱茶楼、茶社。许多机关、团体、学校也纷纷建立票房,如老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邮政局、京汉铁路局、电车公司、金城银行、交通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等等,都有票友的活动。
  斗蟋蟀  蟋蟀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昆虫,北京人称之为“蛐蛐”,又名促织。民间就有“促织鸣,懒妇惊”的俚语。北京蛐蛐以苏家坨的“伏地儿蛐蛐”和福寿岭的“青麻头”为佳。玩蟋蟀的行家统称之为“虫”。关于蟋蟀,我国古人对它的记载比较早,如问世于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记载。《聊斋志异》中斗蟋蟀的故事《促织》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今,斗蟋蟀没有旧时鼎盛,但在北京仍有上万名铁杆“虫迷”。
  据记载:唐天宝年间,就已经有人开始养斗蟋与鸣虫。至南宋,一代权相贾似道因酷爱斗蟋蟀畜养鸣虫,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明清两代是斗蟋史的鼎盛时期,斗蟋之风经久不衰,以明宣德年代尤盛。老北京时,蟋蟀通常养在或大或小的葫芦中,但有钱的主一般都是放在用象牙、玳瑁、黄杨、紫檀精工细制成罐子里。冬至前放蟋蟀用的称之为澄浆罐,是先用澄浆泥淀制成型,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