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年人明明不差钱却不愿提高生活品质?

如题所述

我大伯和大伯母就是这种的人,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老俩一个月的退休金都过万了。但是那小日子过得太清苦节约了,一件毛衣穿了得有七八年了,袖口都磨出毛来,就这也舍不得扔。每次说他们都还理直气壮的反驳,还能穿呢,扔它干嘛。

其实,这类的老年人的思想很好理解,他们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那时候有衣服穿,有口饭吃就不错了,还挑拣啥。都是过惯了清苦的日子的人,从小就养成了这种节俭的习惯,所以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血液里面,从来都不会大手大脚的花钱,以至于我们年轻人看他们就成了,不会享受生活,不愿提高生活品质。

老年人攒钱已经成了习惯,而且这类的老年人内心都是非常的善良,疼爱自己的子女的。他们认为自己现在年龄大了,难免以后有个疾病什么的,一生病那可就是往医院里面砸钱的无底洞了,子女在外面承受着各种的压力挣钱已经非常的辛苦了,可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了,攒些养老钱,心底也踏实。即使以后自己去世了用不到,也可以留给自己最爱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说到底,可怜天下父母心呐,谁不愿意过好日子,过高品质的生活。他们只是舍不得而已,所以做子女的还是要多多的给父母买些生活用品,告诉他们是打折处理的或者是别人送的,总之好好爱这么善良可爱的爸妈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6

生活水平其实是培养出来的,比如说像我的父母,还有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这一批人,生活在1920后的那个年代。那时因为物质比较匮乏,所以他们习惯了去珍惜每一点粮食,不愿意浪费东西,因为他们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并且他们也没有高消费的习惯,只是用于吃穿,修修补补能用的东西他们都不舍得丢弃。

不像是我们小时候父母会给我们一些零花钱,我们慢慢培养了我们的消费观念,也会花钱去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愿意花的。因为他们是从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生存到现在,虽然现在物质已经不缺了,并且有钱可以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现在的生活,老人也觉得如果在吃穿上花太多的钱是一种浪费。

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是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就会知足,所以他们觉得现在自己拥有的这一切足够用,生活很幸福。他们有一颗知足的心,并且比起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来说,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为自己的孩子存一些钱,不像是我们年轻人现在都比较流行月光。老人都是拼命攒钱想留给孩子花,他们不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是为了有更多的钱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人老了之后很容易生病,如果他们因为提升品质花掉了这些钱,那如果一场大病来临的时候,有多少钱其实都是不够用的,难道还指望着儿女给自己拿钱吗,所以这是老人为自己存留的救命钱。

第2个回答  2017-10-16

现在随着国家的政策的改变和提升,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虽然现在老年人的福利提高了,社会上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渐的改变,但是有些老人家却依旧过着原来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

这不是说老人家不愿意提高生活质量,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以前那种生活。很难在一时间改变。曾经,在那个生活质量不是特别好的年代,他们也幻想着能够过上很好的生活,但是一旦一个习惯已经形成,那个习惯就很难改变。

但是这个习惯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够形成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在那个年代付出了多少汗水,否则怎么会习惯。

而且我也不认为他们的生活品质有差到哪里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了。也许在他们心里这样的生活的品质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啦。

而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这样的时代,却不想着好好珍惜,每天都有点怨天尤人。人懂得知足,才会开心才会幸福,我们的幸福度是有一个比较的。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经历了那个年代,然后过上现在的生活。我想你会是特别满意的吧!不会再抱怨这抱怨那的了吧,毕竟那个年代还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相比现在的丰衣足食,虽然说没有这么夸张,但也都步入了小康。

所以现在有这样一个对比。老人家喜欢缝缝补补的过日子,所以他们的离婚率也很低。但是现在的人,一件衣服只要破了一个小小的洞,就会选择扔掉那件衣服。我想这也是他们的离婚率很高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不要轻易的评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他们的心里,现在的生活很好,其实只要老人家觉得现在过得很好。他们觉得很开心就好了!

第3个回答  2017-10-16

第一个原因,为了别人放弃自己拥有好点的生活的机会。一些老年人想把钱都攒下来留给子女,他们觉得自己生活的勤俭些、差一点都无所谓。或者是有的老人想要把钱留下来给孙子、孙女或是捐给慈善机构。我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是这么想的,就算不差钱、可以把钱用来提高生活品质,也不愿意花。在他们心中还有比他们更重要的人,自己过得苦点无所谓,重点是要让更重要的人过得好。别不相信有这种原因,我的姑爹那边的两位老人就是这样子的,他们每个月拿的退休费足够他们安享晚年、丰衣足食了,但是他们却还是省吃俭用把多出的钱攒下来留给我姑爹他们,有次两老所在的社区还是什么发给他们一套崭新、保暖的被子他们不用、还用这他们盖了好多年的薄薄的被子,然后把这个崭新的被子送给姑爹他们了。

第二个原因,习惯了以前的生活品质,已经懒得改过来了。比如我的外婆,她就还是住在乡下的青瓦房里,每天做饭都是用灶台烧火来做,还有洗澡也是就家里放柴的地方腾出的一块地用布围起来、然后接上水管。我阿姨曾经让外婆到她家有热水有空调还有浴室和煤气灶的地方去住,外婆却嫌住不习惯不过去,还说她觉得还是她自己家里舒服。

第三个原因,虽然不差钱,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提高生活品质。比如我奶奶,她明明有提高生活品质的条件的,可是那么久了也没有什么提高。每当我对她说"你也要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啊",她就会用"要怎么提高嘛,好吃好喝的还不够吗"把我的建议驳回……每次一说提高生活品质,她就总是谈到住大房子,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然而她虽然不差钱,但是钱还没有多到够她买一栋她说的大房子。

我觉得这些应该就是有的老人明明不差钱却不提高生活品质的原因了。

第4个回答  2017-10-16

现代的社会大家几乎都是从好时代出生的,到长大也没有经历过一些很让人绝望的事情,但老人们不一样,老人们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他们对于苦难生活比我们有太深刻的体验了。

而经过时间的流逝,这些老年人有一些或许有些钱了,但他们还是不愿意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一种是因为老人们习惯了这种苦难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改变自己持续了一辈子的生活方式,因为这些方式给他们太多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而另一种就是恪守以前的苦难日子,不想因为有钱了,就改变自己以前的看法,要一直保留着这些东西,谨记以前苦难的日子,不想让自己放松,用这种方式纪念,怀念以前的日子。

很多时候大家也会有这种感觉,就比如上高中的日子,在上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太苦了,赶紧结束这样的生活吧,但真的到了分别之后,又是总会怀念以前上高中的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是那时的日子感觉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大家在一起奋斗的时候的那种感觉,可能是高中之后都体会不到了。

有钱了,并不代表就会挥霍,老人们一般都比较节约,不爱大手大脚,也都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想法,改善生活质量并不是必须的,老人们想要的也并不是这些,他们要的可能只是陪伴,只是老了之后有人能聊聊天,说说话,和年轻时候一样快乐的活着,因为老人们的心境已经和我们的不一样了,他们不在乎外物的好坏,在乎的是心。

相似回答