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体检和糖尿病病人,为啥都要查?

如题所述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英文简称HbA1c,看名字就知道指的被葡萄糖化的血红蛋白,实际上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血球中后,跟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就形成了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旦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是不容易分开的,直到红血球细胞死亡,而且血液中的葡萄糖越多,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也就越高。而红血球的平均寿命在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也就大约能存在2-3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出人体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

这样我们再来看看糖友的情况,他的糖化血红蛋白是7.1%,说明目前他3个月的血糖水平比较高,即使空腹血糖没有超标,也需要重视,否则会增加其患并发症的风险。其实这就说明了另一个跟糖化血红蛋白有关的问题,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并不能替代日常的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无法取代日常血糖测量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代表了人体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但如果只看糖化血红蛋白是看不到糖友们的血糖变化的,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般波动比正常人大,但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其血糖的波动情况,来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是不能取代日常的血糖检测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有两个糖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在6%左右,属于正常值内,但其中一个糖友其餐后血糖比较高,这就说明其血糖的变化波动就比较大。他如果连续进行血糖监测的话,可能就看到一个忽高忽低的血糖波动图,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血糖波动越大,患并发症的风险越大,尤其是急性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完全表现患者的日常血糖情况,日常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一样重要。

尤其是如果糖友想了解自己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生活习惯对血糖的改善情况或者对血糖的影响问题时,就不能只看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还应该加上日常的血糖监测,而且可以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进行比对,如果两者数值接近,说明糖化血红蛋白更有效,也能反映出糖友日常的血糖情况,可以根据这个数值来判断未来的控糖方法或者制定相应的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值是多少,应该控制到什么数值?

既然说了糖化血红蛋白是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那么它应该控制到什么数值呢?我们先说说正常人,一般来讲没有糖尿病的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的值一般是在4%-5.6%之间的,超过了5.6%说明患者血糖出现异常,但如果小于6.4%,一般认为是在糖尿病前期的状态,还不能算糖尿病。但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了6.5%就基本可以认为是糖尿病了。当然在国内诊断糖尿病并不使用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但目前越来越重视这个数值,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被誉为糖尿病控制的金指标,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下降,患并发症的几率就会下降。

研究显示:每降低1%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造成的死亡率可以下降21%、小血管并发症下降37%、周边血管引起的截肢或死亡下降43%。把这个值从9降到7%,可以降低50-70%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概率。所以,糖友们应该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当然,如果有人去医院监测发现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在5.7% -6.4 %之间,这时候不用太担心了,说明你还不是糖尿病,属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将目前的状态逆转,回归正常,但也不能太大意,因为一旦糖尿病前期不进行相应的控糖处理,3年内有50%的人会进入糖尿病阶段,所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预判。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有什么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来计算出糖友的平均血糖情况,有一个计算公式:

平均血糖 (mmol/l) = 1.59x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2.59

举个例子那就是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是4%,那么平均血糖就是3.77mmol/L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图片来直接查看平均血糖的情况

通过以上的公式或图片,我们了解糖化血红蛋白7%的时候,平均血糖已经在8.6mmol/L了,已经非常高了。

为什么有时候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不相符?

糖化血红蛋白比平均血糖要高

有时候糖友平时量自己的空腹或者餐后血糖,发现血糖基本集中在4-7.8mmol/L之间,但糖化血红蛋白却超过了7%以上,甚至能达到了8%,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糖友测量血糖的方法可能有误,一方面要检查血糖仪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要注意监测过餐后血糖很高的情况呢,这样来确定问题出在那里,如果是餐后血糖超高,则应该跟医生讨论如何控制血糖的问题。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糖友,他的血糖就属于这类,通过了解发现其平时主要都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尤其他的餐后1小时血糖非常高,需要立即调整用药,这样才能变血糖忽高忽低。

糖化血红蛋白比平均血糖要低

如果糖友平常的血糖值都在6.7-10mmol/L之间,但糖化血红蛋白却在6%以下,那么也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有某些疾病的影响,比如血红蛋白的问题,红血球代谢率异常,肾功能异常等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的读数偏低,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糖友曾经出现过较低的血糖,只不过测量时间没有把握住,需要更改测量的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糖化血红蛋白是控糖的金指标,但并不是说这就是绝对的,因为有很多情况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出现误差,所以糖友除了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平均血糖外,同样不能缺少日常的血糖监测,了解短时间内血糖的波动。

每个糖友需要控制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不相同

虽然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但血糖监测的目标值设定需要依据糖友自身的情况来确定,比如是不是曾经出现过多次的低血糖?有没有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年龄大不大?患者用药如何呢?……诸如此类,所以7%的这个值并不是所有人的目标。

糖友应该跟医生多沟通,让医生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值,也可以参考以下的表格,看看适用于那些糖友,然后进一步在对自己的各种血糖情况进行监测控制。

如何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应该做好日常血糖管理。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所以想要降低糖友自身的糖化血红蛋白,建议首先应该从日常的饮食入手,然后规律作息,不熬夜,接着要逐步进行规律的运动,运动量可以逐步增加,当然最重要的是别忘了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不能因为发现血糖下去一点就觉得自己没事了,自行减药或者停药,这样的话会增加自己的健康风险,容易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糖尿病是一种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慢性代谢疾病,是引起患者工作或生活能力丧失、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达9.7%,患者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糖尿病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后,往往医疗花费巨大,而治疗效果甚微。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是无论是检测FPG还是进行OGTY均有时间及采样要求,需要空腹或多次取血,受试者的依从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评估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临床指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由于HbA1c的检测方便、易行,不受进餐时间以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所反映的血糖状况相对稳定,故近年有部分专业学术组织将其引入到糖尿病的诊断领域,为临床医生提高糖尿病的诊断效率提供了新的补充方法。

HbA1c指的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糖基化部分,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血液中葡萄糖附着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之上形成的。它的主要形式是HbA1c,此外还有HbA1a1、HbA1a2和HbA1b这三种形式。由于蛋白质的浓度保持相对的稳定,故此糖化水平主要决定于葡萄糖的浓度,同时与蛋白质和葡萄糖接触时间长短也有关。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对较高时,人体内形成的HbA1c的含量也会相对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较高时,人体内所形成的HbA1c含量也会相对比较高。因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致为120d,因此HbA1c的水平反映的是检测前120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与抽血的时间,抽血时患者是否空腹,有没有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没有关系,HbA1c不仅能够间接反映血糖浓度的变化,而且也能反映机体的糖代谢状态,对于糖尿病长期控制是一个良好的指标。

第2个回答  2021-01-08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什么指标?为什么很多体检包含这个指标?血糖高了为什么要查糖化血红蛋白?它跟普通血糖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多长时间查一次合适?今天读完这篇文章你都会明白,为了亲人朋友的健康,这篇文章请您一定务必坚持看完,看完绝对有收获。

除了内分泌科医生,可以说心内科医生几乎每天与糖化血红蛋白打交道,甚至可以说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成了心内科医生每天开化验的标配。那么,到底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呢?为什么内科医生们这么重视它?下面张大夫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什么?

其实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严格说就是糖化血红蛋白A1,平常最常用的HbA1c只是其中一种。

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红蛋白中2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而成,它的量和血糖浓度呈正相关,而且这种反应是不能逆转的。说的更明白一些,一旦血红蛋白发生这种变化,在血红蛋白一生中都可以测量出来。其实糖化血红蛋白A1分为a、b、c三种,其中最为主要的c。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约为8%-10%,而糖化血红蛋白c约为4%-6%,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可能是存在一定差别的。而现阶段各个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通常情况下多数选择的糖化血红蛋白c,这也是糖化血红蛋白为什么常常被标注为HbA1c的重要原因所在。

而医学界普遍认为糖化血红蛋白c(HbA1c)最好不要超过6%,超过6%以后会被认定异常血糖,不管是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甚至是糖尿病。

2.糖化血红蛋白具有哪些优点?

对于异常血糖,甚至更加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c是会升高的,而且其数值和糖化血红蛋白c的量呈相关性。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循环中的存活期限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所反映人体8-12周的血糖总水平,这刚好弥补了普通血糖测量即时性的缺陷,它可以体现人体2-3月的血糖水平,也就是8-12周的血糖水平。这个指标突破了普通血糖只具有即时性的缺点,能够反映出更长时间血糖控制的情况。很多时候医生可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和降糖方案的疗效,为进一步治疗调整提供依据。

3.糖化血红蛋白是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呢?

这要追溯到2010年,糖尿病管理指南由美国糖尿病学会(ADA)颁布,这其中就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这些年来,我国也逐渐在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加入糖化血红蛋白。在这方面,我国之所以要比美国谨慎一点,这也是在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测量方法不一样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选择。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已经正式宣布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4.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控制到多少?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控制到多少呢?世界不同糖尿病组织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推荐不同: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7.0%。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中国糖尿病学会(CDA)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6.5%。但对于有严重低血糖反复发作史、预期寿命有限(比如说严重疾病晚期、晚期肿瘤患者等)、有严重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特别高龄的患者等等,都可以适当放宽至8%。

5.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代替血糖监测吗?

既然糖化血红蛋白这么好,那能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替代血糖监测啊。毕竟每天测血糖都要扎手,也很痛苦。但是,明确告诉大家糖化血红蛋白不能替代血糖监测,主要原因在于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短期内患者血糖波动的情况,它比较滞后,不能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的最直接证据。而普通血糖监测具有即时性强,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波动情况,可以作为降糖药物调整的最直接证据。所以说,糖化血红蛋白是替代不了血糖监测的。

6.糖化血红蛋白多长时间查一次合适?

血糖异常的人条件许可,建议平时都尽量注意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进食、情绪、运动的影响,随时可以抽血检查。一般来说,普通人每年体检查一次就可以,现在很多体检都包括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好的可以半年查一次,血糖控制不太好的,可以三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总而言之,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血糖监测的指标,它能够可靠稳定反映出人体近2-3个月的血糖情况。血糖异常的患者条件许可,都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监测。甚至现在的普通人,尤其是45岁以上的人群,也都是很有必要定期监测。

第3个回答  2021-01-21

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红蛋白中2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而成,它的量和血糖浓度呈正相关,而且这种反应是不能逆转的。说的更明白一些,一旦血红蛋白发生这种变化,在血红蛋白一生中都可以测量出来。其实糖化血红蛋白A1分为a、b、c三种,其中最为主要的c。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约为8%-10%,而糖化血红蛋白c约为4%-6%,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可能是存在一定差别的。而现阶段各个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通常情况下多数选择的糖化血红蛋白c,这也是糖化血红蛋白为什么常常被标注为HbA1c的重要原因所在。

血红蛋白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的不同,医生可初步了解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大概情况,如糖化血红蛋白值在9.5以上通常表示糖尿病人在前段时间里空腹高血糖更明显;如糖化血红蛋白值超标,但在6.5~7.5左右,则说明餐后血糖控制仍不好。

其次,测量糖化血红蛋白还有助医生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进行预测,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等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密切关联。

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表示糖尿病人一段时间内血糖变化的平均值,可从宏观上了解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情况,而糖尿病人扎手指(指尖血糖)所测的血糖是“时刻血糖”,属于微观角度,只有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才能全面了解血糖的变化,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血红蛋白

总而言之,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血糖监测的指标,它能够可靠稳定反映出人体近2-3个月的血糖情况。血糖异常的患者条件许可,都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监测。

第4个回答  2021-01-20

HbA1c也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它和我们平时用来监测指血的血糖不太一样。

HbA1c测量是按照血红蛋白附有葡萄糖的红细胞,占全部细胞的比例而定。通俗点来说,它代表的是过去2-3个三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这段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全年的血糖控制得好不好。

成年人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应该3.9mmol/L~6.1mmol/L,那么同样的,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HbA1c值应该在4%~6%之间。

若是孩子,处于发育期,每天身体受分泌生长激素影响,血糖和糖化值要求的就没有那么高。处于发育期儿童空腹血糖值通常控制在5-8mmol/L,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青少年及年轻人的HbA1c应达标在7.5%以下,6-12岁的儿童应在8%以下,6岁以下糖化值需大于7.5%小于8.5%。

HbA1c控制数值的意义是什么?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HbA1c超过正常的1%,需要平均83年才会产生微细管并发症,8%需42年,9%需要28年,10%需要21年,而11%只需要18年。

德国柏林的眼睛研究抽取一些8-35岁的糖尿病患者做了一些调查,并得出,HbA1c小于7%时候发生眼睛病变的时间需要25年,7-8%需要16年,8-9%需要13年,大于9%则需要12年。

挪威的一项研究指出,HbA1c高的患者才会发生肾脏病变,降HbA1c控制在7.5%-8%或者更低,就不会的肾脏病变。

也就是说,想要最大的降低哪些并发症的出现,降低自己的HbA1c是必须的。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HbA1c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均的血糖水平,即使你的血糖忽高忽低也能测出不错的数值。

同时,美国大型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的实验)指出,采用一天多针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一天1-2针的患者得到眼睛病变风险少了76%,早期肾病减少39%,严重肾脏病变减少50%,神经病变减少了60%。该项活动结束后,使用1-2针的75%患者改用了多针治疗方案,在后续的持续追踪7-8年,他们的病变风险降低了50%。

这也是我们在之前文章或问题里一再强调,平时一定需注意自己的血糖监测,若家庭情况允许,使用动态配合胰岛素泵使用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