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09:一心向道,不比吃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论语·里仁第四》09:一心向道,不比吃穿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从教育史的角度看,孔子是历史上兴办私学的第一人。来这里求学问的,一多半都怀有治理天下的志向。当然,大多数都还没有士的身份,尚未处在为仕的状态。

孔子教人,全在于由明道而行道,以道存身。道之外,别无所求。即便是有幸为仕了,也要以仕行道,以道弘仕。

在教育展开的过程中,孔子不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弟子们将眼光盯在为学的外用——为政上,动不动就要谈谈“道千乘之国”的问题;二是弟子们无法脱离现实的影响,无法专注于对道的追求。就像今天的学校里,学生们相互攀比的很可能不是为学的勤苦,不是学问的精进,而是吃的如何,穿的怎样。

针对这一现象,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各位是来求学问的,唯有立志明道、弘道者才是真正在做学问,如果还拘泥在吃穿用度上,为自己吃的不好,穿的不好而纠结不已,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坐在这里的,他也难以在这里求到真学问。

孔子所办私学,以弘道为根本。一定程度上来讲,更加机动灵活一些,大体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入学门槛低

凡天下有志于道,志于学的学子,都可以报考。几乎不设什么门槛,据说学费也不高。他老人家自己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好事者深入展开研究孔子所说的“束脩”,认为是十条捆拢在一起的腊肉。

实际上,孔子所办私学的门槛不高,体现在他的有教无类上,他没有孟子那样的快乐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他老人家认定了人人可以志于道,每个人内心都是追求上进的,凡是自觉拿着“束脩”来求学问的,没有不是追求上进的。这种自求上进之心就叫——志于道。

孔子讲“志于道”,讲的是发心,不是状态。只要你有好的发心,都可以入学,都可以来跟着老师研究明道、行道的学问。

孔门私学门槛低的另一个标志是“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的存在。孔子将“志于道”作为他所办私学的录取分数线,这个“分数线”不高,因为处在这个“分数线”的弟子还有“耻恶衣恶食者”,他们一转脸就忘了求学、求道,而纠结于吃不好、穿不好这些肤浅的问题。

二、人才质量高

客观来讲,孔子所办私学很符合现在人们所说的弱校振兴的特征——低进高出。

孔子教育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便是——因材施教。许多学生为求“仕”而来,希望自己能“道千乘之国”。孔子便教他们回到对“道”的追求和参悟上,将明道、行道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一旦有机会为仕了,也能借助为仕的背景行道、弘道。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引导他“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如果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境界会更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孔子讲礼的代代损益规律——“虽百世可知也”。王孙贾劝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孔子回答他“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每一个能够得到孔子教化的学生,都会从老师那里看到一个比自己先前认识到的境界更为宏大的境界。因此,孔子的弟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不小气。

所以,孔子才说:“未足与议也”。总是拘泥于末枝细梢,总是纠结于吃穿用度,对于这样小家子气的求道者,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