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中的天条?

宝莲灯剧中的天条究竟是由谁制定的?是王母和玉帝吗?为什么王母不肯改天条?难道天条是由她制定的?她怎么那么宝贝这个天条?
新的天条是由女娲制定的?那旧的天条呢?

  宝莲灯中的天条指的是禁止仙凡相恋。

  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南,绵延于秦岭东麓而 雄视渭河平原。华岳险峻.如铁削成,西峰莲花、南峰落雁、中峰玉女 更是名闻遐迩,不仅是游览名胜之地,还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莲花峰时常隐在云雾中,偶露峥嵘似莲花开放独具风采。山上有一座华山圣母庙,正殿有莲台神座,上塑圣母金身。圣母容颜美丽,体态端庄,在华山诸神中久负盛名,香火也是极鼎盛的。华山圣母造福四方民众,做厂很多好事,人们有了实惠,自然挂记她。圣母最大的功德是驱散华山的雾瘴:华山一带每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时节就有瘴雾弥漫,对山下的人、畜和山上动物、植物极有危害。每当瘴雾出现,圣母就率众仙女,手持宝莲灯沿着山麓巡行,所到之处,瘴雾散尽,满山一片光明。

  这天一早,圣母照例持灯驱雾,回到庙里心中不知怎么多了些惆怅。一路上她看到人间美景一派生机盎然,阡陌间炊烟起处男耕女织成双成对,比起神仙的日子可要丰富有趣得多了。仙女们乘着山上没人,每天总要在庙外舞耍、嬉戏一回,大抵人和神仙的天性都是一样的。圣母今天没有心情,独自在庙内闷坐。近一年多来,她注意到一个进山采药的青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几乎从不间断,每次都来庙中靠在座像的脚下歇息,他也常常凝视默默祷告,看得人真不好意思。想到这里圣母的心嘭嘭直跳,脸色绯红。

  今天这是怎么啦,庙里人来人往的,可说是阅人多矣,怎么偏偏对他情有独钟?仙女们忽拉跑了进来,一有人来,她们要立即归位,否则就是渎职。圣母也收了心思,回到宝座上,仙女们站立两旁。一个调皮的仙女似乎看出什么,特别向圣母点了一句:“又是他来了!”

  采药的青年叫刘彦昌,华阴县人氏,以采药行医为生。他年轻好学颇有心计,采回药来总要对比各种草药的药性与功能,收集民间的验方秘籍记录在案,并把自己治好的疑难病症也都整理成册,为的是悬壶济世造福一方。刘彦昌采药时望圣母殿前,云雾飘渺,似有仙女舞动彩绸,上得山来却不见踪影,是不是看花了眼?他来到殿中,只有数尊塑像无声无息地立在那里。他不无遗憾地凝视着圣母,心里想着,她要是真的能来到凡界,那多好啊。每次看到圣母秀丽的仙容,都令他心驰神往:“圣母为华山摒瘴去雾,造福众生;我登山采药,为人解除病困,也算得志阿道合。且题诗一首,看她能否知道我的心志。”他取出笔墨,拉过她肩上披着的红纱,把诗写在上面:

  明眸浩齿栩如生,
  脉脉无言亦有情。
  君退瘴雾吾采药,
  利人济物两心同。
  刘彦昌题

  刘彦昌收起笔墨,感到身上有些困倦,就靠在圣母脚下睡着了。

  刘彦昌的举动,圣母无一漏掉全看见了。在别的神祗看来,在神殿上涂鸦就是亵渎神灵,必须受到惩罚,但是在圣母的眼里,却有了另一番含义。圣母从宝座上轻轻走下来,提起红纱,看着题诗心有所动。她走近刘彦昌,打量着他,她从未有这样近和一个男人面对。刘彦昌相貌端正神色清秀,实在惹人爱怜。几年来刘彦昌独自一人进山采药,回到家中也是孤衾寒灯,他多么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作伴啊。圣母不由得就想到了自己和刘彦昌志趣相同互相倾慕,这就是缘份吧。一阵山风吹来,虽然已是春天,仍有几分寒意,圣母怕熟睡中的刘彦昌受到风寒,就取下红纱盖在他身上。刘彦昌在睡梦中感到一阵温暖,眼前红彤彤的一片,他睁开眼睛一看,是圣母身上的红纱握在手中。圣母见刘彦昌醒来,急忙取了红纱奔向莲花宝座,不料,刚走了两步,红纱就拽不动了。刘彦昌见圣母活灵活现地站在自己面前,岂能轻易放开手中的红纱让她回到神台上。手牵着红纱犹如一根红线把二人连在了一起。圣母往回收着红纱,红纱越短,二人离得越近,四目相望,含情脉脉,谁都不好意思先开口。仙女们见圣母现身后不能归位,也都纷纷从神台上下来,要助圣母一臂之力。仙女们把二人心里想的没说出来的话,替他们说了出来,又把圣母和刘彦昌往一块这么一拥:手儿相牵,脸儿相偎,剩下的话让他们自己去说吧。

  圣母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愿与君子结成连理,共偕百年之好。”

  刘彦昌:“蒙圣母不弃,怎奈彦昌家徒四壁,何忍圣母仙体同受艰难。”

  圣母:“我不在乎贫富差距,更不计较仙凡殊途,但愿你我夫唱妇随,永不离分,恩爱到永远。”

  刘彦昌还有什么可说的,只顾得点头同意了。

  圣母和刘彦昌的婚礼办得简单、利落,在洞府摆上一桌酒宴,面对法力无边的宝莲神灯,顶礼膜拜,让它作个见证,也就算喜结良缘了。仪式一过,大家举杯祝愿,酒喝得很尽兴。圣母心中高兴,多饮了几杯,让刘彦昌今夜就留宿在洞府。虽说圣母是一方神祗,但她也有所担心,其兄二郎神一向独断专行,让他知道了,少不了要找麻烦。圣母嘱咐仙女们睡觉时警醒点,并将宝莲灯挂在近旁,以防不测。

  二郎神是玉帝驾前的护法真君,天廷派一只哮天犬与他共同值勤。其实,二郎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不过是四处巡游,发现违犯天规天条的情况随时纠正处理,按常规,一年来也不到华山一次。偏偏这哮天犬有贪杯馋肉的毛病,嗅觉特别灵敏,方圆几百里内若有宴席,它就能闻到,撺掇二郎神去巡视。这天傍晚,哮天犬来到圣母庙前,急着要吃竟忘了变化原形,仙女们不知是哪儿来的野狗,扔给它几块骨头就打发走了。哮天犬回到天上就添油加醋地向二郎神汇报。二郎神一听就火了,第二天一早,带着天兵天将前来兴师问罪。

  圣母将刘彦昌藏在大殿里,让众仙女多加保护,自己去庙外迎接兄长。兄妹二人没说几句就戗了。

  二郎神,“贱婢你真大胆!"

  圣母:“兄长,有话好说。如此气势汹汹,为了何事?”

  二郎神:“华山之上,私配凡夫,还敢瞒哄于我?”

  圣母:“我已在外单立门户,难道婚姻之事不能自主吗?兄长休要多管闲事!”

  二郎神:“我为玉帝护法,法不容宽,你既犯了弥天大罪,岂能任你胡行。哮天犬,与我搜!”

  哮天犬在仙女身后找到刘彦昌,拉他出列。

  二郎神:“贱婢,你还有何话讲?抓走!”

  圣母上前拦住哮天犬,转身对二郎神说道:“且慢,彦昌是个采药人,未曾犯罪,因何抓他?”

  二郎神:“仙凡相配就是一桩大罪!”

  圣母觉得有必要向兄长做一番解释,她举例说明历代都有仙凡相配的,至今传为美谈。二郎神哪里听得进去,他搬出杨家的家法,违犯者严惩不贷。圣母也不示弱,举出父母婚配的例子,若不是母亲下到凡界,哪有我兄妹名列仙班?二郎神恼了,虽然实际情况如此,但他最不愿人家提起这一段,好像是什么短处似的。哮天犬最会看主人的眼色,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带着天兵天将大打出手。仙女们护着刘彦昌边打边退,二郎神和哮天犬把圣母逼在角落里,圣母急回身取下挂在帐上的宝莲灯。二郎神一怔,伸手夺灯。圣母举灯,宝莲灯发出阵阵神光,二郎神步步后退,渐渐不支。这宝莲灯是杨家的一大法宝,当初圣母出道华山时,母亲怕她一人在外孤立无援,特地把宝莲灯给了圣母。二郎神在天廷官高爵显,法力无边,没想到却栽到他妹妹手里。哮天犬被宝莲灯照得只在地上打滚,找个机会先溜走了。二郎神和天兵天将大败而回。
  这一场恶战时间虽不长,但是观战的人却不少,山里的动物,周边的村民早就看不惯二郎神的飞扬跋扈,希望给他点儿教训,同时也为圣母捏着一把汗。二郎神大败,观战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声。

  许多人抬着三牲、酒肉、瓜果等供品送到了圣母庙中。

  华山圣母庙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刘彦昌和往常一样进山采药,为患者治病;圣母照样驱散瘴雾,给华山带来光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一年多的时间里,玉帝没有兴师动众前来讨伐,二郎神曾派哮天犬到华山来了几次,目的是偷取宝莲灯,宝莲灯作为镇山之宝,仙女们很重视对它的看管保护,为了安全起见,宝莲灯移到了华山的神仙洞府里,这是一个天然大溶洞,宝莲灯就挂在一颗大钟乳石上。二郎神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拖得越久对他越不利,因为别的神祗会说他包庇自家的妹子,弄不好还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升迁。他给哮天犬定了最后的期限:乘着圣母生子过百日山中动物都去祝贺的机会,混入洞府,盗得宝莲灯。古洞幽雅宽敞,宝石奇花倒挂在洞顶,刘彦昌题写洞名:石花洞。石匠将三字镌刻在洞外的一块平滑的巨石上。来祝贺“百日”的宾客接踵而至:附近山上名不见经传的神仙,华山的村民猎户,山中的孔雀、梅花鹿、白猿、喜鹊也都前来凑热闹。最高兴的要属圣母和刘彦昌,他们抱着小宝宝,接受人们的祝福。

  众人:“祝贺圣母、官人喜添贵子,福寿吉祥。”

  圣母和刘彦昌收下贺礼,答谢道:“有劳众位光临。”

  众仙:“圣母,孩子起个什么名字?”

  圣母:“霹雳大仙赠名沉香。”

  众仙:“沉香,好响亮的名字。”

  村民:“怎么不见大仙前来赴宴?”

  圣母:“大仙四海为家,行踪不定,想是云游去了。”

  刘彦昌:“霹雳大仙说要赶来的。列位请酒。”

  “难得今日仙凡皆至,正宜歌舞,以助雅兴。”孔雀说着就跳起舞来。

  “久闻圣母剑法绝伦,不知可否赐教?”白猿举剑半跪。圣母欣然接受邀请,取剑与白;猿对舞。众人不时对二位精湛的剑术报以喝彩。
  欢乐间竟忘了看守宝莲灯,哮天犬混在人群中,乘着忙乱之际,登上钟乳石摘下宝莲灯,又随着人流溜出洞府。

  圣母送客回来才发现宝莲灯不见了,大惊失色。

  仙女跑进洞府,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圣母,不好了,二郎神……他又来了。”

  圣母知道失掉了宝莲灯,这将是一场很难打赢的恶仗。兄长不念骨肉之情,我也只好奉陪到底。只是不能伤到彦昌和小沉香。她把孩子用红纱包好亲手交给刘彦昌,让他带着孩子逃离华山。刘彦昌哪里肯抛下妻子自己携子逃走。圣母只得挥剑杀出一条血路,刘彦昌抱着孩子跟着她冲出重围。二郎神带着天兵,哮天犬手持宝莲灯拦住圣母的去路。圣母与二郎神好一场恶战,只杀得天昏地暗。

  圣母体力渐渐不支,哮天犬又举宝莲灯频频照射,圣母颓然倒地。

  二郎神祭起宝莲灯,整个华山都在隆隆作响,飞沙走石在圣母头上 盘旋。一座山峰压向圣母。哮天犬从刘彦昌怀中夺过小沉香,刘彦昌死死拉住红纱不放,二郎神挥剑斩断红纱。二郎神命令哮天犬快快摔死孽种小沉香,哮天犬把沉香高高举起——天上一道闪电划过,紧接着一声炸雷,哮天犬被击倒在地。霹雳大仙赶到了,他用拂尘一甩,天兵天将东倒西歪。二郎神不愿与霹雳大仙纠缠,救起哮天犬,率队撒出华山。霹雳大仙抱起沉香架着祥云回了仙人峰。

  刘彦昌苏醒过来时,天色已晚,妻子生死未卜,怀中的娇儿无影无踪,只留下半截红纱,他心里只有一个字:恨,恨二郎神不顾兄妹情,也不念舅甥情,我与他势不两立。

  浩劫过后,圣母庙一片狼藉,大殿的塑像都被捣毁,洞府也被打得个七零八落。华山圣母庙的香火就此中断了,瘴雾重又笼罩大地,百姓们苦熬岁月度日如年。失去亲人的刘彦昌每日仍然进山采药,他走遍了华山的大大小小的山峰。他一边采药一边寻访圣母和沉香的消息。十五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是人已经明显地老了。

  十五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沉香在霹雳大仙的抚养和教育下,已经长成一个英俊少年。他不仅有强健的体魄,还有一身高超的武艺。最近常有村民为了治病来到仙人峰采灵芝。华山瘴雾一年比一年浓烈,许多人被瘴雾侵染,身患重病,只有灵芝可以治病救命。沉香经常帮助他们攀山摘采。听村民们念叨,从前有一圣母用宝莲灯退去瘴雾,后来被一个叫二郎神的凶神压在华山底下,百姓们从此就遭难了。沉香又常常听村民们讲起,摘得灵芝,回去献与父母。

  他心里又多了一层疑问,我的父母是谁?

  霹雳大仙云游回来,检查了沉香的功课,沉香十八般武艺大有长进。沉香忍不住要问师父,自己的父母现在哪里。霹雳大仙看着沉香已经很懂事儿了,就把他的身世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最后取出半段红纱,说:“这就是凭证,上面有你父亲刘彦昌的题诗。”

  沉香擦干了眼泪,向师父提出了一个要求:“望求恩师,应允徒儿前往华山救母除害。”

  霹雳大仙对沉香考验了一番,别看他人小志气可不小,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沉香走后,大仙还不放心,“我不免施动法力,一来助他的本领,二来试他的意志如何。”

  沉香刚越过一条山涧,就见前面一只斑斓猛虎挡住去路。沉香毫不畏惧,上前与虎搏斗,待他擒住猛虎,却是馒头大的一只面老虎,正好充饥。沉香吃下面老虎,觉得力气倍增,急匆匆朝华山赶去。刚要走出仙人峰,一条飞龙呼啸着追来,沉香侧身让过飞龙,顺手抓住龙尾巴,往后一甩,飞龙化为彩霞一道,一只宝斧从中飘忽而出,沉香用手接住,挥舞起来十分得手。

  霹雳大仙出现在云端,嘱咐沉香:“莫仗一身勇,众志可成城。欲败二郎神,先取宝莲灯。徒儿谨记。”

  沉香向着祥云拱手:“谨遵师命!”

  华山圣母庙年久失修,灰尘遍地,一幅凄凉景象。刘彦昌扛着药锄爬上山来,他手里拿着几枝新折的桃花,插在神台前。每年的三月三他都来圣母庙,手捧红纱追忆十五年前的情景,愿圣母多多保重,期盼着推倒华山夫妻重逢。刘彦昌悲伤过度晕倒在神台下。可巧沉香也到庙中祝告母亲,他救起刘彦昌,看看神台上的桃花和红纱,再看看长着胡须的刘彦昌,莫非他就是……沉香取出带在身边的红纱两相对照。刘彦昌打量沉香,看着他手中的红纱,莫非他就是……这红纱本是一幅,被二郎神斩断为两截,往一块一对,证实了对方的身份。父子相认,抱头痛哭。刘彦昌拉着沉香走出庙门,指着对面的一座大山说:“那座山恶雾弥漫,杀气冲天,你母亲就被压在下面。”

  沉香救母心切,抄起宝斧就要走。刘彦昌担心二郎神神通广大,沉香不是他的对手,要集合华山众百姓为他站脚助威。沉香想起师父嘱咐“众志成城”的话,点头称是。白猿及孔雀诸仙也都赶来助战。

  沉香前去讨战。看守圣母的二天将不是沉香对手,立即请出二郎神。

  沉香很有礼貌:“我是圣母之子,名叫沉香,前来求你念兄妹之情,将我母放出华山。”

  二郎神一点儿气度也没有,张口就骂:“原来是你这小畜生长大成人,休走,看刀!”

  沉香挥斧相迎,刀来斧往,一阵厮杀。天兵天将一拥而上,众仙持法器迎战。哮天犬围着沉香张嘴就咬,被沉香一脚踢翻,躺在地上嗷嗷直叫。二郎神渐渐不支,急令哮天犬去取宝莲灯。哮天犬回山洞取灯,早被白猿盯上,跟在后面,哮天犬还未爬上竿头,白猿早已窜上去取了宝莲灯。二郎神见宝莲灯落人沉香之手,无心恋战,率众天兵狼狈逃走。

  沉香到山脚下,呼唤母亲。

  刘彦昌呼唤娘子。

  村民呼唤圣母。

  圣母在山内呼唤沉香。

  沉香忽觉身体里注入了一股神力,他手抡大斧,一声巨响,将华山劈开。

  大地复苏,群山披绿,宝莲灯大放光明。烟雾过后,圣母出现在百花丛中。沉香扑过去,母子相认。

  “母亲!”“娇儿!”

  “娘子!”“官人!”

  沉香、圣母和刘彦昌三人重又团聚。

  “华岳灵峻如铁削成”,和沉香这一斧有多大关系无从考证,但从此雾瘴全消,百姓安居乐业则是不争的事实,是有《宝莲灯》传世,常演不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天庭的政治是由人们根据古代现实而想象的,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就相当于古代的皇帝和太后,这是由佛教影响而成的。旧的天条是由天庭第一任玉帝制定的,就像现实中的打下江山的皇帝一样,所有的条例都由他来制定。王母不肯改天条,当然是因为天条是代表天庭统治者的利益的,王母是统治者,她当然不愿意改了。你所指的天条应该是宝莲灯中的不许神仙对凡间人动情,这样的天条就是为了让天上的神仙一心一意的为天庭做事,为天庭而活,没有自己的自由爱情。楼主明白了点吗,其实这和现实中的社会有相似之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天条,旧谓上天的律令、法规。相传,天地成型后,天庭出现的亘古不变的定律。
宝莲灯中王母娘娘下天条中有:神仙不能与凡人结为夫妻,还有有人包庇都要处死。
在神话当中,所谓的天条总结而言就是一个是道教里面所言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第二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空”。应用到实处,在众多神话当中,慢慢表现为一种无个人私欲,无个人小爱,所作所为以天道为唯一准则,以己合身天道为唯一目的,例如传说中的鸿钧。 天条并没有一定的数量,只要违反了无情无欲——无私情而有关爱天下之情,无私欲而有心系万物之欲情,那么就是违反了天条。所以大量神话当中所谓不准神仙恋爱什么的,其实并不是一条明文的天条,那是因为违反了这个总则。
第3个回答  2009-08-12
天条开始是王母和玉帝制定的,新的天条是由女娲制定的,王母不愿改天条是因为怕有失颜面,脸上不光彩,自己辛苦制定的天条被他人毁于一旦,确实有些失礼了。
第4个回答  2009-08-16
天条是王母定的。天条是王母的心血。新天条是女娲制定的。在二郎神失去法力的时候 他曾经跟梅山老大说过 在朋聚饭庄 说是王母娘娘酝酿了很久才制定的 如果修改了天条就等于践踏了她的尊严 所以她才会那么宝贝天条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