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骨变形的原因,产后如何修复盆骨

如题所述

  生完孩子后会面临着很多关于身体恢复的问题,不仅仅是身材的恢复,还有很多产妇会感觉盆骨走形、盆骨疼,盆骨疼主要可以考虑是由于受凉,受风所致,所以在产后加强锻炼,有助于瘦身,提高产后的身体恢复,不能让身体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要做好身体的恢复操。那么,产后盆骨变形的原因是什么?产后如何修复盆骨?

产后盆骨变形的原因?

  什么是盆骨

  盆骨由骨骼、关节、韧带、骨膜组成,它就像房子一样保护着内生殖器官,即子宫、卵巢、输卵管、膀胱、阴道、直肠等。盆腔连接带脉、腰椎、坐骨神经,前面是子宫卵巢、附件,下面连接肛门、阴道、腹股沟淋巴。

  盆骨所围绕的区域是腿部六条经络的总开关,也是连接人体上焦气血和下焦气血运行的桥梁。盆骨是人体上下半身的十字路口,它的状态紧密影响着全身的健康。

  盆骨变形的原因

  80%以上人的盆骨是处于不健康状态的,其中最严重的盆骨疾病就是盆骨变形。原因主要有怀孕生孕、习惯跷二郎腿、长期紧身衣、长期高跟鞋、床垫软硬不适、长期站姿,走姿,坐姿不正确等。而这里面怀孕生孕是盆骨变形的最大杀手,这也是为什么盆骨变形患者绝大部分是女性的原因。

  怀孕后,臀部变宽变厚,主要是受孕激素的影响,一方面脂肪容易堆积,加上胎儿的重量,对盆骨产生的压力随着婴儿的生长越来越大。

  生产时,婴儿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巨大的压力把原本就已经变形脆弱的盆骨更严重地挤宽。

  没开骨缝,不需要做骨盆闭合修复。其实在孕期,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叫耻骨松驰剂。它用于骨盆耻骨联合,让骨质慢慢疏松,有助于分娩时骨缝的打开。这时候盆骨已经很大程度变得不稳定而变形了,且孕晚期胎儿已经降入骨盆内,这时耻骨联合也已

  盆底康复:通俗来说,指的就是骨盆的底部。由盆底肌肉群、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重要的结构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和支持,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处于正常位置。而盆底肌肉群,顾名思义,就是指盆底的肌肉,它是由多层肌肉组合而成的。而“盆底肌”,则指的是盆底最内层肌肉,由肛提肌(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髂尾肌)和尾骨肌组成的。其中,肛提肌是盆底最重要的支持结构,尾骨肌则负责协助肛提肌封闭骨盆底,承托盆内脏器和固定骶、尾骨位置。

  盆底损伤:盆底肌功能发生障碍时,也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大小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脱垂、盆底痛、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康复:我们一直所提倡的“盆底康复”,其实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方法,利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磁刺激等手段,改善盆底功能,同时早期预防盆底疾病。这与骨盆修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对产后妈妈而言,盆底康复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由于孕期激素的变化使得骨盆的结构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生完孩子后,骨盆修复和盆底康复都是应该要做的!

产后如何修复盆骨?

  1、腹肌训练。平板支撑的动作相信大家很熟悉,俯卧,并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肘关节及肩关节和身体保持直角,用脚趾和前臂支撑身体的体重。并尽可能最长的时间来保持这个姿势。

  2、增强臀部和大腿后侧肌群。因为这两块肌肉用力会让骨盆后倾。所以仰卧挺髋是十分重要的矫正练习。充分的屈膝勾脚尖,将臀部上抬到与肩髋膝成一条直线。双腿下放时的动作要慢,臀部不能完全的贴于地面。

  预防骨盆变形的方法

  1、避免剧烈运动,预防产后出现骨盆疼痛。

  首先,女性在孕前就要诊治好某些易导致骨盆疼痛的疾病,如关节结核、风湿症、骨软化症等。想要孩子的女性应在怀孕前治愈这些疾病,然后再考虑妊娠。其次,孕妇在妊娠期间要注意多休息、少活动,要适当运动,而不要做过分剧烈的锻炼,尽量避免腰部、臀部大幅度地运动或急剧的动作。最后,产妇在产后避免过早下床或在床上扭动腰、臀部。

  2、注意保养,可采用推拿治疗。

  一般来说,产后骨盆疼痛过一段时间后,比如几个月或者1年左右的时间,会自然缓解。如果疼痛长期不止,可采用推拿方法治疗,同时可服用消炎止痛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

  以上是针对产后骨盆变形怎么办的介绍,生产后妈妈们就步入了减肥的道路。但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妈妈们,不建议盲目的使用减肥药,会导致奶水分泌量减少。同时在产后尽量的下床活动,多去健身,对子宫和身体的恢复都是有好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3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女性也有了产后恢复的意识,林林总总的修复项目很多:比如子宫复旧、祛恶露、胸部护理、满月发汗、排残奶、盆底康复、腹直肌修复、骨盆修复等等。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要做,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骨盆修复,这个极容易陷入营销陷阱的项目。
骨盆由左右两块骨头的连接组成,位于肚脐下面,骨头之间存在着缝隙——常被称作“耻骨联合”。怀孕后,随着雌激素、孕激素和松弛素的分泌,耻骨连接处的韧带会变松弛,间隙会增加2~3 毫米,有利于分娩。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分娩后出现的骨盆间隙变大、韧带松弛等情况都只是暂时的,随着产后恢复激素变化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恢复。
极少数情况可能因为耻骨联合处先天比较薄弱、某个动作用力过猛,或者顺产时胎头过大过硬、宫缩过强,会导致耻骨间距增宽超过 10 毫米,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明显,骨盆有小关节错位,紊乱,出现疼痛,产后很久也没有明显恢复好转,需要进入正规医院做检查,由专业人员指导,采用科学方式进行骨盆修复。
只要善于用谎言吹嘘高大上的技术和给妈妈们制造焦虑,就会给不正规的机构创造商机,一切谎言在科学原理都会不堪一击,下面让我们从原理角度去攻破谎言。

01
骨盆修复黄金期?
随着激素水平的恢复,耻骨联合的间隙会在在产后6个月左右闭合到产前状态,通常情况,“变大”的骨盆也能自己恢复。有些骨盆修复项目的广告,会故意打出骨盆修复黄金期是“产后42天-6个月”的噱头。因为,再晚了骨盆就自然恢复了。
02
胯骨宽、屁股大?
产后“胯骨宽、屁股大”通常是会给产后妈妈造成焦虑的外部容貌原因。生产以后肌肉弹性减弱、脂肪堆积,可能会导致臀部脂肪堆积比较严重,引起屁股大。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耻骨联合处会发生分离,使女性看起来胯宽。骨盆之后会自然恢复,再通过减肥+塑形可以改善身材问题。
03
治疗手段高大上?
骨盆修复项目项目花样多(按摩手法、外敷、外固定矫正带、髋骨仪、进口仪器修复等),功效被吹得天花乱坠。轻则价格不菲,引起不必要的支出,重则会因为治疗不当导致骨盆的肌肉筋膜出现损伤,引起局部出现疼痛,还会导致产妇漏尿的情况加重,以及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产生便秘,影响子宫的恢复。
04
这些问题和骨盆相关?
一些商家会将骨盆扩张、耻骨联合分离、盆底肌松弛的症状混起来说,后果都说得很严重,其实就是想让产后妈妈乖乖掏钱。其实尿道、阴道松弛是盆底肌松弛带来的状况,更需要做针对修复的是盆底肌,而不是能够自然恢复的骨盆。
总结
如真有骨盆问题,需要到正规医院治疗,正规的医院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专业的修复仪器,并且不能只做骨盆修复,盆底肌、腹直肌都要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